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流贼-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京。

    朝廷上下知道兴平伯阵亡的消息后,人心大震。

    平日里难得正经办一次事的朱由崧听从了史可法的建议,传旨道:兴平创立军府,以忠死事;身肉末寒,兼有嗣子,朕岂忍以其兵马、信地遽授他人?可令其妻邢氏同元爵照旧统辖。元爵年幼,督师辅臣代为料理,示朕不忘忠臣至意。李本深仍领前锋,俟有功优叙。

    和史可法想的一样:赠高杰为太子太保,予以从优祭葬。其子高元爵袭爵,再荫一子锦衣卫百户。加李本深为左都督、加太子太保,提督本镇赴归德;其余诸将分赴各地驻防。

    然而这还不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北方的满清已经不满足于黄河以北的土地了,他们想要的,可能是江南,是整个大明的疆土。

    ……

    “史可法这次玩的有点大了,不知道他会怎么收场。”马士英在谈及当下形势的时候,同阮大铖议论起来。

    “恐怕他收不了场了。我们不能只靠着他,的确应当考虑一下拉拢一只自己的人马出来!”阮大铖“哼”了一声。

    “你是说,接受张献忠的投降?”马士英想起了他曾对自己说的话。

    “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这些人哪一个会听我们的?”阮大铖说道。

    “这倒也是,听说集之兄巡视长江防务时受到左良玉的为难?”马士英想起了这件事情。

    “不提也罢,这左良玉一介武夫,丝毫没有气度。所以说,他也是个麻烦!”阮大铖一听就气,毫不留情的批评起左良玉。

    “汪大人,你对此有何高见?”马士英看了一眼坐在客座的汪兆麟,不疾不徐地说道。

    “我……”汪兆麟给阮大铖做完思想工作以后,又被拉到马士英跟前说了一通自己的想法。这原本是早已和方不同商量好的计划,但此刻听得马士英问自己,他也有些慌乱。

    幸尔,他想起了临行前朱启明对他说的话。

    于是,汪兆麟回答说:如今大明、大清、大顺三足鼎立,恰如魏蜀吴鼎立时。“敌人的敌人”是否就是朋友?“唇亡”之后齿安能独善?认不清真正的敌人是致命的。宋联金灭辽,不过两年二帝被掠;南宋联元灭金,不久以至国破,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而今,那史可法所犯错误也正是如此。

    “你是说借虏平寇?”马士英问道。

    “正是!”汪兆麟顺着说了下去。

    “这有何异议?”阮大铖有些不解。

    “在下知道联合清军共灭李自成一事,许多大人觉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清兵打败的人正是大明的仇敌李自成。因此,即使京师被清军占领似乎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借清兵灭李自成可谓“借刀杀人”。我听闻史可法上书皇上说:“但虏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还劝皇上派遣使节带上财物去见大清皇帝。诸位可知,此举如宋朝借金国灭辽,借元灭金,最后只是为虎添翼加速自己灭亡罢了。”汪兆麟句句直捣二人心田。

    两人倒是没有想过这层意思,当初他们也是抱着同清兵联手共同对付李自成的心思来着。如今听了汪兆麟的话,方觉此事的确不太妥当。

    京师不过落入敌手五月有余,自己这些大臣们都心底已决定偏安江南,以淮河为界,“坐山观虎斗”,畏葸不前,不敢对清兵有丝毫触犯,幻想着“两家一家,同心杀灭逆贼,共享太平”。这种事情确实有悖于大明臣子的职责。

    汪兆麟看两人神色有变,心知他们已经有所动摇。在感激朱启明有如此旷世高见之余,趁热打铁,抛出最终的言论:“如果我家大王归顺大明,这样李自成也可以被消灭,还不必借助鞑子的兵马。而一旦鞑子南下,我们的人马既受大人指挥,便能从西北侧击,可保护南京周全。两位大人立此一功,救大明于水火,必将流芳百世。我们携手并肩,共创大明中兴伟业,岂不快哉!”

