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康愕然道:“大人怎会知道此事?”

    “这个你不要管,只说还剩多少粮米便可。”

    许康犹豫了好一会儿,方道:“不瞒大人,还有粮米十五万担。”

    蔡邕点头道:“既如此用以此安置灾民可也,还问朝廷做什么?”

    许康顿时目瞪口呆道:“大人,这可是下官唯一的积蓄了,朝廷总不能说拿走就拿走吧。”

    蔡邕佯怒道:“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岂容你讨价还价。这件事本官做主,十五万担粮食全部用于安置灾民,诸位大人没有什么异议吧。”

    这些官员本来还对许康的小气心生不满,此时见蔡邕让他吃了这么大一个亏,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大赞“蔡大人圣明。”“许大人慷慨。”

    而许康只能苦着脸答应下来。

第十四章 灾民安置() 
宴席过后,许康与蔡邕终于找到一个独处的机会。

    许康苦笑道:“老师,你还真是大方,一张口就把我仅余的十五万担粮食全要走了。”

    蔡邕瞪了许康一眼道:“你少在这里乖滑,你以为你能保得住这些粮食,现在由我提出来还能给你记上一功,若是让董太师派大军前来,恐怕你就是由过无功了。而且我不信你会这么老实,快说究竟还剩多少粮米。”

    许康自然明白蔡邕所言属实,因此嘻笑道:“还是老师了解我,实不敢瞒老师,还有粮米二十万担。”

    蔡邕斜着眼道:“真的?”

    许康低着头叹口气道:“好吧,还有三十万担,这真是全部了。”

    蔡邕惊讶道:“几十万灾民吃了几个月还能剩下这么多?”

    许康得意道:“这才说明徒儿治灾有方。”

    “你不要得意,如今你私藏一百万担粮食的事情已经发了,朝廷里为此争吵的很厉害。有不少大臣说你居心叵测,邀买民心,实际上是想要图谋不轨。不过民间对你的评价倒是一致,全是赞扬你的。甚至有不少人说你是神仙转世,提前知道天下将有大灾发生,故而在洛阳时不惜背负‘贪财’的恶名,百般囤积粮食,只为灾难降临时能够救济百姓。”

    许康目瞪口呆道:“竟然还有这种说法?”

    蔡邕怀疑到:“难道不是你派人做的?”

    许康立刻义正言辞的反驳道:“当然不是,这些粮食本就是我捐的,弟子若想让天下人知道,大可光明正大的宣布。何必多此一举?”

    蔡邕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

    当然事实恰好相反,这些事情确实是在许康的操纵下完成的。从一开始许康就明白一百万担粮食不是小数目,运输途中要经手的人太多,很容易就会被人查到蛛丝马迹。与其等别人查到他头上,给他扣上一个图谋不轨的帽子,倒不如自己提前将此事揭发。

    可是若就这么轻易的说出去,达不到许康想要的天下皆知的效果,于是小道消息就成他另一种选择,尤其是其中夹杂着某些神话元素时就更能吸引小市民们的兴趣了。

    在五熊帮将近万人帮众的悄然传播下,这些消息简直如瘟疫一般瞬间席卷了整个长安城,紧接着便是雍、凉二州。而且许康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善人”之名必将传遍整个天下。

    以后的数天,许康让这些使团人员见识了什么叫“万人拉大粪”的宏伟场面。

    事情是这样,平城由于短时间内聚集了五十万灾民,造就了大量的排泄物。许康为此组织了专门人员负责清理。而经过数月的积攒,这些清理出来的排泄物已经成为了大片的“粪海”。

    天气寒冷时,这些堆积在平城外围的“海洋”还没有什么不便的地方,但随着天气回暖,各种异味便开始荡漾起来。

    为了改善平城的生活环境,许康不得已才出了这么个“万人拉大粪”的馊主意。

    当然,这些排泄物也不是一扔了之的。

    由于大片森林被砍伐,许康已经用这数十万灾民将平城境内的土地重新翻耕了一遍,所得的新耕地是原来的数十倍之多。而现在这些沉积物正好可以做为最好的肥料,用来改善平城的土壤土质,真正做到了废物利用。

