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苍天-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嘤嘤……”一听老医生此言,再一次失望的张氏身子一个踉跄,屋里众女不由失声低泣,而八岁的甄宓却也像个小大人一样沉凝,虽然没有哀哀哭泣,但姬平却看到了她贝齿紧咬嘴唇,渗出了血迹。这是一个坚强的女孩。

    张氏强忍悲痛送出老中医,一回来便是泪落如雨,也没理会姬平,只是伏在榻上抱着昏迷的儿子呜呜哭泣。

    姬平暗叹了声,轻步来到榻前,看着榻上的甄豫。

    此时的甄豫已经是形销骨立,眼眶深陷,面容枯瘦,没有一丝血色,姬平盯着这奄奄一息的将死之人看了一会,眼里却不由露出一丝喜色。

    “甄夫人,我看看甄兄的脉相。”姬平也不多说,将张氏拉到一旁,自己坐在了榻侧,两指按在了甄豫手腕脉搏处。

    张氏本为爱子悲痛绝望,却被姬平鲁莽地一把拉开,心中大为愠怒,抬头正要呵斥,却见姬平正闭目在为儿子把脉,神情认真肃然,不可侵犯。

    张氏一怔,深吸了口气,紧咬嘴唇,心道,若是这少年真是装模作样,耽误自己与儿子最后的相处时间,自己必然不与他一粒粮食,纵然他是什么河东王,神武王。

    下面同样发呆的众女子中,八岁的甄宓看着认真为兄长把脉的姬平,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却露出几分期待。甄宓虽然年幼,但在姊妹中却是最喜欢读书的一个,众女不信姬平的医术,但她却懂得人不可相貌的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甄氏长女甄姜也露出几分期待之色,只因为他的夫君多次来信,叙说姬平这个河东王的卓然不凡。

    姬平为甄豫把了片刻脉搏,不由松了口气,他睁开眼睛,看向神情变幻的张氏,肃然的神情蓦然舒缓,微笑道:“甄夫人,甄兄这病还可调理。”

    屋里七八个女子,包括一旁侍奉的丫鬟,无不张大了嘴,眼里满是不敢置信。

    扑通!张氏瘫倒在地,看着姬平,嘴唇频频动着,就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反而是年幼的甄宓先向姬平跪倒在地,脆声道:“殿下,请救我大兄。”

    姬平忙扶起小姑娘,呵呵笑道:“我前来本就是为了救人,自会全力以赴。”

    甄宓连连点头,始终没有落泪的她此时泪珠子却如雨落下。

    直到这时,张氏才说出话来,声音颤抖沙哑:“殿下,我儿的病当真能医好?”

    姬平点了点头,他也没想到,这甄豫的病居然和荀攸的长子荀缉所生的病一模一样,都是类似于先天不足的病,他也无法说出这究竟是什么病,但他亲自参与过养母李氏对荀缉的治疗,而且其中他的骨针起了大作用。

    有过一次经历,此时要为这甄豫治病自然是轻车熟路,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子,利索的取出几根骨针,转头吩咐道:“烧一盆开水,再取一炉炭火来。”这个时代的感染可是很严重的,所以姬平很重视消毒,也令精通医术的李氏极为赞许。

    张氏看到姬平取出一盒骨针,不似是外行,顿时又对姬平多了几分信心,颤声道:“殿下,若能医好我儿之疾,甄氏愿倾尽家资,为殿下供应粮草。”

    一旁甄豫的发妻也是连连点头。

    姬平笑道:“一事归一事,粮食是粮食,救人是救人,夫人尽可放心,能救人一命,便是莫大功德,何尝不令我心快。”

    张氏和屋里一众女子看着这个温和而笑的少年,只觉得此时的他有着无上的风采,她们心中无不涌起感激和尊敬之意。

    在张氏和众女的忙碌下,很快炭火和开水都取来了,姬平为骨针消了毒,便凝神为甄豫施针。

    屋里张氏和众女都屏息盯着他下针,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在姬平的针刺下,躺在榻上的甄豫面色渐渐舒缓,添了几分血色,嘴巴也微微动起来,比之先前的奄奄一息显然是好了很多,直让张氏和众女不由喜极轻泣。

    大约半个时辰后,姬平才舒了口气,取了甄豫身上的骨针,放入盒中。

    一旁的小甄宓不知何时已经取了绢帕,过来踮起脚尖想要为姬平擦拭额头汗水,却够不着,雪白的小脸憋得微红。

    姬平笑了笑,弯下腰,任由这个乖巧懂事的小姑娘为自己擦着汗水,看向伏在榻前的张氏,道:“不消半个月,甄兄便能下榻,不过还需要开一些药。”