    (本章完)

第68章 两面受敌() 
“携手并肩?”马士英笑了:“你说的倒是有些意思。不过,集之兄的意思想必你也知道。这也是我的意思。张献忠不拿出点真的诚意出来,我们怎么敢相信?况且,他的罪孽深重,我在皇上面前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有他真的同闯贼决裂,做出实际的行动出来,才能获得朝廷的关注。”

    “这个大人倒无须担心,我家大王不日就会进攻闯贼。绝不会让两位大人为难,皇上那边,还请两位大人多多美言几句。小人受大王所托,带了些土产送与大人尝鲜。待小人回去以后,即刻命人送来。”汪兆麟看到马士英口风已经动了,知道这事情是八九不离十的把握,连忙奉上心意。

    “哈哈哈,汪大人如此客气。不知大人现住何处?可否习惯?我们也可以登门拜访一番。”阮大铖觉得此事可行,又见汪兆麟很识相,便出言说道。

    “不敢劳烦大人屈驾,有需要的时候,大人派人知会一声就好。我就住在河边一处院落里,是付了半年租金的房子,简陋了一些,怕是会辱没了大人们的身份。”汪兆麟将住址说与二人听罢,得到允许之后,便循原路离去。

    他一路上也感受到似乎有人一直跟着,知道是阮马二人派来的下人,防止自己哄骗他们以及打探自己情况的。他并不在意,这事情自有方不同去解决。任务进行的不错,他的心情也是很爽快,走走停停,看看玩玩,足足一个时辰才走回住处。

    。。。。。。

    正月十日,朱启明终于率军抵达了汉中。

    经此一场长途的行军,他不得不感叹古人行军不易,马上颠簸劳累异常。

    好在士兵们大多久经战阵,累月的训练帮助他们锻炼了更好的耐力。抵达之后,无需过多得休息,即可迅速投入战斗。不过,朱启明不打算这么做,他要等,等一个消息——一个坏消息。

    散布在各地流民中的探子和过往商人、逃难的难民带来的消息显示,现在的陕西一带已经不复为李自成所拥有。随着李岩的死去,他的军中再无一人可以很好地制定有效的政略方针,来遏制日益败坏的局势。李自成只管着说要北上解决阿济格所率领的八万大军,却丝毫顾及不到他在汉中的地盘。

    据探报,目前,李自成正和多铎在潼关对峙。

    从战斗力上看,这场战争很快就可以分出胜负。朱启明等的,就是李自成失败的消息。

    西安。

    李自成准备亲自领兵北上,抵御阿济格的大军带来的压力。他们的政策已经定好,袁宗第将会在怀庆一带发动一次攻击,以分散鞑子在这里的注意力。

    据塘报来看,战果斐然。袁宗第带着来自山西垣曲东下的援军连同怀庆一带退守的兵马,于十二月间发动反攻,连续攻克济源、孟县,围困了怀庆府城沁阳。

    现在距离塘报发出来的日期已经过去了十几天,阿济格的部队果然停留在了陕北不能再次前进。看起来这一招奏效了。

    “刘宗敏,眼下我大军士气如何?”李自成正在军中,中军大帐立在最显眼的地方,

    “回皇上,弟兄们士气高涨。有皇上亲自坐镇,不怕打不赢那些明狗和鞑子。”刘宗敏信心十足地说道。

    “如此甚好,保住陕西老家,就保住了我们的根基。待我休养生息,他日又是百万大军席卷天下!”李自成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还在和阿济格的军队处在对峙状态,但只要陕西不失,他就不会害怕。

    。。。。。。

    怀庆,沁阳。

    袁宗第有苦难言。

    他奉了闯王,不,大顺皇帝的命令,于十二月底发动反攻。经过连日的奋战,弟兄们用血占领了一座又一座城池。表面上看,这是很大的胜利,而这内里的苦涩只有他自己知道。

    天寒地冻,粮草不足。若不是弟兄们相信他,愿意听他指挥,怕是早就已经奔溃。河南一地,到处都是反叛朝廷的势力。青州事变和雎州事变整个中原大地的各路人马都有所知,自己只是趁着他们忙于内斗,没工夫抵挡的时机才有如此战绩。一旦这些人解决好了内部的纷争,掉转过来对付自己,孰胜孰负,还未可知。

    这个年,他都是和士兵们一起同甘苦在营里度过的。

    本想着说,开春之后局势会有所好转。世事难料,许定国那厮杀了高杰,投了鞑子。过完年,他就指引着鞑子首领多铎的大军,渡过孟津,南下而来,看着他们的架势,是要同自己交锋的节奏。

    只怕,近日又有一场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