    许康好不容易将这些讲解完,却见朝廷的大臣们都是一脸不以为意的表情,不得不补充道:“诸位大人不是一直想知道平城救灾成功的秘诀吗?答案其实就在这里。我们正是善于利用手中的每一点资源,甚至是别人遗弃的东西,才能让五十万灾民奇迹般的幸存下来。”

    但是这些朝廷官员是否理解许康所言的含义则成为了未解之谜,因为此后没几天,由于过不惯平城内的艰苦生活,在他们的一再要求下,蔡邕不得不决定提前打道回长安。

    这些钦差的离去并没有带走许康多少烦恼,目前摆在他面前的最重要问题依旧是如何分流这五十万灾民。

    其实就许康个人来说,他是很想留下这些人的。因为在这个即将混乱的年代里,谁手中拥有的人口多,也就预示着谁的势力强。

    而且以平城如今的耕地数目完全可以养活这五十万灾民,虽然生活会有些拮据,但只要上位之人做到与百姓同甘共苦,那么平城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成为雍州第一大城,地位可直追长安。

    只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对董卓来说,他是绝对不会允许在长安附近出现如此强大的一股势力,而且这股势力还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预见,董卓一定会倾尽全力将这股势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悲剧,许康不得不按照朝廷的意思遣送走三十余万灾民,只留下不足二十万人,这样就无法对董卓构成威胁了。

    而唯一令许康感到安慰的是,他临时组建的用于维持灾民治安的两万保安团,大部分都选择留了下来,成为许康在乱世保命的基础。

    长安城内,就在董卓和朝廷中大部分朝臣的目光转移到平城灾民的安置问题上时,年幼的汉献帝将幽州牧刘虞之子刘和招进了皇宫。

    刘虞在诸侯反董之役中,断然拒绝袁绍和韩馥拥护他称帝的要求,向天下宣告尊重刘协的皇统身份,不仅赢得了朝廷大臣们的一致称赞,也让刘协对其充满好感。

    如今董卓弄权,山东诸侯盟主袁绍又不承认他皇帝的身份,刘协想要求助外援,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这位本家长辈。

    刘和跪倒在汉献帝的面前,神情激动的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此次回还幽州,定请父亲发兵长安,接陛下重回洛阳。”

    刘协将他搀起,动情道:“兄长此去危险重重,大汉的国运就交到兄长手中了。”

    刘和出宫后,在一众保皇党官员的掩护下,成功逃离了长安。但是无论北边的白波军,还是东北的袁绍,亦或是东方的孙坚都是董卓的死敌,因此这几个方向上都有凉州重兵布防。

    刘和想要回幽州,明显已经无法从这些道路通过,只得转道向南,出武关进入荆州地界。

第十五章 袁术使诈() 
刘和进入荆州后,终于脱离了董卓的势力范围,自以为逃出升天,却怎么也没想到,才出熊窝又入狼穴。

    刘和的目的是回家,但他毕竟只是一介富家公子,单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通过战火纷飞的中原,回到幽州的,因此他不得不先到南阳向袁术求救。

    自董卓退保长安后,袁术便将自己的驻地从鲁阳前线转移到富庶的南阳城。

    袁术是袁家嫡长子,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因此一到南阳他便立刻为自己营造起宛如宫殿般的将军府。

    此刻听说刘和自长安而来,袁术惊奇道:“此子是如何离开的长安,莫不是被董卓收买,前来做说客的?”

    主薄阎象道:“非也,据刘和所说,他是从长安逃出来的,要去幽州向其父亲刘虞搬取救兵解救陛下。”

    袁术冷笑一声道:“我等诸侯尚无办法,他一黄口小儿能有何本事敢与董卓抗衡?既然如此,派一队士兵护送他上路即可,何必又来烦我?”

    阎象忙道:“主公容禀,其间尚有一大变故要着落在他身上。”

    袁术这才稍稍感兴趣的道:“你且详细说来听听。”

    阎象道:“如今袁绍势大,为天下盟主,只因粮草被韩馥所控,故不得施展其志。今听说他已派出周昕为豫州刺史要与主公争夺豫州。若被他得了豫州,有了立足之地,则天下再无人能制。”

    袁术冷哼一声,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