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为了给这些俄罗斯的清关公司创造条件,俄罗斯的海关,给正常进出口活动设置了层层的障碍,令正常报关的流程烦琐到了令人厌恶的地步,这样,为了抓住商机的商人们,也只能无奈地选择“灰色清关”方式。其实,在很多时候,“灰色清关”所付出的代价,比起正常海关进入还要高,省下的只是时间。
俄罗斯国内经济萧条,日用品严重匮乏,而华夏的轻工业产品在俄罗斯极具竞争优势,大大满足了俄罗斯普通老百姓对中低档商品的需求。为了及时地将货物运入俄罗斯,华夏商人们也只能捏着鼻子采取“灰色清关”方式。但是这就意味着这些货物一旦被俄罗斯海关没收,商人们将束手无策。当然了,你要舍得花钱去贿赂俄罗斯海关,这些货物也是完全能够捞出来的。这就是华夏与俄罗斯贸易之间的潜规则!
这些由当地权贵或者说黑道人士所控制的清关公司,与俄罗斯海关一道,通过这样的手段,大肆盘剥着华夏商人的财富,一个个赚得是盘满钵满,满嘴流油。在俄罗斯经济迅速下滑的时候,他们个人的财产,却是大幅度地上涨。
被挤压了生存空间的这些俄罗斯清关公司,自然是不会坐视自家的地盘被对手所蚕食,但是当他们纠集起自家的力量,准备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予对方反击的时候,俄罗斯内务部的特种警察,将他们所有人都一网打尽。那些有背景的,则是被严厉地警告,不得再有任何不轨的行为针对对方,而那些没什么背景的,则是一股脑地以各种各样的罪名将他们全部都丢到了远东监狱里去了。
短短的一周里,这三家海关三分之二的官员和近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受到了清洗。当然了,他们与那些公司里的倒霉蛋相比起来,则是幸福多了,只是被调离,降职和开除而已。只有少数人,以渎职罪被送上了法庭。
从此,这一家华资的通关公司,掌握了这三个海关进出口清关业务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由于它的业务透明,收费公道,也从来不偷税漏税,俄罗斯这三处海关,每年所上缴的税款,反倒有了极其明显的提升。而华商们也很满意,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通关速度并不逊色于俄罗斯的那些“清关”公司,也因为它可以向这些华商们提供完整的有效的报关单和关税证明,免去了他们货物进入俄罗斯之后的后顾之忧。
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一家来自俄罗斯莫斯科的企业,暴风雪动力机械公司,正式向秦西省工业部提出了合资秦西压延设备厂的要求。虽然说,秦西省工业部的领导们很诧异,在俄罗斯经济不断下滑的今天,居然还会有俄资企业到华夏来投资,并且看上了地处内陆,又濒临破产的秦西压延设备厂,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是一个将秦西压延设备厂这个大包袱甩卖掉的难得机会。
虽然是俄资,但是那也是外资啊!那也是响当当地,能够拿出来炫耀的政绩啊!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家名义上还是俄罗斯人所有的企业,其所有权早就百分之百地转移到了麻生香月的手中。
也是在这一年的秋天,莫斯科的俄罗斯商人们同样也目睹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潮,梅纳捷普民营银行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接二连三收购了十几家俄罗斯境内的工厂企业,总资产数额再一次有着明显的提升,令人不由得去想,霍尔多科夫斯基,到底是从哪里筹集到如此多的资金,将这些企业公司收归到自己的名下。要知道,这些工厂企业,可不是那些贱卖的国有企业,而都是私营企业,都是经济形势良好的私有企业!收购到手,就可以直接创造利润的!
