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耀庭兄,衷寒,我原则上同意,只是”赵子梧本意是想说如何出兵,怎么打由他来定。

    方本仁却会错了意,他急忙插嘴道:“赵师长,除了察哈尔省主席一职,还有独立师编制增加为军外,这次出兵的各种费用也由我们承担。”

    赵子梧愣了下,随即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说既然要出兵,我需要准备,还请耀庭兄向校长说明。”

    方本仁松了口气,“这个自然。”

    “子悟,既然耀庭兄说了承担出兵费用,你不妨说说要多少?”

    “这个”赵子梧还真不知道,这种费用怎么算?“要不我回去让军需处算算?”

    方本仁和贺衷寒忍不住笑了,“子悟,你可真有意思,其实这就是一种补偿而已,你还真去算啊?耀庭兄,干脆你说个数吧。”

    伸出三个指头,方本仁缓缓道:“三百万,如何?”

    赵子梧暗自吃了一惊,这么大方?他算是手里有巨款的人了,都觉得不可思议,那其他那些摇摆不定的呢?

    “行,耀庭兄怎么说怎么好,我出兵并不是为了钱。”

    秘密协定签署,方本仁大大的出了一口气,阎锡山后院要起火了。

    三零年三月二十日,冯、阎发通电反蒋,各方军阀汇集太原,推举阎锡山为海陆空总司令,冯、李、张为副总司令,长长的名单让人拙舌,这几乎涵盖了老蒋阵营外的全部知名人物,并且成立了九个方面军,总兵力达到八十万,随即汪精卫也发动政治攻势,从各方面看,南京都岌岌可危。

    李肃等人对赵子梧与南京签署秘密协定非常不解,这种形式下把宝压在老蒋身上非常不明智,对此,赵子梧只有一句话,八十万大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这话怎么听都让人难以信服,别的不说,冯玉祥名下的西北军就不是吃素的,主帅一意孤行,众人也没办法,只得做着准备。

    四月一日,阎锡山组建了北平军政府,在得到各外国公使的同意后,他觉得已经胜券在握了,按照他与冯玉祥的协定,由晋军组成的第三方面军主攻方向是津浦路,冯玉祥主攻平汉线,陇海线两军共同担任。

    南桂馨再次提出解决赵子梧,这样第八军也可以腾出来,建议得到阎锡山的认可,三方面军总指挥徐永昌不得不照办,他下令赵子梧独立师即刻从南口进关,编入第三路军张荫梧部,进攻山东。

    赵子梧随即通电拒绝,声称中立,并警告说,任何意图进攻多伦的军队都将受到独立师无情的打击。其实双方都知道开战是必然的结果,只是履行下程序罢了,随即,徐永昌宣布独立师为叛军,让驻守张家口一线的第八军平叛。

    晋军第六军一部随即进驻阳高,彻底断了双方和谈的最后一丝可能,南边还没开战,北面倒是先打起来了,不少晋军高级将领对此很是不解,就算要解决赵子梧,此时合适吗?他们不太相信张会诏的第八军能够摆平赵子梧。

    防守是一回事,进攻又是另一回事了,张会诏此时就有些头大,依托外长城,防守住张家口到赤城一线不是难事,要想进攻多伦就有些麻烦了,别看他是一个军,人数并不比赵子梧多多少,把稳起见,两个师的进攻是必要的,问题就在于如果赵子梧不死守多伦,而是主动出击,留下的一个师要想防守住现有阵线就不太可能。

    将自己的担心上报了徐永昌,老将知道赵子梧没那么好搞定的,如今已经势成骑虎,他就算对赵子梧有好感,也不得不从反蒋集团的角度考虑,仔细斟酌后,他下令李服膺第四军进驻张家口,协助防守。

    对方玩真的,赵子梧也不是好惹的,他电令已经秘密前出到锦盖的特木德骑兵旅南下威逼二道河。

    还没等张会诏出兵多伦,二道河就发来急电,独立师骑兵旅出现在附近,留守的保安纵队一个营无力抵抗,准备放弃二道河,退入长城内。

    张会诏顿时慌了神,对方骑兵旅看来是意图切断平绥线,他急忙调于镇河的二十四师进驻天镇,他可是清楚知道独立师骑兵旅其实是一个师的编制,大意不得。

    四月二十日,李服膺率第四军抵达张家口,他却发现张会诏此时愁云满布,一番细问,才知道那个骑兵旅真是让他头大如斗,特木德攻克二道河,并没有继续南下,而是折向西,兵锋直指平地泉,那意思就是我想打那就那,你进攻多伦试试?

