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山伯马世尧身死,西安丢了,陕西就剩下绵侯李过和高一功他们在苦苦支撑,早晚也会丢了。这等紧要关头,自然需要摸清楚皇上的意思。然后再根据这意思审时度势,才能保得自身万全!
“我们还有多少人马?”李自成突然问了一句。
“陛下,连同家眷,约有二十万人马!”牛金星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讲实话。事实上,余存的将士及家眷是绝对没有二十万人的。因为实际上,现在的人马只是原驻西安一带的大军主力,随行的将领也不过是只有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磁侯刘芳亮、绵侯袁宗第、义侯张鼐等人。连同自己这个所谓的“左平章国事”也就是俗称的宰相以及军师宋献策等人,再包括皇后高氏在内的眷属,兵员约为十三万人。
李自成最近颇为失意,不怎么详看兵员报册。他只是对牛金星说的话略略理了一下。
“二十万……二十万……”李自成呢喃道。
“皇上,外面的将军们和大臣需要让他们进来吗?”牛金星再次问道。
“都进来吧,也都好好说说,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李自成语气中透露出一些疲倦,仿佛昔日纵横捭阖的闯王被阎罗小鬼收去了三魂七魄。
“臣这就让他们进来!”牛金星环顾一下四周,发现一个侍女或者宦人也没有,他只能亲自出去叫人。
帐外的确有很多人,他们站在远远的地方,三五成群的讨论着。
“老袁,你最辛苦了!”刘宗敏对着袁宗第说道。
“可不是嘛!怀庆遇到了鞑子,西京还没有逛熟络,又遇到了鞑子。两股鞑子的统帅还都是同一个人,带来的同样的结果。嗨!都辛苦!”袁宗第抱怨着。他确实很倒霉,被从怀庆赶到了襄阳一带蛰伏休整。后来受密诏回来西安,组织防御,然后又被打出来。
“我说,这些仗打的真是窝囊!”刘芳亮参与了潼关之战,他深深地对己方队伍打不动鞑子的阵线感到愤怒。
“窝囊也罢,痛快也罢。胜败乃兵家常事,为今之计,当属如何决断,以图东山再起!”田见秀作为比较有远见的将领,一向是被和李岩相提并论的。李岩一死,军中的智囊就只有他一人了。
“皇上最近都不大出来和我们见面了,会不会是出了什么岔子?”这次说话的是张鼐,他不算太出名,但能力也不容小觑。……
“能有什么岔子,皇上让你们都进去!”众人正说话间,牛金星走了过来,他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宋献策,然后对这一群将军说道。
“走吧,走吧。陛下召见,不能怠慢!”众人纷纷说着,移步向中军营帐而去。
“宣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磁侯刘芳亮、绵侯袁宗第、义侯张鼐,左平章国事牛金星,军师宋献策觐见~~~”李自成听得耳边想起了身边宦人尖细的喊声,心里有些纳闷:自己不是让他们都滚的远远的,不要来烦人吗?
其实这宦人是牛金星特意安排的,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李自成随时随地都有身为帝王的感觉排场,这也是他拍马屁的手段之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帐的众人听到通禀声,一个个鱼贯而入,分班列站好,齐声跪拜。
“免礼,平身!”李自成又回到了那种感觉中,他威严的说道。
“谢陛下!”跪拜的人又是整齐的喊声,隔了一瞬间,才起身站定。
“诸位,朕找你们来,是想告诉大家,忘掉昔日那些失败,我们大顺绝不会轻易的垮掉!不需过多时日,定可以再次席卷中原!当下何去何从,需要大家一起来说与朕听!”李自成满意的看着眼前的人,打起精神鼓舞着他们。
“陛下英明!大顺江山永固!”不管是对是错,欢呼声总少不了。
“宋爱卿,你是军师,军中之事可有良策?”李自成首先问宋献策。
“这个……回陛下,臣以为当入河南,重取洛阳,据中原之地,收兵百万,再图京师!”宋献策一时想不出特别好的主意,只能先这样说。
“陛下,臣以为不可!”田见秀既已听到宋献策的话,就立刻反对。
“那泽侯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李自成示意宋献策先不要反对,听田见秀说。
“臣以为河南已成四战之地,不能久留,久留对我军不利。那里北满清南大明,压力太大,而眼下我军需要的是好好休养。我军从西安撤出,目前离开商洛本就是要经过河南一带,皇上看一眼形势便会知道,臣所言句句属实。依臣之见,我军应当到湖北襄阳,会合绵侯留下的白旺部,壮大力量。继而东下武昌,如果可能,我们不妨去打南京,在江南重建大顺声威。”田见秀的主张获得了很多人的点头赞同。
李自成仔细考虑了一番,觉得也是可行,就说道:“泽侯计略妥当,朕决心以此计行事。诸位爱卿若有何意见,可以当堂说清。若无,则退下去整顿军马,安抚士卒。准备开拔襄阳!”
