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决定退出,谁来接收无所谓,张作霖电告阎锡山,友好交接,老阎自然是满口答应,乐颠颠的准备收取北方的最大红利。

    “总司令,是否要电告赵子梧,不得擅自出击?”

    赵戴文提醒的及时,阎总都忘了热河还有自己一支可怕的军队,万一突然攻击奉军,还不惹得张作霖怒火冲天?

    “次陇说的对,是要给他下道命令,他越来越不安分了,北伐已经结束,我在想是不是将他调回阳高。”

    “让他回阳高还不如让他待在多伦,那种地方,随他去折腾,总司令不妨命令他不准出击挑衅,但也不准放弃赤峰。”

    阎总司令连连称好,这是一石二鸟之计,赤峰乃是奉军的传统地盘,赵子梧占着总是会让他们耿耿于怀,赵子梧要防备奉军攻击赤峰,自然也没心思跟他捣乱了。

    “次陇,我听说他和南京有接触,他那位校长对他可是很欣赏的。”

    “不打紧,那位蒋先生要是用他,我们就提出将他调出第三集团军,这样阳高、多伦也就收回来了,总司令觉得他独立师里的山西人有多少愿意跟他走?”

    阎锡山满意的笑了,赵子梧这次为他挣了不少红利,所得有限,没超出他的预算范围。

    谁都不知道赵子梧所做的一切都暗含这下一步的计划,阎锡山的命令他欣然接受,在赤峰留守一个营,围场留守一个营后,热河境内的全部人马都被他撤了回来,张作相得知他的动态,彻底放心了,赤峰就让他先占着吧,等收拾好这个烂摊子,再做打算。

    王颂从报纸上看到张作霖一直逗留在北京,心里开始茫然,不过他还是希望看到张作霖能回到奉天,这位铁腕人物比他儿子要强很多,也许未来已经改变?

    有些事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张大帅对日本提出的条件置之不理,激怒了军中的好战分子,他们总认为武力拿下东三省才是正道,张作霖全身而退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如果东北发生战乱,就有机会了。

    刺杀张作霖的计划再次提到桌面上,张作霖不知道,只要他踏上返回奉天的专列,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不管他早走还是迟走。

    六月十日,皇姑屯还是升起了冲天浓烟,一声巨响后,北洋最后一个军阀命丧黄泉。

    “是命躲不过啊。”王颂轻叹了句,合上了面前的报纸,接下来就看那位少帅是否会平安返回接管东三省,是否会易帜了,这关系到东北未来的局势,一切没明朗前,赵子梧只能在多伦蛰伏,赤峰是否要守呢?

    “老师,大丰收!”结束一天忙碌,刚进门,赵子赟就叫嚷着。

    王颂知道他今日去测产,闻言也是一喜,“快说说,有多少?”

    “河道两边和滩地的春小麦有一百一十斤,县城周边山地有八十多斤,其他地方从六十斤到八十斤不等。”陈娇儿抢过话头兴奋的答道。

    “好啊!”没有化肥和好的杂交种子的年代,这个产量王颂已经很吃惊了。

    “光县府名下的土地我估算就有一千多万斤,全县应该有两千万斤上下,这只是小麦!”

    改旱为水浇,产量增加真的很可观,大面积种植小麦在阳高还是第一次,如今丰收了,王颂也松了口气。

    “谷子我也去看过,长势也不错,据有经验的老农说不会低于六十斤,就按六十斤算,全县也要收获一千多万斤,还有绿豆、大豆、莜麦,老师,我成功了!”

    赵子赟乐得在屋中只蹦,陈娇儿在一旁十分崇拜的看着他,王颂手捻胡须,这一步太重要了,一切的辛苦在今日都得到回报,王颂相信赵家兄弟在阳高的地位从今日起不可动摇。

    阳高的亩产震惊了山西全省,对于民众来说这是比北伐成功还要重要的大事,各县都将羡慕的目光投向这里,丰收意味着民众有吃的,县府有税收,当官的有政绩。

    各大粮商笑得何不拢嘴,年初的投入有了丰厚的回报,县府名下的土地早已和他们签署了合同,大战又刚结束,根本不愁卖。如此大事不可草率,粮商联合组织了大型祭祀活动,并提出开镰收割要举行典礼。

