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经济的指标,计划只提了参考性指标,一九五四年,力争达到四千亿元,这意味着gdp的增速要接近百分之十八,看着并不难完成,不过总量四千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实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外的需求都开始放缓,经济增长是需要市场支撑的,这一点,联合政府已经有清醒的认识。
由于有国土资源部的存在,这份计划中体现了很多环境生态方面的东西,比如任何资源开采,包括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都必须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省议会决议都不行,同样,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的工业生产,也必须先报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才行,不管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民营公司,都是一样的。 '
要想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闷头做那是瞎来,国外复杂的局面必定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周公的建议下,一次高级别的讨论会在首都国民议会会议室举行。
除政府各部外,两位主席,正副议长及部分议员,军方高级人员都参与了这次讨论会,赵子玉和陈娇儿作为特别邀请人员,参与了会议。
外交部首先做了国外形势的报告,就目前看,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又新增了中北美一些国家,在与中国建交的同时,各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合作,当然,核心还是想与中国一起发展。
外交部认为,现在全球已经呈现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初步格局,在这个格局中,苏联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压力,尤其在欧洲,苏联和东欧阵营更侧重于军事上的合作,从而维持在欧洲的优势。
而美国则在经济上具有优势,虽然自由贸易协定打开了中国的对外经济,但从各国大使馆调查的情况看,美国的影响力依旧大于中国,这还是美国在二战获取红利太多所导致的,因此,不少国家,尤其在欧洲,采取的是两边靠的策略,既靠在自由贸易圈来发展经济,又靠着美国获取利益。
总体来说,苏联和东欧阵营与中美都保持着绝对的隔离,政治、经济、军事都不与中美发生任何关联,而美国则在政治、军事上与苏联针锋相对,迫于苏联的压力,欧洲各国还是非常依赖美国的保护,由此,外交部断定,至少在欧洲大陆,美苏对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中美则表现出复杂的态势,政治上,中美也属于绝对的对立,至今美国与苏联一样,都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美国与中国属于温和对立,双方都保持着对对方的警惕,但没有较为明确的对立线,只有日本是一个敏感地区。经济上,中美之间由于有九州这个跳板,贸易总量反而持续增长,加上自由贸易圈内,除法国有限制美国的一些举措外,其余欧洲及南美国家,是不会与美国起冲突的。
第1247章 国家战略()
就中国与各国的关系来看,欧洲的中法、中南可算是比较坚定的盟友,表面上法国要好些,实际上南斯拉夫更为亲密和可靠,亚洲的韩国、缅甸、兰芳和巴基斯坦受惠较多,完全跟随中国,可以算铁杆,其关系类似于美加和英澳,共进退是没问题的,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伊朗、阿富汗算第二阵营,如果不是面临危险,这些国家也会站在中国一边,中东其余国家,包括以色列,和南欧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可算第三阵营,一般情况下会偏向中国,如果中国和美苏产生矛盾,他们中立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英国,和法国其实是一样的,重视相互的关系,但不会跟着走,注重的国家利益,如果利益不再,关系就很难说了,南美和中北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偏重美国,他们只是想在经济上与中国有联系而已,不过外交部提醒注意的是,西德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根据国外态势和各国表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外交部认为,中国面临的局面是,中美苏三国可以明确的是,政治上不会出现缓和的迹象,军事上,也可判定为三国互相牵制、互相提防,一旦爆发战争,三国中任何两国同盟的可能性极低,经济上,中美的矛盾更加突出,美国将在全球范围内遏制中国的经济扩张。
随后,国防部进行了三**力评价报告,根据各种渠道获取的消息来看,美国借助二战,其总体军事实力还是最强的,尤其是海军和空军,美国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由于美国工业实力要远超中国,在短暂的航母技术落后之后,美国会很快爆发,拥有绝对的海军实力,其现在开工建造的四艘八万吨级新型航母就是例证,国防部估计,在一九五二年,美国海军就会形成对中国海军的压倒性优势。
至于空军,在中国内战中惨败之后,美国加紧新一代战机的研究,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其新一代战机总体性能要优于飞鹰5,一旦定型之后,美国的工业实力将迅速将其空军战力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相比之下,中美陆军旗鼓相当,军队数量和装备水平都非常接近。中国唯一绝对领先美国的,是导弹技术,而且这个不太容易被赶超,综合判断,中美要是爆发战争,由于地理因素,谁都打不赢谁。
至于苏联,国防部分析认为,除了陆军总量上,苏联占据绝对优势外,空军力量是弱于中国的,哪怕莫斯科现在也加紧新战机的研制,其总体水平和发展实力,都弱于中国,海军就不用说了,导弹技术的差距,则更大。
中苏要是爆发战争,对中国唯一不利的,是两国陆地接壤,而且边境线巨长,海军已无发挥之处,空军也面临首尾难以兼顾的问题,地面较量,哪怕取得空中优势,代价也不会小,国防部认为,中苏爆发战争,中国能赢,但无法消灭整个苏联,其后果也等于两败俱伤。
最终的结果是,加上核武器这个因素,中美苏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任何一国,都不想看到自己陷入这种战争后,第三国渔翁得利,成为最后的赢家。
有人提出英法参与的影响,老彭对此给予了解释,英法确实有改变中美苏三国之间任何两国战争的走向,但他们要参与,也是要等到战争分出一定的胜负后才可能介入,中苏之间,英法不可能支持苏联,美苏之间也是一样,中美之间则有些复杂,老彭估计英国倾向美国,法国也许会置身事外,但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也不能排除英法落井下石,在美国撑不住时,出手谋取利益。
这个结论得到认可,英法早期只会置身事外是从他们本国利益考量的最佳选择,毕竟五大国都是有核武器的,他们难道不担心遭遇核打击?尤其是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可以覆盖欧洲全境这种情况下。
有了上述两部的系统分析,中国想要和平发展五年的基础也就有了,一番讨论之后,赵子赟提出了自己在军事上的看法,那就是以有限的军事力量,表露出强大的威慑力。
“我认为,军事上的威慑力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让美苏感觉没有能力和我们打一场局部战争,对付苏联,是依靠空军的力量和我们的快速机动力量,在西北、北部部署更多的联队,在巴基斯坦部署海外空军,同时,加强陆军空中机动力量,要确保能够在四十八小时内,将任何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投送到战略要地”
“对付美国,加强济州岛、琉球、台湾、兰芳共和国的海空力量部署,美国海军再强,其在亚洲的日本、菲律宾和关岛基地兵力也是有限的,跨越太平洋并不容易,我们只要在几个方向能够形成快速支援,压制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军事力量,美国就不敢贸然开战。”
会议室里,众人点头,老傅问道:“美苏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增强力量,以弥补局部力量上的不足”
“是的。”赵子赟道:“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只和美国拼海空军,与苏联拼陆空军,而苏联夹在我们和西欧之间,增强东部的力量,其西部的力量必定受到削弱,莫斯科需要平衡,宜生兄,你若是斯大林,你是愿意放弃欧洲,和我们在亚洲对抗,还是先确保欧洲?”
“欧洲!在亚洲,只是中苏之间,但在欧洲,斯大林必须确保东欧阵营的稳定,他在欧洲部署军事力量,不仅仅是应对美国的西欧阵营的威胁,也有着压制东欧各国的目的。”傅作义给予了肯定答复。
“同样,美国也必须首先确保欧洲的利益和稳定,美国在亚洲的基地有限,因此,我断定华盛顿会增强欧洲军力,压制了苏联,才可能腾出手来,在亚洲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