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快马狂奔回到晋阳,此次搞定了于夫罗,再在策略上加以重视,至少要保边境三到五年之内不生大战,则他就能好生经营并州。路上在天耳的联络站得到消息,洛阳之局暂时平稳还无什么大事发生,看来董卓还在忙着稳定局势,现在自己宜静不宜动,基础打牢了再说。
如今的肖毅和当日的肖三害已经有天壤之别,到了晋阳就是一片问候之声,让恒之感觉很是温馨,这还是本乡本土的乡亲父老好,不管你是多高的官多大的将这乡里乡亲之情也是很难改变的。
“大公子,府上来了贵客了,昨日肖公亲自出城相迎很是隆重了。”路上正好遇见杨里正,老人家见了肖毅是满面笑容。
“哦,我爹亲迎?难道是郑公到了?”肖毅闻言一愣,父亲很少会亲自出迎的,更别提出城了,上次就是卢中郎他也是出府迎接,想想之前他和自己说起的婚事,当的起肖公如此做的怕也只有“经神”郑玄了。
“里正,子均什么时候回来啊?”肖毅心中想着却是笑对杨里正问道,他的儿子杨庶也是卢中郎的弟子,当年就有才名还是父亲介绍的。
“快了快了,大概下个月就能回来,到时候一定让他去拜见大公子。”杨里正闻言一脸幸福的笑容,而晋阳百姓都喜欢以大公子来称呼肖毅,这称呼之中就透着一种亲近之意,也是显示他们与肖毅关系的不同。
“好,毅先回府见过父亲。”肖毅微笑颔首打马而去,所谓名师高徒,杨庶师从卢植多年,应该能有所学,而今自己不但要注意哪些历史上出现过的名字,更要留意身边的无名之人,比如这次朔方之行所见的丁松刘培等人便是人才,假如将麾下人才也比作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塔尖,塔中,塔基都是不可或缺,自己更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得到人才的机会。
冠军侯肖恒之回到晋阳,与此同时在洛阳东门之前的街道上却是一骑飞奔而来,马上骑士身着官服形容短小,却正是都尉曹孟德。
“来者留步,何事出城?”守城的西凉士卒见了却是伸手拦截。
“吾乃曹操,奉相国之命出城公干。”曹操见状勒马言道。
“哦,原来曹都尉乃是奉相国之命,请。”这段时日曹操与董卓之间显得很是投契,因此这名队长也不敢堵截。
曹操也不答话飞马便走,却把队长看的一阵纳罕,今日都尉怎会如此急切?而片刻之后他就知道了原因,丞相义子吕布将军带着一队骑士出了西门,向着曹操所奔的方向追了下去,却原来曹孟德竟是刺杀相国不成逃遁而去……
(本章完)
第332章 南山当为天下先 客似云来喜盈门 上()
肖毅一行到了府门,肖府的家丁仆从见大公子归来都是一脸喜色,急忙上前伺候,恒之便对张妈妈问道:“府中如此,可是郑公前来?”
“给大公子道喜,正是郑公前来,郑家小姐亦随之而来,对了公子,东都有位蔡小姐也来了,正在堂上说话了,没想到公子今天回来。”这些妈妈都是看着自己肖毅自小到大的,言语之中十分亲热。她们也听到了消息,此次公子回来肖府就要办喜事,这不红灯笼都挂起来了。
肖毅闻言也只能一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如此了,自己连郑家小姐的面还没见过了。这边就往门里进,到了内院肖元身边的书童侍书也迎了出来,一样是一脸的喜色:“公子,换件衣装再去见过主家吧。”
“都在了?”肖毅问道,他是很能理解这些下人的心情的,身为肖家大公子,肖氏一族的少族长,他的婚事就是全家上下的大喜事,自然是与有荣焉,当然肖元在今年为肖毅定下亲事除了他正妻之位虚悬之外也有这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肖老夫人的八十大寿也在今年,这件喜事绝不在肖毅娶妻之下,八十岁放在后世不算什么,可汉末说是人瑞也绝不过分。
“都在,郑公和那蔡小姐对公子都是极为赞赏。”侍书笑着说道,随即也是陪着肖毅去往自己院落,贵客到来这礼仪还是要有讲究的。
“蔡小姐也认识郑公?郑小姐了?”肖毅和父亲身边书童的关系亦是极佳,不过那是他来之后的事情,以前的肖公子可不愿见到侍书。