    此时,张氏对姬平已经是信服之极,一听姬平要开药,急忙吩咐一旁的甄姜:“快为殿下取纸笔来。”

    不料甄宓不知何时早已经备好了纸笔,当即就送到了姬平面前,姬平看着这个聪慧的小姑娘,摸了摸她的额头,不由连连赞叹,沉吟下了,挥毫写出了方子,这个方子是李氏为荀缉开过的,姬平也记下了。

    药方很快写好,张氏急忙令人去抓药,几乎同时,昏迷在榻上许久的甄豫睁开了眼睛,屋里众女哭成了一团。

    姬平则悄悄出了屋,屋外甄俨带着幼弟甄尧也赶了过来,听到屋里众女哭泣,还以为兄长过世,不由面色发白,也没理会姬平,急忙冲进了屋子。

    屋外等候的李儒却诧异的看着微笑的姬平,忍不住好奇的道:“莫非殿下真的医好了甄家公子?”

第一百四十七章 归心() 
看到姬平微笑点头,一直很淡定的李儒也不由目瞪口呆,他心中只浮现出一个念头:他竟然如此精通医术?!除了生孩子,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这个少年真是当初董卓废掉的那个天子麽?

    与此同时,李儒心中纠结了很久的一个迷也彻底解开了,这个少年废天子如此精通医术,难怪他当初能逃过董卓的鸩酒,这绝非偶然。

    想通了这一点,李儒看了一眼姬平,心中莫名的涌起一股寒意,他当初一直为董卓谋划,在他看来,董卓入京时的天下就是一个臣强主弱、霸主雄起而真龙困渊的格局。

    没想到这个本已困渊的蛟龙却无声无息的潜入了大海,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的?应该是在董卓入京之前吧,李儒一时只觉头皮发麻,看向姬平的眼神也闪烁起来。

    李儒的心思众人自然不知,但那边的沮授看着姬平,心中也颇是惊异,他知道,经此一事,这个神秘少年从中山甄氏借粮之事,已经完全没有了阻碍。

    当天夜里,李儒悄然拜访沮授。

    李儒一直默然跟在姬平身边,很少说话,显得孤僻,沮授甚至不知道李儒的名姓,因而对于李儒的深夜到访极为诧异,但也没有怠慢,温酒招待。

    二人对坐,沮授先施了一礼道:“未知阁下尊名?夤夜到访,所为何事?”

    李儒回礼道:“在下李儒,字文优。”

    “李儒?”沮授耸然一惊,勃然色变:“可是董贼爪牙?”

    李儒没在意沮授的脸色,只是摇头叹道:“儒而今不过一阶下囚耳,公与兄何须如此。”

    沮授冷哼道:“尔助桀为虐,乃至董贼废立毒害天子,荼毒天下,可谓罪恶滔天,授羞与为伍,恕不接待。”

    沮授说罢便要起身,却被李儒拉住,挣了两下也没挣开,正要厉声呵斥,李儒叹道:“公与兄,你也是明白人,董公入朝,未尝不是想要兴复汉室,奈何关东士人自有打算,乃使天下分崩离析。”

    沮授嗤声道:“董贼妄自废立天子,何谓兴复汉室!此言真是可笑之极!”

    李儒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讥讽之色:“董公废立天子,也不过迎合关东士人之意耳。”

    沮授一惊:“尔何出此言?”

    李儒冷笑道:“袁绍领士人诛杀十常侍,算计大将军何进,意图一举铲除宦官和外戚势力,他暗与董公相结,邀董公入京,董公不过顺水推舟耳。大将军既死,袁绍诸人唯恐太后问罪,何尝不思废天子,立刘协。”

    沮授跌坐在席,神情震惊:“这……怎么可能?”

    李儒嘿声道:“不然董公废立天子之时,满朝文武可有几人拦阻?不过卢植一人,至于袁绍袁术,名为反对,实则畏惧董公,弃天子而去,图谋割据一方耳。”

    沮授被李儒所说之言彻底震惊了,他虽然颇有智谋,但也不过出身寒门,更未曾参与过上层之事,根本想不到废立天子之时还有如此内幕,他一时之间只觉自己的世界观被颠覆,神情颓丧,万念俱灰。

    李儒看沮授神情沮丧颓废,也不说话,只是斟酒自饮。

    许久,沮授抬起头看向李儒,声音嘶哑:“便是天下人忠义尽丧又如何,吾自有一腔忠义,尔助董贼鸩害天子,便与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