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简单的在鲁艺吃了午饭,赵子赟一行奔赴下一个考察地,陕甘宁边区政府。这是老蒋还在南京时认可的地方自治政府,赵子赟除了听过这个名字外,可以说一无所知。
听完周公对边区政府人员的介绍后,赵子赟惊讶发现这政府主席居然不是**最高领导人,而且,其架构也出乎他的意料。
带着好奇,他认真听了边区政府林主席的介绍,他所不知道的是,当初在大同交易会时他提的建议产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陕甘宁边区面积比历史上的大得多,陕北这一块差异不多,但宁夏和甘肃就完全不一样了,半个宁夏,三分之二的甘肃,都是现在边区政府的管辖范围。
和察省不同的是,边区政府按照国民参政会的决议设置了边区参议院,不像察省不理这个茬,还是省议会,在政权设置上也比察省多了一个乡,除此之外,下属机构也有所不同,边区政府下属有政府办公厅、贸易厅、教育厅、建设厅、民政厅、财政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听了一会,赵子赟渐渐明白了,边区政府的政策和重要工作还是**中央安排,其作用主要还是执行。
随后,民政厅厅长高自立做了介绍,时间不长,财政厅厅长霍维德介绍时,赵子赟等人听得很认真,边区的财政来源有两个大头,国民政府拨给和捐款,相比之下,税收少得可怜,整个三九年的税收收入和一些杂七杂八的,还不到一百万法币,远远低于中央政府和各界捐款的六百多万元这个数额。
赵子赟知道,十八集团军基本是不发军饷的,否则这点钱都不够养军队,何况还有这么大的边区需要不少支出,他都不知道要是重庆拨款,或者各界捐款一下子变少,怎么维系?
“鸿钧兄,这点岁入可真难为他们了。”赵子赟低声和边上的俞鸿钧道。
“除了这个,他们还有特货。”
“特货?”赵子赟懵了,这是什么东西?
俞鸿钧吐出两个字,让赵子赟惊讶不已,“当真?”
“我听重庆来的朋友说起过,不过好像数量不大,也不知道他们是收缴来的还是自己种的。”
第548章 延安(三)()
二人窃窃私语,让边区政府的人诧异,周公对俞鸿钧的身份横敏感,不知道他和赵子赟说了什么,但看表情,不像是好事,蹙眉问道:“赵主席有什么疑问吗?”
“疑问。。?哦,没有,我只是和俞厅长说,边区政府的岁入太少了,只依靠重庆和捐款,很难为据的。”
霍维德闻言道:“这个我们也知道,但边区实在是底子太薄,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像样的工厂,农田收成也不高,最为重要的,我们没有办法和外界交易。”
“不能交易?霍厅长是什么意思?”
霍维德气愤道:“本来我们就只有农田上的一些东西,最划算的就是运到关中地区,换取我们需要的一些物资,前两年收成还没上来,没多少东西可交易,去年我们好不容易有了些成效,可胡宗南的部队却封锁了道路,让我们的东西运不出去,加上山西剧变”
经济封锁的威力赵子赟是知道的,当初他这一手就逼的德王就范,有些时候,经济手段比战争更厉害,弄得你想拼命都无从下手。
听到这里,他有些明白俞鸿钧嘴里的特货,只有这东西,才是堪比黄金的硬通货,能够让延安换取有限物资,但这是双刃剑。
“那你们是不是打算用非常手段来增加收入?”
霍没明白,问:“赵主席说的是什么?”
“特货。”
霍脸色大变,这个词非常敏感,而边区政府也确实有这个考虑,现在还在争论,赵子赟突然说出来,让人无法回答。
“看来赵主席对此事很关注,在这里我只能说还未有这个打算,但我们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我和重庆交涉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回答是,鉴于山西战事,西安方面的封锁是必要的,以防止日本人的渗透,这完全是欲盖弥彰嘛,他们就是想困死、饿死我们!”周公说道。
“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现在阻止各界向我们捐款,今年的费用也有拖着不办的迹象,赵主席,你也听到了,我们正常的岁入不到一百万,我们真的很难!”
