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大宋守汴梁-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仆里黑对完颜宗弼说:“四狼主,这个宋朝的皇帝小儿擅长妖法,我们损兵折将,此时若再不能启用猎鹰武士,对我们的战局不利啊!”听了军师的话,完颜宗弼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他现在这个样子,无论如何也没有脸面去见完颜宗翰,更别提要什么狼牙令牌了。

    刚刚被完颜宗弼从大火中救出的玉箫来到狼主面前盈盈下拜,她说:“幸亏将军搭救,不然奴家将会葬身火海!”完颜宗弼抬起头来看了玉箫一眼,只见她身上衣裳不整,露出了雪缎似也洁白的肌肤。头发已经散乱,黑曜石般黑的眸子里透出一种楚楚可怜的光,脸虽然被烟熏黑了,却有一种别样的妖娆。玉箫这个样子,让完颜宗弼心里一动,但是一场大火刚刚过去,偌大一个营盘里,连个温存的地方都没有了。

    完颜宗弼命士兵重整营寨,这时完颜宗弼才发现,玉兰不见了。

    这些天军情紧急,他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两个女人,他吩咐士兵去营寨里寻找玉兰,结果玉兰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此时的玉兰正在战地医院里照顾伤兵,那些胳膊上、腿上中了箭的士兵,已经取出了箭头,涂好了金疮药。听说皇上研制的远程火雷已经发挥了效力,城外金军的营寨中大火弥漫,这些受伤的士兵都受到了鼓舞。

    汴梁城中京瓦伎艺公会也组织了劳军的慰问演出,主张小长的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轮流着来到伤兵营里来唱曲儿,还将赵官家用火雷烧了金军营盘的事编成了小曲儿来唱。赵桓召来王颉,命他趁着金军营寨被大火烧过,军心涣散的机会,冲出城去送信。王颉问:“陛下,不知这书信是送给哪位大人?”

    赵桓说:“送给夔州的李大人。”

    听了赵桓的话,王颉大吃一惊,因为李大人就是赵桓给赶出朝廷的,怎么这几天的功夫,变化这么大?赵桓看出了王颉的惊讶,他也不便解释,此赵桓非彼赵桓,他是二十一世纪的兵棋高手,一不小心附了个身。有些事还是不说的好,事情总是越描越黑。

    李纲本是状元出身,而且还是文武全才,因为议论朝廷过失,被赵桓的老爸徽宗给赶到了南剑州沙县当了一个管税务的小官儿。就在金军围城、内忧外患一大堆的时候,赵桓的老爸突发奇想,把儿子按在龙椅上,马上宣布传了位,这个突然的举动吓得赵桓当场就晕了过去。

    赵桓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东京汴梁的防御。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了金兵。金兵元帅完颜宗望见易守难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当时朝廷上下一致主张投降,只有李纲因坚决反对割地求和,赵桓在朝中众多投降派的劝说之下,将李纲罢了官。汴梁城中军民都站在街头请愿,赵桓发现众愿难违,只好收回了成命,让李纲恢复原职。

    完颜宗望前脚刚刚撤兵,后脚李纲就被扣了一顶“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贬谪到建昌军,后来还嫌李纲走得不够远,再谪到夔州。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就是眼下的汴梁之围。

    王颉听说赵桓要重新启用李纲,异常兴奋地看着赵桓说:“陛下,李大人如果会朝,汴梁就有救啦!”

    “好,我已经写好了一封给李大人的亲笔信,你要尽快赶到夔州,让他率兵来解汴梁之围!”

    “末将遵命!”说完,王颉向赵官家深深一拜,然后向着大殿外走去。正午的阳光在他身后拖着长长的背影。

    女真兵不断地跑到护城河来汲水,城上的士兵放箭,好多人胳膊上、腿上,前胸或后背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箭伤回到了营寨。这些天被火烧伤的,被箭矢射伤的人员大量增加,而金军营中的金疮药和烫伤药已经告罄。当军师把这个重要的情况汇报给完颜宗弼的时候,完颜宗弼非常着急,他知道这种药品只能到汴梁城的生药铺去买,可是两国交战,汴梁被围,里面的人出不来,但外面的人同样也进不去,这可怎么办?

    军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玉箫,突然心生一计,他对完颜宗弼说:“玉箫姑娘是大宋人,我军后撤,让出一条路来,城里的人会出城,城外的也也好混进去,让玉箫姑娘买药如何?”

