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斯塔的思考停顿了一下,迅速沿着假设的轨迹运转起来。
沃尔辛厄姆绝不是什么好糊弄的角色,奥斯塔曾亲眼见识过试图潜入阿尔比昂宫廷和军事要地的他国间谍是怎样一个个被揪出来,然后在断头台上结束人生的。汲取了别人血淋淋的教训,史塔西从一开始的重点就是物色对伊丽莎白女王不满的阿尔比昂人。加以吸收发展为下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据下线们的能力和表现,将下线们划分出优劣等级,用金钱为表现优异者进入各种重要部门铺平道路。
靠着这种耗时耗力的笨办法,史塔西总算是成功避开,在阿尔比昂缓慢而小心的展开情报工作。那个神秘间谍能从如此厉害的沃尔辛厄姆眼皮底下盗走首饰。且至今未被捕获,堪称为一件丰功伟业。由于在危险刺激的追逐游戏中将天下文明的沃尔辛厄姆耍得团团转,就算再怎么不喜形于色,此时此刻多少也会变得既兴奋又紧张。因此多半在喘过一口气之后,会选择潜伏下来。暗中观察对手的行动,等待对手因为越来越焦躁露出破绽。抓住机会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这是最稳妥的做法,换成任何一个稍具情报工作常识的人都会这么干。
“一般情况,这种做法确实可行。可你别忘了,对手是老奸巨猾的沃尔辛厄姆呐。他对间谍的伎俩、想法一清二楚。就算被一只老鼠愚弄了一下,国务秘书长官也绝不至于就此失去冷静。他反倒会抓住对手微妙的心理状态,故意装出一副气昏了头的样子,在适当时机制造出一个‘破绽’,然后像待在陷阱中心的蜘蛛一样,静侯猎物自投罗网。”
李林的推论让奥斯塔不禁打了个寒战,望着眼前快活的笑容,他很快就理解了这个可能性非常高,不,这已经不是可能,而是沃尔辛厄姆正在着手进行的事情。最近严密的出入境检查、海上和陆地的警戒体制、微妙的紧张气氛——全都是为此精心安排的演出,为的就是要让间谍按照剧本自己一步步走入陷阱。
这份深沉心机着实可怕,但在执政官面前,还是不够看。
尚未来得及擦掉心中那滴冷汗,奥斯塔又听见李林说到:
“现在,我已经为老朋友们创造了充足的机会,不知道狐狸和猎人哪一边会先咬饵呢?”
过了几秒钟,奥斯塔才反应过来李林所说的机会,指的是香农号的悲剧,然后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香农号遇袭沉没跟之前那些海怪作祟的事件完全不同,首先,香农号是一艘全副武装的战舰,其次,她的沉没地点是在距离阿尔比昂本土极近的拉芒什海峡中线附近,对一贯深信自家海上力量的优势,对拉芒什海峡是自家后院、绝对的海上屏障一事毫不怀疑的阿尔比昂人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区区一头海怪便可以肆意在近海出没,弄沉包括军舰在内的任何目标后,悠然自得的离开。换成数量是海怪数百倍之多的查理曼海军侵入拉芒什海峡,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尽管事实上两者并不存在可比性,但被点燃了危机感的民众不会去思考那么多,他们想知道的事只有一件——阿尔比昂王家海军能否守住波涛汹涌的的大海?能否保护祖国、女王还有人民?大家能否继续相信连一头海怪都无法击退消灭的王家海军?