赵子赟点点头:“周公说的我明白,不过,我还是希望边区政府不要走出这一步。”
周公没有直接回答,说道:“赵主席治理察省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这一次,我们也想请赵主席帮我们谋划谋划,看看这边区经济该怎么搞。”
赵子赟一听,头大了一圈,不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弄,而是双方的政策和理念有很大差异,有些办法,在这里是行不通的,但周公问了,他怎么也得说点什么。
“周公,现在是战争时期,和外界的往来受到极大影响,我对边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我个人认为,当下边区需要做好两件事,吃饱穿暖和支援军队。”
“赵主席可否详细说说?”
“所谓吃饱穿暖,就是粮食和棉花,要保证粮食的产出,请注意,我所说的保证产出是指面积和亩产,两者都要保证,棉花可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不要担心多了没用,察绥两省都可以收购。”
屋中嗡嗡声顿起,赵子赟最后这句话是有影响力的,棉花的运输比粮食容易,也更划算。
“赵主席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用棉花和察省换取一些物资?比如布匹。”
赵子赟点头:“可以的,我也明说,察省也需要棉花,和你们合作完全可行,至于曹秘书长说的换布匹大可不必,现在边区缺什么?缺工业,诸位可能都知道,英美列强崛起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工业革命,没有工业,边区经济不可能有机会强大起来,我所说的支援军队也就成了泡影。”
“可我们什么都没有,如何做?”
问题有点大,赵子赟想了想,还是说了:“我认为可以两条腿走,边区政府可以想办法办一些自己的工厂,再鼓励有资本的人办一些小厂,慢慢来,总有机会的。”
第一个建议可以接受,但后一条明显有问题,有人道:“赵主席的意思是我们鼓励资本家来剥削我们的人民?”
话到这,卡住了,赵子赟无奈摇头:“如果这么说,那就没办法了,我们双方想法不同。”
“那是肯定的,赵主席就是察省最大的资本家,当然向着资本家说话。”
周公凌厉的看了那人一眼,这个场合说这话非常不合时宜,赵子赟却没有什么表情上的变化,笑道:“这是你的看法,我可不承认!”
他的态度却激怒了说话的人,也不管周公的脸色,追问道:“这是事实,赵主席不承认就能改变一切吗?”
本想说两句,赵子赟欲言又止,“算了,我不是来和你争论的。”
周公蹙眉,“不要纠缠此事,赵主席是客人,他只是从他的角度提出建议,赵主席,请接着说。”
“除了吃的,可以说其他的一切都和工业有关,边区可以先建立一个满足自己需要的工业,比如纺织。”
“那赵主席,除了棉花上的合作,我们是否也可以和赵主席有工业上的合作呢?”曹力如问道。
想了想,赵子赟道:“曹秘书长,我认为可以,自从日军进入山西,大举进攻察哈尔后,我们也失去了一些资源,现在煤对于察绥来说,成了一个不确定的物资,我知道边区是有煤矿的,可以考虑直接向包头钢铁厂供应煤,我以机器作为支付的物资,提供你们建立工业的一些机器。”
这个可行!曹力如露出兴奋之色,“赵主席对我们建立工业有什么建议?”
“纺织是第一位的,确保边区有足够的布匹,其次是食品加工,粮食不是年年都能丰收,要把一些余粮加工后存放,如果有可能,肉类也如此办理,钢铁初期我可以供应给你们,但你们也可考虑建一个小型钢铁厂,至于化工什么的,在这里就不必细说,根据需要,你们自己定。”
屋中的气氛融洽起来,曹力如看了看周公,见他点头,问道:“赵主席,可否告知察省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赵子赟笑了,这绝对是事先商量好的,想取经,他说道:“察省成功与否,还有待观察,而且地域、政务方式不同,想要一个有效的秘诀是不可能的,不过一些基本的东西总是不变的。”
“请说。”
“还是我刚才说的,工业,察省一开始就强力发展工业,而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