    完颜宗弼一听,心中大喜,说道:“就依军师的妙计!”

第13章 药品之争() 
清晨,笼罩在大地上的晨雾散去,城下的树木和被烧得焦糊的营帐东倒西歪。守城的士兵习惯地向着城墙的垛口外面张望,只见金军的营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了。

    这个士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手揉揉眼睛,果然,城下不见了旌旗招展的营寨。“退兵啦!退兵啦!”在城头上,一连血战数日的士兵举起了刀枪,敲起了锣鼓,大家在欢呼着这场胜利。

    “官家!金军退兵啦,我们胜利啦!”赵桓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小太监就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他。此时,待漏院中站满了等待上朝的文武大臣听到金兵退了,大家都喜形于色,纷纷相互道喜,说若不是赵官家有如此手段,用火雷守住了汴梁城,恐怕这会儿,女真鞑子早就攻进城了。

    一场大火过后,金军营寨中已经找不出几顶没有被烧残破的帐篷了。完颜宗弼为了让士兵得到休整,治好烧伤和烫伤,完颜宗弼传令,在午夜时分,女真兵人衔枚、马摘铃,悄悄地撤到汤阴去了。

    汴梁城中的百姓已经被困多日,城中的生意人心惶惶,会仙酒楼生意萧条,武成王庙前的海州张家饼店,皇建院前的郑记饼店,这些天做的胡饼,全都送给了守城的士兵。也要去买进小麦了。

    开鱼行的郑二,原来每天的五更天就来到新郑门、西水门和万胜门,等着城外的渔夫挑着担子进城,每斤鲜鱼一百文。这些天,金军围困,城外打鱼的渔夫都跑得没了踪影。这些天,郑二卖鱼的木桶都快要干裂了,偌大的汴梁城,连一尾鲜鱼的影子都不见。听说城外的金军退了,郑二收拾好卖鱼的担子,打算亲自出城去一趟。贩一些新鲜的活鱼回来,卖个好价钱。

    郑二来到城门口的时候,见城门里面挤满了人,守城的士兵还没有接到太尉府发放的出城命令,所以城门口被人挤成了一个死疙瘩。

    赵桓听到了金军退兵的消息,他急忙来到了金銮殿。他穿过来的这些天,一直忙着守城,还没跟这些文臣武将们见过面。赵桓穿戴整齐之后,来到了金銮殿,只见文武大臣们已经分列两边,只见御阶下站来了紫袍金带,手执笏板的臣子们。站在赵桓眼前的这些人,他一个也不认识,但又不能让别人知道。一个官袍上绣着仙鹤的文官出班跪倒,对赵桓说:“陛下天纵英才,大罗神仙转世,用火雷击退金军,实乃造福我大宋万民啊!”赵桓从他的官服上看,朝服上绣着仙鹤的文官是正一品,应该是丞相了,如果自己说不认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他悄声对身边的小太监说:“朕连日劳累,眼睛有些花,这个说话的是谁?”

    小太监有些惊诧,赵官家怎么能连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张大人都不记得了?但他不敢反问官家,只能伏在赵桓耳边说:“他就是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大人啊!”赵桓心中有了数,他在那把很不舒服的龙椅上正了正身子说:“张大人,守住汴梁,乃全城百姓同心敌忾之功,非寡人一人之能!”

    张邦昌再拜道:“官家英明!”站在台阶下的文武也一起说道:“官家英明!”

    这时,宿太尉出班奏道:“官家,金军已经撤退,城中百姓也急着出城去。可是,臣担心金军细作乘机混入城中,所以不敢开启城门,望陛下示下!”

    赵桓将手一挥说道:“开城!”

    “是!陛下英明!臣即刻传令开城!”

    已经多日紧闭的汴梁城大门终于开了,城中被困了多日的百姓就像是掉在岸上的鱼终于游回了水中,各个欢欣鼓舞。只见守城的军卒开启了门闩之后,鱼贯而出,挑着担子的郑二走得急,脚上的麻鞋还被踩掉了一只。等大股出城的人都走光了,他才跳着一只脚。回到城门下,找到了那只已经被人踩扁了的麻鞋。

    金军走了,汴梁城内百姓的日子还要过,郑二担着鲜活的鲤鱼往回走的时候,还看到了坊巷桥头的曹屠户,正往城里赶着几头猪,那猪不知死之将至,一边走一边扭动着圆滚滚的屁股。

    郑二一路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