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他们却不知道,一切都在姬平的算计之中。
姬平之前对韩暹和李乐的拉拢力度并不强,毕竟这些渠帅手下都是上万人,而且军纪败坏,若是主动投降过来,姬平不好开刀,容易丢失人心,而这些降兵便会成火药桶,难保哪天不出事。
枪杆子里出政权,与这些强盗打交道,首先自身要展现出震慑的实力,所以他放由甚至让史阿暗中怂恿白波军进攻,让张辽先给他们迎头一棒,震慑这些家伙,然后再名正言顺收降和整编,事半功倍。
姬平看着韩暹和李乐,无耻的叹了口气:“两位渠帅心怀忠义,素有归附之心,吾亦以中郎将之位虚待,不想两位却与那些野心勃勃的逆贼攻打安邑,着实令我心寒哪。”
韩暹忙道:“那胡才、郭仲势大,我等也是无奈跟从,还请主公恕罪。”
李乐也急忙附和。
姬平没有究根问底,笑了笑:“好在两位渠帅悬崖勒马,如此,中郎将自是不能做了,两位渠帅便先任校尉罢。”
韩暹和李乐急忙行礼道:“末将谢主公。”
姬平点了点头,又道:“两位所领的六万兵马便由中郎将张文远整编,只留下精锐,有多少算多少,余者发回耕种。”
韩暹和李乐身子一颤,虽然早有预料,但没想到姬平这么彻底的剥夺他们的兵权,但他们却不敢有丝毫反抗,不说眼下他们在姬平军中,便是先前一战,张辽的两万兵马足以让他们心惊胆寒,不敢再战。
姬平看二人神情,沉吟道:“韩校尉和李校尉不须多想,既然归附,便是自己人,但想必两位也知道,本王手下将士入伍资格颇高,优胜劣汰,诸军皆是如此,文远将人马整编后,自然有两位的校尉营建制。”
韩暹和李乐这才松了口气,急忙感激的再次拜谢。
姬平看向一旁的卢植,吩咐道:“韩校尉和李校尉归附,整个河东郡便纳入本王治下,卢太守当尽快对汾河北部八县编户齐民,河东南部所行政令,通达全郡。”
卢植肃声应命。
姬平看向韩暹和李乐:“以二位之见,这编户齐民可有难度?”
韩暹喜道:“我等盼之久矣。”
他们都对河东郡南部这半年实行的政策有所了解,白波军都是贫民百姓,对于编户齐民的政策优惠都极为眼馋,如今姬平政令统一,正合他们之意。
这与河东郡南部有所不同,因为北部诸县的世家和豪强,基本都被白波军消灭了,编户齐民全无阻力。
姬平面露笑意。
这时,李乐又道:“主公,这平阳诸县多有南匈奴,却不知如何对待?”
姬平沉吟片刻,缓缓道:“若是良民,乐于耕种,同等对待,但有寇边劫掠者,杀无赦!”
韩李二人神情又是一松,姬平能如此对待南匈奴百姓,就更不用说他们这些白波军了。
卢植看向姬平,神色却有些惊异,在他看来,姬平对异族是极度痛恨的,没想到姬平如今居然能对南匈奴百姓一视同仁。
姬平仿佛猜到了卢植的想法,笑道:“上古之时,黄帝炎帝大战,黄帝蚩尤大战,春秋战国,五霸争雄,七国并立,直到高祖立汉,才有汉人,因而汉人,本是炎黄融合而来,这些异族,许多也不过是炎黄分支,若异族与我大汉为敌,自是痛击之,若是归附我大汉,自是容纳之。”
卢植连连点头,却不知姬平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
在他的心中,对于归附的异族,不只是容纳,更要通过文化和政令来同化和融合。
而对于那些寇边的异族,他却绝不会轻饶!
