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流贼-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崇祯元年,宁远卫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而死,而导致那个官居辽东车右营都司的年轻人丢了官职起。他左良玉大半辈子都已经在军中度过:

    崇祯三年复官,听总理马世龙命令随游击将军曹文诏支援玉田、丰润,与建奴在洪桥、大堑山、遵化等地大战。彼时的他还是个小小的将官,隶属于昌平督治侍郎侯恂麾下。这侯恂,可是自己的贵人。

    崇祯四年七月,因先前高第尽撤宁锦防线,右屯、大凌河等城被毁,督师孙承宗派兵重新修筑,却突造建奴兴兵围攻。自己临危受命代总兵官尤世威率兵前往,此战过后,侯恂推举自己做了副将,并带部下在松山、杏山下与建奴作战,功勋卓著。

    崇祯五年,陕西的流寇进入河南,意图攻占怀庆。自己又奉命率领昌平军前往剿除,专办河南军事。当进攻修武、清化的流寇窜入平阳时,自己又到山西去抵御,活脱脱的救火队员角色。战后驻军泽州,扼守河南、山西间咽喉地段,受樊尚瞡的节制,与关宁军的曹文诏一同讨伐乱民。

    崇祯六年正月,在涉县的西陂将流寇击败。三月,从辉县出兵,在万善驿镇压流寇,一直追到柳树口才大败他们,捉拿了几个首领。

    崇祯七年,扼守新安、渑池,在磁山同流寇大战。

    崇祯八年八月在鄢城再败流寇。

    崇祯九年二月、崇祯十年正月、崇祯十一年正月。。。。。。

    几乎每一年的大小战事自己都有参与,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崇祯十一年十一月,许州发生兵变。当时自己的家眷就安置在那里,全家上下老小,一个也没有留下。

    从此这世上,就只剩下他和儿子左梦庚相依为命。如果世人都说他变了,那么,这变化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从此什么家国天下,什么皇权君恩,什么封妻荫子,都比不上自己一世风流!

    所以,崇祯十三年自己被拜为平贼将军,又加太子少保。崇祯十四年削职戴罪立功自赎。崇祯十五年,同李闯会战于朱仙镇,己方大败,撤兵至武昌,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

    这些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我就是左良玉,有兵,有粮,谁也不怕!

    “父亲!”

    一声呼唤将他从回忆拉回现实。

    左良玉看了一眼来人,脸上浮现着微笑:“是庚儿啊,来,坐下!”

    “多谢父亲!”左梦庚坐在了檀木椅子上。

    “庚儿为何而来啊?”左良玉问道。

    “是这样的,父亲!”左梦庚欠了欠身:“兵马操练准备的差不多了,请父亲移步一观!”

    左良玉的部队,每年春秋时节都会在武昌的各座山头上操练兵马。

    每座山上只有一种颜色的旗帜,插遍山谷。演习的办法是用两个人并排骑马飞驰,称作“过对“。骑兵飞驰,马蹄声震天动地如打响雷,几里外都能听到。军容看起来十分壮观。

    东部各镇的兵马只有高杰最强,但也远远赶不上这里。

    不过自从朱仙镇一战失败以后,他精锐的兵力差不多丧失完了,后来归附的大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这一点,左良玉深有自知之明。

    “好啊,好!”左良玉拍了拍手:“你同我一起去吧!”他站起身来,伸手向左梦庚,示意扶着他。戎马多年,现在的他已经年老并且多病,没有那种虎视一切的雄心了。

    “父亲,您选在此时操演兵马,是不是要向朝廷表明我军的意思?”左梦庚一边扶着左良玉,一边问道。

    “太子一事,是真是假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那个位子上对咱们更有利!”左良玉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避了过去。

    但左梦庚明白了,他又问道:“既然如此,父亲何不自己。。。。。。”

    “庚儿,做人不可太贪心。”左良玉打断了儿子的话,说道:“我老了,下面的事情,就应该有你们年轻人去做了。。。。。。”

    “哪里,父亲雄心依旧在,将士们都很佩服您呢!”左梦庚又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顺带着安慰左良玉:“记得将领们都喜欢找歌姬陪酒助兴,通宵畅饮。那次您夜间设宴招待他们,也召来了十多名歌姬过来上酒。不过她们在房里走来走去很是烦人,这时您只是向左侧脸咳了几声,歌姬就赶忙依次退出了。而宾客们也没有哪个敢抬头看您。他们对您可尊敬的紧!”

