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奉天军没有趁势攻击玄菟郡,这就证明奉天军是真的有意与辽东其他各郡友好相处。

    这对于目前摄于奉天军强大军力的其他各郡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辽东郡襄平城内,随着奉天军的回归,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也举行开来。

    不同于上次奉天军占领辽东时有规模的组织活动,这是一次真正的由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庆祝。对于奉天军这个叛军起家的统治者来说尤为可贵。

    东北汉四郡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曾经是大汉的骄傲,辽东郡的屏障。

    但随着汉朝国力的衰弱,已经有两郡消亡。另外两郡玄菟郡原有土地已经彻底沦陷,只能从原辽东郡的土地上分出部分城池让玄菟郡这个地理名次苟延残喘下来。

    而乐浪郡也已经陷入深深的内乱中无法自拔,乐浪郡太守府能控制的城池已经不足乐浪郡实际拥有城池的一半。

    这些年来,汉朝守军对这些外来者虽偶有斩获,但也只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击时打一些落单的贼军而已,始终未能改变大汉军队被动防守的局面。

    如今奉天军不仅打退了高句丽的侵略军,甚至还火烧了对方的王城,这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盛世表现,大汉民族终于再次向世人证明谁才是东北的主人。

    再加上在奉天军有心以民族自豪感为引子的宣传下,很快所有辽东民众都认可了奉天军做为大汉军队在辽东的代表地位。

    而这件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一些原本以隐居为名的辽东文士终于不再反感奉天军的征召,有些人已经愿意到新的政府机关上任了。

    这对打算以辽东郡为根据地的奉天军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辽东太守府内,程远志为被征召来的第一批辽东名士举办欢迎宴会。

    这一批人数量不多,只有十几人而已,但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程远志得意洋洋,玄菟郡大胜虽然是在许康指挥下打胜的,但做为奉天军的最高统帅他自然可以据为己功,俨然已经将其当成他这一生最重要的武功了。

    一众将领自然不会不识趣,纷纷以此来赞扬他的统治不凡。

    当然还有一人除外,那便是邓茂。

    几杯酒下肚,邓茂的抱怨声又起,道:“一场小胜而已,按我说就应该乘胜追击先拿下玄菟郡方不复此次出兵之苦。如今劳民伤财,不过是换的几句马屁话,有和可夸耀的。”他这句话虽像是自斟自话,但音量却足以让参加宴会的所有人都听到了。而且更主要的是他的这些话也代表着奉天军内一部分将领的意思,将领打仗自然为了开疆拓土,这样的功绩才能显出自己的伟大来,如今仗打胜了,人死了,却什么都没得到,自然引起他们的不满。

    一时间整个宴会气氛尴尬,落针可闻。

    程远志也不生气,哈哈一笑道:“二弟此言差异,我奉天军的宗旨乃是奉天罚罪,保护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全,可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此次出兵玄菟郡乃是解救百姓于异族铁蹄之下,正和我军大义,岂能为一点儿小利便忘记我奉天军的大义所在。”

    “如今在座的文士正是因为了解了我奉天军的大义,这才慕名而来,区区一玄菟郡,如何与诸位高贤相提并论。”

    众名士闻言顿生知己之感,连声感谢程远志的知遇之恩。

    把个程远志喜的心内痒痒的,大度的摆摆手,同时暗叹康儿教的这几句话果然奏效,现在还怕这些书生文士不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所用,而且这些话一旦传出去,自己的名声在文人名士中必然提高一大截。相比之下,玄菟郡的小利确实已不在话下了。

    但程远志也不能因此否定武将的功绩,又接着道:“二弟的话也未尝没有道理,但却不明白,上兵伐谋,其次伐兵的道理。大哥我只是做了这几天的太守,便被无数政事民情弄的焦头烂额,以后抗击敌军,征战沙场时正是需要在座高贤鼎力相助方可无后顾之忧。”

    众文士再次恰如其分的表示感谢以及誓死相报的决心。

    邓茂却道:“大哥此话好不偏心,我等为将出生入死打下的城池,却被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无用之人得去,如何让大家伙安心。”