。。。。。。
大西。蜀都。
朱启明从刘进忠那里获知了李自成离开西安的消息。
这消息也在蜀都内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浪,很多大臣都在讨论大顺下一步的动向。
朱启明知道,李自成是不可能来四川和他交战的。因为这对李自成并无好处,四川太大,眼下又比较稳固,是不能一时半会拿下的。而且,在史书上,李自成直到彻底灭亡,也没有攻略四川的记载。
不过朱启明并没有和臣下们讨论此事,蜀都的议论声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一个再次变革的借口。
多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
第93章 变革(下)()
前些日子,王应熊和樊一蘅的使者过来了。
汪兆麟和方不同从南京发回来的消息很明确,朱由崧一定不会轻易做出让自己归附的打算。这次王应熊和樊一蘅的人过来,大约就是来试探自己的。
。。。。。。
朱启明猜得没错,正月底的时候,王应熊和樊一蘅就先后接到了来自朝廷的命令,皇帝让他们火速派出使者去蜀都一探究竟。
李自成的大顺在陕西的战事结果两人也都有收到消息,他们颇感庆幸。
尤其是樊一蘅,他身为川陕总督,一向是压力特别大。现在好了,李自成败了,只剩下张献忠。而且张献忠处于一种被官军两面夹击的状态,日子恐怕不太好过。故而朝廷的命令一下来,樊一蘅有些想不太明白:南京那些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张献忠一直是反反复复,此时大可以趁机消灭了他,而朝廷居然又想要招降!以前那些主张招降的人,哪一个不是落得凄惨的下场!他樊一蘅可不想成为又一个这样的人!
不过,在同王应熊联系了之后。樊一蘅才发现,可能形势不是自己所预想的那样完美。因为在刘文秀的全力反击下,王应熊的日子比张献忠更不好过!
既然督师王应熊不能够为自己提供有力的帮助,单凭他自己,这场仗还真不好说。
两相比较之下,樊一蘅只得接受朝廷的命令,派出使者去蜀都。
蜀都。西王府。
六部的官员和蜀都及其他各州县的一把手都集中在了这里,他们在进行一场讨论。
这讨论是朱启明召开的,其实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摊牌。
当然,摊牌也要有摊牌的底气。凡事谋定而后动,先预测一下最糟糕的结果,再谈接下来的打算。
朱启明已经有了底气,所以他要摊牌了。
“李自成作为和本王一同起事的义军领袖,曾一度拥兵百万之众,占据北京,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但眼下却一败涂地,把陕西老家都丢了个一干二净。不知道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西王府内那个新式的会议厅里,人头攒动。
朱启明坐在最前面的台上,声音洪亮的说道。
“回大王,臣以为,李闯之败,败在不善待百姓。京师百姓深受其害,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了民心,自然败亡!”户部的王国宁带头说道。这家伙掌握钱粮,了解民情,自然是从人心出发。
“不然不然,我看,还是因为他杀了李岩,又妄自揣测各地百官,臣下不愿意帮他卖命,才会一败涂地!”提起将领,兵部的龚完敬反驳道。
“我同意龚大人的意见,依我看,吴三桂之所以引清兵入关,和这一点有很大关系。不信任下属,下属自然不会卖力!”吏部的胡默附和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