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能行。”
孙名望听了喜出望外,他还担心这些机器要十万元以上,不到五万的价格完全可以接受。
“那就请罗尔夫经理多费心了。”
深吸口雪茄,罗尔夫表情凝固了,孙名望心里一惊,是不是价格说错了?
良久,罗尔夫道:“孙,如果我把皮革的机器送给你怎么样?”
瞬间,孙名望呆了,他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没有白来的午餐,赵子赟也是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想要皮革!”
“小赵,你不要那么聪明好不好,这让我和孙怎么谈?”
孙名望不解,要购买皮革他求之不得,何必送机器?这大鼻子是不是糊涂了?
“罗尔夫先生,我不太明白。”
赵子赟笑了,“孙局长,他是想全部收购你生产的皮革,当然,这有要求。”
“我就是这个意思,价格可以按照市场的平均价格来定,运到天津就付钱,如果你同意,机器免费提供。”
“这个”孙名望还是不明白罗尔夫这么做有何好处,他犹豫的看着赵子赟。
“既然孙局长难以决定,我的意见是可以,老罗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大家应该相互照应,一起赚钱。”
结果出乎意料,走出康利洋行,孙名望还是糊里糊涂,他忍不住问:“这罗尔夫搞什么名堂,吃亏的事情也干?”
“吃亏?他精明着呢,你只看到他亏了机器,就没想到这么做他可以省多少钱?赚多少钱?”
“省钱?赚钱?”
“北方皮革都是小作坊,孙局长知道吧?”
“这个我清楚,都是手工制作,不然我怎么会搞不清楚要用什么机器。”
“小作坊一来量少,二来质量参差不齐,他提到一万张的机器,你没反对,就说明多伦最小也要建这个规模的皮革厂,他自己的机器能生产什么样的皮革他清楚,这么大宗的生意他可以省多少人力物力?还有,按照他的要求生产,运回国就可以直接制作靴子、衣服,这又省了多少?质量能保证,制成的成品价格也自然高,这又能赚多少?”
孙名望听了,感慨万千,经商这么多年,还从未想过看不见的利润,今日若不是赵子赟在,罗尔夫提出白给机器带收产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给一到两成的折扣,还以为占了便宜。
“当然,他提出市场平均价格,我们是吃点亏,不过我觉得生意是双方的,都能赚钱才长久。孙局长,我建议你们收购皮子的时候尽量定出些要求来,价格也不能太低,牧民养的多,原料才充足,罗尔夫想要的皮革绝对不止一万张,我觉得这厂别建小了。”
“多谢子赟,今日受益良多,这趟来得太值了。”孙名望深施一礼。
在赵家大院,王颂听完孙名望兴奋的说完此事,不由得多看了赵子赟一眼,这个小弟子比他想象的聪明,在一些事情上,他比赵子梧更敏感,也知道进退。
“子赟,我看你和罗尔夫关系很密切,你老占他的便宜是不是不妥?”