    望着地图上的平绥铁路,李服膺也觉得难办,当年国民军就是从多个口突入到晋北,防都没法防,何况那时山西绝大多数力量都集中在晋北,如今大同只有一个师,连同张家口这里,总共就七个师,这么长的战线是没法防守的,他心里知道,单独一个师恐怕不是赵子梧对手。

    “明甫兄,我看他这是想让你投鼠忌器,这样不行,我们要抓住他的要害!”

    “慕颜兄,何处是他的要害?”张会诏问道。

    李服膺将指头重重落在地图上的一点,“就是这,多伦!”

    “慕颜兄的意思是”

    “只要我们攻下多伦,他就失去了一切基础,到时候随他在草原上游荡,我不信他的军心还稳得住。”

    “好!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我只攻多伦一处,看他怎么办!”

    想法是不错,赵子梧确实不能丢失多伦,这不仅仅是军心,还关系到民心,若是晋军仅仅只对付赵子梧,这次他绝对是在劫难逃,但二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眼下是中原大战,主战场在中原!

    当老蒋得知北方赵子梧已经和晋军撕破脸,兴奋得连叫了几声好,这不仅仅是一万多人归顺的问题,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赵子梧在北伐中获得很高名望,裁军时又如此高调,民众很喜欢这样的军队,加上和几位活佛良好的关系,可以说在察北赵子梧的名气远远超过阎锡山,这样的军队都投入南京,说明了什么?

    中央中不少人不理解他为何会给赵子梧一个省,这样的拉拢力度似乎大可不必,当赵子梧一下子牵制住晋军两个军,不少人都反映过来了,老蒋深信赵子梧给他的惊喜应该不止这些。

    五月三日,在收拢了第八军,向李服膺移交防务后,张会诏率大军出了大境门,准备经张北直攻多伦。而此时,中原战区也大幕渐开,两边兵马准备妥当,准备一决雌雄。

    从地图上看,中原战局完全随铁路展开,陇海路在中,平汉路和津浦路在两翼,作为战区中央的陇海路云集了双方精锐,冯、阎二人在此埋下了失败的一笔,他们居然在陇海路形成联合作战,缺乏统一指挥不说,冯、阎的将领还相互不信任。

    陇海线一开战,孙殿英和万选才就抵挡不住顾祝同、陈诚的进攻,分别后退,退往归德的万选才居然被刘茂恩诱杀,随即刘茂恩投了老蒋,冯玉祥这才发现手下人其实并不忠心,这让他看谁谁有嫌疑。

    于是乎,降过阎锡山,又降过老蒋的石友三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别人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这样一来,他不是想着如何打老蒋,而是想着如何防止冯玉祥突然翻脸。

    丢失归德,远在亳州的孙殿英陷入重围,这也成就了他守城名将的地位。开战不利,老冯怒了,一声令下,将孙良成和吉鸿昌两员猛将投入,硬是把装备精良的陈诚师打得溃不成军,可惜联合作战的后果显示出来了,两翼的晋军可没心情这么打,战机稍纵即逝,老蒋急忙调兵遣将稳住战线,大大的出了一口气。

    中原鏖战,北方也没闲着,张会诏出张北,北上多伦一路可谓顺风顺水,他眼前唯一的问题就是消息不灵,只能靠自己的侦查队前出侦查,赵子梧如今是如何布置的,一概不知,不过他觉得自己强攻多伦,赵子梧除了决战,任何花招都没用。

    在多伦,独立师也在紧张部署,和张会诏相比,这里的消息要灵通得多,不但有楚峰突击队侦查的结果,沿途的牧民也会传递消息,在他们眼里,张会诏是侵略者。

    “师长,张会诏部共三个师,另附属晋军炮兵第六旅一个炮兵团,总兵力达到两万三千人,目前他的杜春沂师居中,周原健师在左翼,于镇河师在右翼,三路齐头并进,如今已经距离宝昌不到五十里。估计他会在宝昌休整一两天。”李肃指着地图介绍着情况。

    “他这是要和我们再多伦城决战!”张志新说道。

    “多伦城并不大,我觉得还是可以按照天镇的方式,放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