这不只是他出于人道的想法,而且是他基于实际形势作出的思考。
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如今的河东郡北部和并州的异族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南匈奴一百五十年前内附后,经过百年发展,人数超过六十万人甚至更多,若是他将这些南匈奴百姓杀戮殆尽,恐怕并州基本就空了,另一方面他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还真下不了手,即便是异族的。
而且南匈奴内附以来,虽然多次反叛,但也多次协助大汉抗击北匈奴和鲜卑,对稳固边防出过大力。
所以,对于南匈奴的问题,姬平还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南匈奴的百姓,只要安抚和同化了这些百姓,那些野心家也不过是无本之木,轻易可定。
姬平又看向卢植:“还有一事,迫在眉睫,卢太守,速速从安邑仓调拨粮食,救济北八县饥民。”
韩暹和李乐闻言大喜,如今的河东郡北八县,每天都有百姓饿死,姬平此举,足见仁义。
三日后,姬平穿过白波垒,来到了襄陵、平阳诸县,一路所见,却让他触目惊心。
白波军军事实力不错,但军纪太差,又不会治理地方,导致河东郡北部八县,大片良田、房屋被毁,大量百姓妻离子散,尤其是到了眼前这寒冬季节,粮食紧缺,处处都是饿死、冻死的百姓,而活着的百姓,也是面带菜色,沿途不时能听到哭泣声。
虽然他已令卢植从安邑调拨粮食,救济百姓,但有很多百姓根本等不及救济,或者在救济之前,便已经饿死。
十日后,卢植来平阳见姬平,沉声道:“主公,河东郡北八县有两万六千百姓饿死冻死,臣已调拨六十万石粮食救济十万饥民,但还有二十五万百姓的存粮难以过冬,而安邑仓存粮已经不支。”
姬平皱起眉头,粮食,又是粮食的问题。
河东南部虽然实行屯田之策,但如今收获的秋粮已经用尽,而深秋种的冬小麦要明年夏季才能收获,期间还有五六个月,这粮食缺乏,可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他沉思片刻,看向卢植道:“令司盐中郎将崔钧将存盐运到各州郡换取粮食,应该能支两个月,其余的便交给我了。”
冬季无法晒盐,能换的粮食不多,他只能另想办法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见荀攸()
就在姬平收编了白波军,正在为缺粮危机发愁时,却不知道他那一句“食草千里马腾空”已经搞得天下形势大变,原本的历史轨道再次发生偏移。⊙,
马腾和韩遂当日接到董卓回兵的命令后,两人害怕董卓动手,一合计,立即撤兵,但没有回长安,而是直接回了凉州老巢。
贾诩随牛辅败退华阴后,听到董卓已经下令召回马腾韩遂,不由色变,暗叹董卓失策。
随后不过一日的功夫,董卓便收到了马腾韩遂率兵退回凉州的消息后,咆哮震怒之余,又极为惊骇。
凉州是三辅的大后方,也是董卓的老巢所在,对三辅之地的重要性更甚于河东郡,若是马腾和韩遂占据凉州,凉州乱起,三辅便难以安宁了,董卓也会失去最大的倚仗。
后院起火,董卓再也无暇顾及河东郡,更无暇顾及关东诸侯了,连夜命在雒阳与孙坚大战的中郎将胡轸、徐荣,还有孟津和小平津的李傕和郭汜撤兵,并纵火烧毁了雒阳。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方圆两百里地的皇宫、宗庙、民宅统统被烧为乌有,皇陵被掘,而胡轸等人则按照董卓的命令带兵退出了雒阳,西入函谷关。
随后,董卓又命中郎将胡轸屯兵渑池,镇守函谷关,徐荣屯兵陕县,牛辅屯兵华阴,而董卓自己则带着吕布和几个校尉赶回长安,坐镇三辅,一面派人继续游说招抚马腾和韩遂,一边派董旻率兵守备关中西北固原萧关。以防马腾韩遂攻打三辅。
胡轸和徐荣退回函谷关后,孙坚兵进雒阳。
但此时的雒阳已经是一片废墟。数百里没有人烟,孙坚驻扎在已经是残垣败井的皇宫。命令士兵清扫汉室宗庙,随后孙坚又兵进新安。
董卓派人拉拢孙坚,许以高官厚禄,却被孙坚拒绝,但孙坚对于高峻的函谷关也无可奈何,而关东其他诸侯包括袁术也没有任何行动。
孙坚孤军深入,粮草供应不上,便又回到雒阳,修复被李傕郭汜挖掘的皇陵。再次引兵退回鲁阳。
而此时关东诸郡,兖州太守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时断时续的斗了三个多月,陈留太守张邈劝阻无果便不再理会,但不久之后,刘岱在姻亲袁绍的暗中支持下,攻破东郡,大败桥瑁,乱战中桥瑁不知所踪。
曹操上次进入东郡,欲阻拦刘岱桥瑁大战。却不料自己手下士兵发生哗变,随后又从扬州又招募了五千士兵,在陈留日夜操练。
渤海郡,袁绍派出暗中派出三路说客。游说关东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