“老师,孤立的看,我确实总占罗尔夫的便宜,可他真不知道吗?这其实还有更深的原因,老师您也说过,一战后德意志失去很多,他们急需解决内部问题,在外也需要重新建立势力,罗尔夫作为商人,他不会不清楚这一点,我和他的合作已经提高了他的地位,如今在北方,康利洋行已经是数得上的大商行,罗尔夫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这得益于和我们的大宗生意,我能够自由出入太原的德国领事馆就是这个原因。”
“再有,阳高也是山西乃至北方都关注的地方,我只用他的机器,就等于替他做了宣传,在山西建厂的商人多数都会选择他的机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上海孙经理也说,大哥出名后,他的生意也好做了不少,这些可都是我们给他带来的,其实他现在更担心的是我和其他洋行合作,前段时间,只要其他国家的洋行来找我,他就紧张。所以他更想我占便宜,其实我有时候是故意占的,就是为了让他放心,巩固我们的合作。”
“啪啪”王颂忍不住给他鼓掌,弟子表现得太优秀了。
“子贇,我看阳高已经走上正途,不如来多伦吧!”孙名望一脸期许。
“恐怕现在还不行,等明年吧。”王颂直接否决了。
孙名望有些失望,暗想回去是不是从赵子梧那边做做文章,也许能行?想到这他也不再多说。
第82章 一遍乱麻麻()
孙名望算是满载而归,他走后,赵子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即将收割的春小麦当中,涉及到基金本金的回收,陈娇儿也忙碌起来,四处查看,估算风险,王颂又成了闲人一个,他每日都关注着各方报道,如今阳高在信息方面已大为改观,不再像以前那么滞后。
在奉军全面收缩后,基本就没有太大的战役,济南惨案后,老蒋以大幅度妥协退让换来绕过济南继续北伐,第四集团军先头部队在白崇禧的率领下总算进入到河北,四大集团军将奉军彻底压缩在京津地区。只是这时,各方开始考虑的不是如何最后一击,而是今后的红利如何分配,此时老蒋的权术开始显现出来,先是任命冯总部下孙良成为山东省主席,算是为第二集团军划定了一块地盘,随即同意了武汉政治分会归桂系所有,李宗仁如愿以偿拿到主席一职,也宣告了桂系占有两湖,五月中旬,阎锡山和冯玉祥恢复了攻势,白崇禧也加入到进攻的队伍当中,北京政权可谓风雨飘摇。
日军出兵山东,并没换来张作霖的妥协,他清楚日本人不是为了他而是想独霸华北、东北,和日本人打交道多年,他太了解日本人落井下石、趁机捞取好处的做法。
果不然,五月中旬,日本公使芳泽向他递交了外交备忘录。
“马拉巴子,什么玩意!”老张看罢怒火中烧。
表面上看,日本人是在帮他,让他撤退到关外,如若他不听,执意要和南京打,一旦战败,将不能回到关外,大有保全他的意思。但他知道这是**裸的威胁,他若同意,随后还不知有多少附加条件。
“要退老子自己退,老子又不是奴才,用得着你来保护?”发了一通脾气后,张大帅决定撤兵,此时京津地区已是一片乱麻麻,日本人想趁机染指,英美则绝不答应,随即日本开始向东北增兵,并将关东军司令部放入了张大帅的老巢奉天,时刻准备武装占领东三省。
张作霖虽说借助日本人的势力崛起,并成就了今日之辉煌,可他还真有些骨气,发觉日本的企图,他怒道:“老子一不卖国,二不怕死,什么胜了败了,老子不管,想趁火打劫,门都没有!”
听到此话的各国公使都知道他话里指的是什么,日本人顿觉难堪,英美不买账也到罢了,视作傀儡的张作霖也公开抵抗,这让他们对操纵张作霖控制东北的信心有了动摇。
芳泽决定再做一次努力,他来到丰泽园约见张作霖,第一次明确提出协助他击败南京,至少也能够划长江而治。
“条件呢?”张作霖斜眼看着芳泽。
“终止葫芦岛美金借款、租借间岛、还有吉会路、敦同路”
老张听得烦躁不已,都答应就等着成袁世凯第二吧,不说给全国民众骂死,闭眼那天也羞于见祖宗。
“小人,趁人之危!”张作霖骂道,“大不了老子命不要了!”
无法接受日本人的条件,张大帅下定决心退到关外,凭借手里还有的三十万大军,他不信日本人能翻天。
各路奉军都接到了总撤退的命令,张学良所带领的主力兵团边抵抗边撤退,以保证全军能够顺利撤出京津地区。
此时四大集团军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京津地区外国庞杂,各方都很关注南京如何处理,和平解决成了南京方面唯一的选择,一边退,一边收,总要有人来做这事,于是,大蛋糕砸在阎锡山头上,他的第三集团军负责接收京津地区。
冯玉祥对此懊恼不已,他是上了结拜兄弟的当,当老蒋问他意见时,他先是一番诉苦,然后抹不下面子的让盟弟总司令来定,老蒋先是恭维加感慨一番,大有知我者冯大哥也,随即便提出了由阎锡山来界首京津地区,冯玉祥吃了个闷亏,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说句我来接收有那么难吗?
既然决定退出,谁来接收无所谓,张作霖电告阎锡山,友好交接,老阎自然是满口答应,乐颠颠的准备收取北方的最大红利。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