    “哈哈哈,庚儿也会说这些客场话了。。。。。。”左良玉嘴上说着,心里却很受用。

    山头上的旗帜已经打了起来,奔腾的马蹄声轰隆隆的传出老远。

    左良玉看着这些,即便知道是一种假象,心里也是豪迈起来。

    他想着,有生之年,自己还能不能再做一件正如年少时那样震天动地的大事出来呢?

    多谢诸位书友的支持,故事已经进入高潮部分,所以决定要上架了,期待您的继续支持与批评!

    (本章完)

第107章 起兵,叛乱!() 
蜀都,西王府。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少孤,育于叔父。其贵也,不知其母姓。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崇祯初,屡迁四川副总兵。十七年三月,诏封良玉为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

    自从朱启明开启了战备模式,疯狂的囤积军事物资之后,那些原本在外地的主要将领们又一次或被当面或被书面命令过来洗了脑。

    现在眼前站定,正在念着左良玉资料的正是李定国。

    李定国在重庆的军事组织的不错,挫败了曾英那个家伙的多次阴谋,也从中获取了一些重要的军事信息。因为他的主要任务是监视左良玉,所以这次回来,就把相关的情况对朱启明做了个报告。

    “我说定国,你这个信息我好像在哪里读过啊!“

    朱启明一听之下,便觉得这资料似乎很像一种东西。他来到这世上,识字是必须的。本来张献忠就是个大老粗,文化程度不高,起义以来也一直在军中抽空学习。现在自己就是张献忠,那是识字学习也就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了。更何况,自己还要泡那个陈菲絮,卖弄文采总需要一些书籍知识做后备,总不能让人家以为自己所谓的满腹经纶是代笔这种无耻的行为吧!

    他想了想,发现这些话很像是史书记载的语气,便问道:“你这是从哪本史书上抄来糊弄我的?”

    李定国一听就蒙了:史书?大明还没有亡国,新朝还没立,哪来的史书?谁修的?

    “这个。。。。。。大王!臣觉得,安西将军可不是从史书上抄来的!”说这话的是严锡命。这家伙自从被朱启明狠狠的威胁了一把之后,就消停了许多,老老实实的做着自己份内的工作去了。

    今天他过来的目的也不是别的,还是汇报工作,只是刚好还没走而已。

    严锡命看了看朱启明,又小心地说道:“自古只有新朝初立,才会大修史书以正视听,昭告天下自己才是正统。眼下大明尚未消亡,哪会有史书可抄。”

    “原来是这样啊!”朱启明经他一提醒,顿时醍醐灌顶:“那你这工整异常的文字是自己写的?”他对着严锡命点了点头,又问李定国。

    “回父王,其实也并非是儿臣所写。要说这文采,还是父王您的威名所致!”李定国没有说是自己,反而又踢回给朱启明。

    “我?”这下轮到朱启明懵了。

    “是的,父王!”李定国解释道:“父王在营中所立的宣慰司,那里讲武堂派来的人会一些文书工作,刚好派上用场!”

    “哎呦,原来宣慰司还有这么多人才!看来没有成摆设嘛!”朱启明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其实当初大家不同意设立宣慰司只是觉得这些读书人婆婆妈妈比较烦,而且给人一种被监视的感觉。但现在,儿臣发现,宣慰司好处还是很多的。而且儿臣觉得,其他营的弟兄们也应该有这一种感觉!”李定国由衷的说道。

    “不提这个了,说说吧,左良玉近期有什么动作?”朱启明更关心他自己的计划。

    “回父王,是这样的!”李定国立刻正色起来:“儿臣得到消息说,原来的湖广巡按御史黄澍近日到了左良玉营里!”

    “黄澍?”朱启明想了想,方不同好像没提过这个人:“去作甚?”

    “据说他在暗中搞些动作,撺撮各营的大将,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李定国猜测着:“也可能是如父王所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