“嗯,据说是以前蔡小姐向郑公请教过音律,郑小姐也是大家闺秀,落落大方。”侍书答道,久在肖元身边他说话之时自然也沾了一些文气。
“夫君回来了,也没派人通传一声。”这边才走到回廊之上那里卫幽若已经带着侍女迎了出来,看见肖毅便上前施礼笑道,对于公公为丈夫定下的这门亲事他倒没有意见,郑公的孙女,定是极有家教之人,况且……
“本来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的……”肖毅一笑道,随即便是回到自己院中换了一套崭新的衣衫,这还是肖夫人近期专门为他做的。
一番穿戴整齐这才随着侍书来到了客堂,远远就看见父亲坐在主位之前,身边则是一位峨冠博带的老者,白发白须精神矍铄,很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在肖元下首坐的则是蔡昭姬,今日没有以白布遮面,生的是眉目如画,清秀典雅,而老者的下首坐着另一位女子,身着一袭青幔流苏裙,双挽发髻,虽说样貌比之卫幽若甄宓等差了很多,但气质亦是大方得体。不用说,这当便是自己未过门的妻子郑莹了。
“肖毅拜见父亲。”进得内堂恒之当然是目不斜视先给父亲见礼。
“还不见过郑公。”看见肖毅打扮了一番肖元微微颔首便是言道。
“末学后进肖毅见过郑公。”恒之闻言亦是恭敬的给老者施礼,语气之中也是十分客气,用的更是晚辈礼节。
“呵呵,定边军,首肖郎,一军来,十军防,老夫在乡中都曾得闻恒之大名,伯卿,令郎不但是威震天下的名将,还能治政安民,真是文武双全,将来必可雏凤清于老凤声,为我大汉之栋梁!”郑玄闻言面现笑容,说话间亦是转对肖元言道,咱肖大公子的卖相那可是没话说的。
“郑公谬赞了,他不过自幼习武有些勇力,又有各位大人照顾罢了,至于治政安民还差的远了。”肖元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道,其辞若有憾,其心实则喜,对于爱子他是越来越为满意,但自不会当着别人的面称赞。
“哎,伯卿太苛了,昨晚昭姬便和我说起雁门诸事,其处民生便是比之蜀中也不输之,异族和睦诸业兴旺,此非善于治政者不能,恒之你做的极好,老夫也要亲往雁门一观。”郑玄闻言摆手道,蔡琰对他提起雁门的所见所闻让他心中极为好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肖毅有真才实学。
“郑公肯来毅与雁门不胜荣幸,至于失言毅不敢当,只是爹爹教诲从不或忘罢了,民为贵,以民为本方能长治久安。”肖毅谦道。
“嗯,民为贵,以民为本方能长治久安,说得好,说得好,恒之此乃真心实意,老夫是越来越想去雁门一观了,待你和莹儿之事之后便立刻往之。”郑玄早就听过肖毅的名声,之前更有蔡琰转述雁门之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实在在,今天再见风度翩翩的肖毅站在面前自是满心欢喜。
闻听祖父提起此事郑莹还是含羞低下头去,她对肖毅的感观和祖父大致相同,且比起郑玄她还多留了一份心眼,昨日看见卫幽若和刘香她是极为仔细观察的,从二女闻听肖毅之名的神情就能见肖郎待内室亦佳。
“郑公你不要再夸他了,这小子从来不经夸,一夸总要出点事情的。”肖元笑道,这也就是郑公在座,否则想听肖公如此笑言可是极难。
“琰还要谢过恒之兄救命之恩,此次也算适逢其会,能赶上兄长与莹姐姐的婚礼。”闻听肖公之言蔡琰和郑莹都不由莞尔,有关肖毅的传言也不完全都是好的,尤其是他的纨绔脾气。此时前者起身向着肖毅盈盈一礼笑道,当日不光蒙他救了性命,后来在雁门更是收获极大,只要听说是将军的客人,雁门上下无不是以礼相待,收集乐谱进行的极为顺利。
“昭姬你也不用谢他,他身为护乌桓校尉有保境安民之责,还让你在大汉境内遇险,便是其失职也。”肖元不待肖毅答话却是言道,他和蔡邕亦算得上故交,亦视蔡琰为子侄,她要是出了事肖公的面上可是无光。
“爹爹说的是,昭姬妹子不用相谢,此乃毅之本分也。”肖毅闻言急忙回礼道,眼前的蔡琰秀色可餐但他的心思却不在与此,郑玄声名还在父亲之上,倘若自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