这一结果,也令俄罗斯人对于梅纳捷普民营银行有着更强的信心,一时间梅纳捷普民营银行的营业额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十二月二十二日,俄罗斯新宪法草案获得议会通过,这是一部总统制共和国的宪法草案,它赋予了总统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俄罗斯现任总统进一步掌控俄罗斯的局势提供了宪法保证。
俄罗斯就这样渡过了它的一九九三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四章 姨娘养的都不如()
九四年的春节,方明远从京城参加完了期末考试之后,带着赵雅、冯茜和刘勇一齐乘飞机返回奉元过年。
不过随行的林蓉这一路上都在琢磨,为什么国家在年底刚刚宣布废除粮票制度,方明远却会要求底下人,将那些干干净净的各省及国家下发的各种粮票都收集上来,如果说是很少有的,或者说年代相当久远的粮票,破损的和玷污的也要。为此,他还专门拨出了一笔高达五百万元的款项,专款专用在粮票收集上。
方明远注意到了林蓉的迷惑不解,但是他却无法和林蓉去解释清楚。
对于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华夏人来说,他们是很难理解在有钱也有粮的情况下居然买不到粮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但曾经存在过的票证制度,是几代华夏人最深刻的回忆,作为计划经济的象征,粮票伴随华夏人度过了近四十年的漫长岁月。在使用票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年代,不仅粮食,食用油,甚至想要购买糖、蛋糕、家禽、肉、鱼都必须使用定额发放的票证。可以说近四十年里,那方寸大小的一片薄纸,却代表着每一个人关系生死的吃饭权利。
物资匮乏的年代,粮票成了贵重的礼物,别人结婚,送五斤粮票,到医院看病人,留下十斤粮票,人家要感谢你大半天。到别人家做客,也都要带着粮票,否则会让主人很为难。那是一个回忆起来充满了苦涩的年代,商品皆需“凭票购买”,贫瘠的商品对应着繁多的票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成为捆在商品身上的枷锁,没票寸步难行,成为那个时代留下的最鲜明烙印。
国家废除粮票制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喜讯,意味着国家正式承认只要有钱,粮食就不会买不到。人家再也不需要担心有一天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但是对于方明远来说,这却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他可是记得清楚,二千年之后,这些粮票的收藏价值,在收藏市场上,也是相当可观的。虽然说与猴票无法相比,但是从财产保值的角度来说,那可是比存银行里值得太多了。要不是考虑到收藏市场有限,他也不指望着这东西赚什么大钱,否则就不仅是五百万元的专款了。
不过到了二千年之后,自己用来送礼倒是别有风味,而且价值不菲。
飞机很快就爬升到了高空,随着飞行姿态趋于平稳,空姐们一个个开始为乘客们开始提供服务,原本还有点紧张的人们也都放松了下来,解开了身上的安全带。
“明远,我听我妈说,秦西压延设备厂要被俄罗斯企业合资了?这事情是真的吗?”坐在方明远身后的刘勇兴奋地道。如今他的母亲已经是海庄镇的党委书记,秦西压延设备厂的持续亏损,可以说是她最为头痛的事情,可是偏偏面对这样一座国有大中型企业,她这个小小的镇党委书记,连正处都不是,秦西压延设备厂的厂一级领导们,哪一个的级别都比她高,她连想多加过问几句都不好张口。但是秦西压延设备厂又是海庄镇的经济支柱,可以说,它一家一年的经济产值,就占到海庄镇整体的六七成去,秦西压延设备厂一直亏损,职工工资发不下来,对于海庄镇的影响,那也是极其可观的。
“真的,不过还在谈判过程中,最终能不能成,还不好说!”方明远笑道,“也许明年阿姨就可以松口气了!”其实倒不是他有意瞒着刘勇,而是担心他毕竟还是个少年,难免会嘴不严,一旦将事情泄露了出去。这样的话,并购秦西压延设备厂的事情就更麻烦了。
“你说他们会不会像上次一样,狮子大开口?”刘勇有些担心地道。他可是从母亲那里听说了,省厅那一次与方家的谈判,可是开出了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要价一亿一千万的荒唐事来。
“嘿嘿,借他们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方明远冷笑道。自从省机械工业厅开出那个匪夷所思的价格之后,方明远对来自省机械工业厅的“橄榄枝”就再也不给予理睬了。
他从俄罗斯回国之后,省机械工业厅通过多重渠道,向方家表示有意再就秦西压延设备厂股份转让问题谈谈,甚至于求到了方胜的头上,但是方明远都很明确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