为证明自己的能力,洗刷污名,挽回荣誉,王家海军必定会抽调舰艇组织机动部队来搜寻海怪。考虑到海军协议还没谈出的结果,势必需要留出一定数量的舰队保持对查理曼海军的威慑与监视,此外海外殖民地和来往本土与殖民地间的商船队也需要保护,所以海外舰队也不能贸然调动。剩下唯一可抽调的对象,只有负责封锁海峡、盘查过往船只的封锁舰队,从中抽调船只组成机动舰队,对海怪展开搜索打击行动。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对拿着首饰的神秘间谍,还有以逸待劳的沃尔辛厄姆卿来说,恐怕再难找到比这更合适的机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12。会议,舞会(二十八)()
愚笨者傻等机会,普通人偶遇机会,聪明人抓住机会。
说是这么说,但这终究只是泛泛之谈,与某某人怎样只有、某国人怎样怎样、某种族怎样怎样等等言论一样空泛笼统。
依据他人片面的经验、概论、空想、造谣,对自己并未真正深入接触了解的对象贴上如何如何的标签——尽管其中不乏经由统计学得出的论证依据,但在李林看来,依然谈不上科学客观。
比起所谓的民族性、国民性这些飘渺不定的概念,利益的诉求、冲突来的更为真实,更具备用以充当谋略计划的重要参照物的价值。
海上贸易带来的丰厚贸易;
越来越动荡的国际形式;
不断增强军备、扩张野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来的浓重的邻国;
前所未有新形势下,本国的战略定位、安全需求;
最后还有安抚民众稳定国内局势——
基于上述现实利益考量,而不是一句模糊暧昧的“海洋民族性”、“岛民心态”,李林下令撞沉香农号,之后又迅速散布惨剧的讯息,为所有人创造出一个可以抓住的契机。
由于关系到切身利益,人们会强烈要求王家海军采取行动,这种声音会得到广泛民意支持,最终形成对王家海军的压力。本身就有类似想法,且急于挽回颜面的王家海军正好以顺应民意之名将压力转给沃尔辛厄姆,迫使这位坐在陆地办公室里对海上行动指手画脚的国务秘书下放权力。苦于该如何营造机会与合理的氛围来引蛇出洞的沃尔辛厄姆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理由,婉言拒绝几次之后,他也必须顺应民意来改变部署,合情合理地抽走部分负责盘查、临检的舰船,创造出一个诱人的逃亡良机。
当然,尽管计划看上去很完美,但实际执行起来会是怎样,在最后一刻到来前。谁都无法打包票保证。不过对国务秘书长官这样的资深政客来说,纵然抓捕失败,他自己和海军不用为此承担责任。毕竟是“民意”要求他们这么干的,他们只承担“领导责任”,主要责任则由拣选出来的倒霉蛋和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来承担。
政客总是这样,当他们需要的时候,民意是神的意志;当他们不需要。民意什么也不是;最后,当民意与政客的意志冲突时。政客们要做的只是利用舆论将民意引导向与他们的意志相符地方向……
不论何时何地,即便换了世界,依然如此。
不管怎么说,眼下阿尔比昂人对这个局面很满意,大家的诉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大家兴高采烈的继续日常生活。至于海怪为何选择这个节骨眼上发动攻击,谁也不会去深入探究调查。除非有确凿的铁证证明这一切是人为发动的攻击,是某人一手撰写导演的剧本,否则人类们只会认为要么是海怪一时兴起,要么是神所安排的捉摸不定的命运蓝图一角。
——只要不知道、不发觉真相。人们可以很好的融入名为“幸福”的舞台,忠实扮演自己的角色。
这时候的部分将是计划的关键,也是最累人的部分。一边要紧盯沃尔辛厄姆的动向,一边要从茫茫人海中找出黎塞留的间谍,比任何一方都更早一步找到那件首饰。这些任务没一个轻松的。只要其中一项的进度脱离时间表,整个计划就会脱节,招致重大挫折。严重的话,甚至会让潜伏在阿尔比昂的间谍网被连根拔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风险虽大,却也有相应的价值。如果一切顺利,事态将会重新回到原本的轨道上来,公司将再度在暗中主导裁军谈判的进程,对协议内容也能做出干涉。此外附带的添头也相当可观,两相叠加,值得为之冒一下风险。就算事情不顺,只要没有人员活着被送进纽盖特监狱,享受一番沃尔辛厄姆最新开发的拷问手段,些许损失也算在可接受范围以内。
李林尽量不想让事态朝那种最糟糕的结局发展,他手中还掌握着好几张可打的牌,运用得当的话,足以确保他在这场追逐战中保持优势。
接下来,需要的是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阁下。”
奥斯塔略显僵硬的声音传来,眺望朴实无趣的乡间风景的视线收了回来,一直板着脸的史塔西特工微微抽搐的脸孔映入眼帘。
“刚到了三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