    众文士顿显怒色。

第八十三章 文士阳仪() 
一众文士对邓茂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明显有些怒色,奈何他是奉天军第二号人物,又是程远志的结拜兄弟,大家新来咋到的不便反唇相讥。有些性格耿直的便欲起身离去。

    许康心中暗自叫坏,若是让这里有一个人离去,那以后奉天军再要征召其他人从政的话将困难许多。

    不过今天来时已经商量好的,宴会的主题就是为了让程远志招贤,收买这些文人的衷心。

    许康这时实在是不便率先表态,正在犹豫间。

    突然,一文士率先长身而起道:“将军此言差异,岂不闻战国时苏秦配六国相印,使强秦不敢东向而望;张仪说楚,为秦国轻易得来千里之境。其他虽是文士但开疆拓土者不计其数,这些文人无论哪一位所得功绩都不弱于史上的任何一位名将。将军又岂能说文人乃是无用之人?”

    邓茂冷笑一声道:“哼,这么说你是以苏秦张仪自比了。”

    那文士不卑不亢道:“先贤大能,岂是在下可以自比的,但在下受程帅礼聘至此,自然要为程帅尽绵薄之力,方不复程帅的知遇之恩。”

    邓茂这才感兴趣的看着他道:“哦,我倒想知道你要如何尽你的绵薄之力。”

    那文士气得一噎,绵薄之力不过是他的自谦而已,没想到邓茂却当众用了出来,显然是看不起他的能力,不禁闷声道:“在下闻说我奉天军所到之处,无城不可。只有南方尚有一座小县,因地处偏远,不利大军行军,故而仍孤悬于外。在下不才,原凭口中三寸,为程帅拿下此方土地。”

    许康闻言眼前一亮,这位文士所说的南方自然就是如今的辽东半岛。辽东郡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辽河流域,十几座县城几乎都在这一片区域中。

    而在南方广袤的辽东半岛上,则仍被大量的原始深林所覆盖。这里面积辽阔,人口稀少,只有在近海的一块小平原中坐落着一座还算上规模的县城名为沓氐。

    许康自从来到辽东郡,就对辽东半岛广袤的地域垂涎不已。

    那里地域辽阔,若是能够发展起来,就可以极大的扩展辽东郡的战略纵深,不再惧怕来自草原的威胁。

    甚至可以从这里寻找出海口,与青州齐郡的关羽取得联系,以后两郡之间交通有无,将大大提升奉天军的整体实力。

    奈何他自从打下襄平后,各种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使他根本腾不出手来向南扩张。

    再加上沓氐与襄平之间隔着重重山岭和茂密的丛林,想要派一支大军攻打,仅仅是中间的路程就是一大考验。

    如今听到有人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此城,自然兴奋异常。

    只可惜,在场的所有人中能看出辽东半岛对辽东郡的巨大战略作用的没有几个,只以为那是一块荒凉的土地,取之无用,弃之不惜。

    因此邓茂首先不屑道:“我还以为你要为我奉天军拿下哪座大城?原来只是一座地处边远,毫无意义的小城而已。我若想要它,两千人马就够了,何必你来惺惺作态?”

    那文士顿时涨红了脸,冷哼一声道:“既如此,在下无能,就此告辞。”

    程远志忙道:“先生留步,不过是言语之争而已,何必如此意气用事?”

    谁知那文士却道:“不知渠帅对在下提议觉得如何?”

    程远志道:“边远小城,取之可也,不必劳先生冒此大险。”

    许康一听便知要糟,程远志虽是好心,但言语中对沓氐显然也不是很重视。

    这文士明显已经看出了辽东半岛对未来辽东郡发展的巨大潜在作用,因此才用言语试探,看程远志似乎也有此眼光,哪想到程远志竟然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意图。

    这下他更不会留下了。

    果然,只听那文士叹口气道:“在下学问浅薄,无法为程帅效力,还请程帅允许在下先行回去,继续攻读诗书。若将来学有所成,再来程帅帐前听用。”

    不等程远志表态,许康已经坐不住了,他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够看出辽东半岛巨大作用的人才,岂会与他失之交臂。

    当下“哈哈”一笑,待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后,许康方道:“先生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