    薛儒说服不了粮商,加上人家说了,钱他们出,只得同意,本来只是普通的民事活动,罗尔夫偏要插一脚,出面请太原的领事波尔出席,波尔也给面子,欣然答应了。

    这下薛儒难办了,省府怎么也要有人来才行吧。赵子赟思来想去,决定去请张继。

    有心将赵子赟拉倒自己阵营里,张继也同意了,临走之前再看看阳高的丰收景象也是不错,正好也借此前往北京,参加老蒋准备的西山祭奠,正巧赵戴文返回太原公干,得知此事,怎会让他专美,他直接电告阳高县府,这事他要参加。于是乎,规模变大了,各县和赵戴文有关联的人纷纷赶往阳高拍马屁。一时间阳高县城热闹非凡。

    要人到来,薛儒自然靠边站,赵子赟倒是被张继点名要求陪同,好一通乱麻麻。

    频繁的亮相,赵子赟知名度直线上升,好容易等几个要员装模作样挥动第一镰刀,上万早已准备好的农民投入到收割当中时,赵子赟早已累得不行。不过这次对他开眼界有很大收获,官场上的种种有了进一步认识,按照赵戴文的说法,他现在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年轻有为。

    “子赟,你第一科科长的任命已经下来了。”薛儒对这次活动唯一觉得有用的就是以阳高县府名义提出的机构改革和提名赵子赟出任阳高县府第一科科长的事情得到张继和赵戴文的支持。

    “薛大哥,我更想知道咱们的收成。”

    “我正要和你商量,结果已经有了,今年共收获小麦二千四百三十二万多斤,县府名下有一千四百八十万斤,按照预先的分配,我们将分给那些农户四百四十四万斤,大概每户有一千二百斤上下,咱们还余下一千多万斤。”

    一边记着,赵子赟一边算着:“一千多万斤,我们和粮商的收购合同规定要卖给他们三百万斤,那是按亩产六十斤算的,我估计他们会提出至少收购五百万斤,这样一来,还有五百多万斤。”

    “我也是这么估算的,这五百万斤我有个想法,其中三百万斤不能动,这要用来和种谷子和豆子那些农户进行调剂,剩下两百万斤就看你的意思了,是磨成面粉给你大哥送去还是卖了换成钱送去?”

    “还是面粉吧,省的他们还要卖,北伐刚结束,我想粮食恐怕不好买。”

    “至于其他的粮食,按照原先说的,每亩征收折合小麦六斤,全县共可征得一百零三万斤,我想全部加工成面粉,先储存着,以备不时只需。”

    麦子下来,永兴面粉厂和永兴成衣厂双料总经理杨受成眉开眼笑,成衣厂还好说,军服、普通衣服市场稳定,开工率高,这面粉厂从建立起来就不怎么样,连年战乱粮食减产,总是没有足够的原料,这一次算是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了,他和四大粮商股东联合吃进了县府名下两百万斤小麦,并通过县府收购其他自耕农和地主手里小麦,总量达到三百多万斤,足够他生产好几年了,可小麦储存不了这么久,他已经紧急增加设备,阳高的丰收他相信不会只有一年。

    四大粮商除了面粉厂这边,自己还收购了近两百万斤直接销售,按照和罗尔夫的约定,杨受成单独收购了两百万斤还账,大鼻子则吃下了县府剩下的一百万斤。其余商家应没有县府这块蛋糕,只得收购农户和地主手中的,虽然比不上四大粮商和罗尔夫,但也收到了一百多万斤,算是小赚一笔。

    在小麦上,薛儒收获了三十多万元,他松了口气,新建水泥厂让他银根很紧,接下来还有谷子、豆子,薛儒心中开始对念念不忘的教育有了想法。

第83章 未来之路() 
北伐胜利了!全国一片欢腾,深知这一切都是幻象,王颂对此漠不关心,连带着赵子赟、陈娇儿也兴趣缺缺。真正的大事在一年后,成败在此一举,赵子梧占据多伦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只要不出错,察哈尔已是囊中之物,他连续给赵子梧发了电报,要他一定沉住气。

    教育本是薛儒的强项,赵子赟并没有过多干涉,阳高也算宽裕了不少,要搞就搞吧。

    倒是王颂听闻此事,将赵子赟叫回家里,要和他说说这事。

    “老师,薛大哥也是想让更多的人有书读,有什么不对吗?”

    “没什么不对,教育永远都是基础,抓好了,国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