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情都要有了把握才去做,固然是稳步增长,但是也会错过很多的机会。既然明远他提出来这个想法,那么就不妨试试”柴嫣一拍桌子道,“瞻前顾后、婆婆妈妈的,哪像个男人你说是不是,梅东泽。“
梅东泽苦笑道:“嫣姐,你何必非要扯着我,我不支持,不反对总可以了吧。”柴嫣不怕卢明月听着心里不痛快,他可不想趟这混水。
卢明月也苦笑地连连摇头,其实他倒不是在意那些成本,而是这官当久了,什么事情自然考虑起来也就多了,未言胜先虑败,也是常情。
“行了,一票弃权,二票赞成,一票反对,那就这么定了”柴嫣定下了基调。
方明远当然是已经想好了腹案,前一世里,柯达胶卷的广告可是深入人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柯达早期在华夏的广告大多是以易于拍摄的场景及孩子、狗、朋友等家庭生活为题材。在现代广告创意的“三B要素”,即婴儿、动物、美女中,柯达就占了两“B”。柯达的胶卷广告,常常以几个平凡人温馨生活场景的定格。令人对于柯达产也怀有了一份温馨的感情。
比如说,方明远有着深刻印象的一则广告:一个身着睡衣的小男孩,站在家里洗手间里挤牙膏,将牙膏挤了一脸;幼儿园里小朋友做游戏,穿着虎皮衣的装扮小老虎的小男孩,蹦嘣跳跳时突然裤子掉了下来;小女孩在庭院里给小狗洗澡,与小狗嘻戏时开心的笑容。这三个小故事都充满了童趣,第一个孩子瞬间的惊愕,第二个孩子那一瞬间的尴尬,还有小女孩子的天真笑容都在瞬间定格,让人既爱又怜、既开心又温馨,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自然是令观众们过目不忘。
柯达正是通过宣传这一幕幕难忘的时刻来打动消费者的心弦。加上旁白的“这就是柯达一刻,别让它溜走”、“柯达串起每一刻”,在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中,这些广告语深深刻进了消费者的脑海,使消费者自然而然把享受快乐时光与“柯达”这一名字联系在一起了。
因此而带来的结果,就是柯达胶卷销量在华夏一直稳居榜首,将富士死死的压制在了身下。当然了,还有华夏的自有牌乐凯
卢明月他们不好找施志辉,方明远却是一个电话就把他揪到了眼前。
施志辉一落座,就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亮剑》的准备工作。“拍摄地点我已经选好了,就在冀省距离京城不过百八十公里,现在就差李云龙这个主角了,我挑了好几个人了,就是演不出他的那股子痞气来……”
“等等等等”方明远连连摇手道,“施大哥,今天请你来可不是为了这事,我这里有一件可要请施大哥帮忙,借用你们公司的最好的人员,帮我拍一个广告。”
“广告?”施志辉有些诧异。
“广告一个电视广告”方明远顺手将广告策划递了过去道,“你是行家,看看都需要什么人,都要最好的,资金不用发愁,我只追求效果”
“这个没有问题,我一定抽调公司里最好的制作人员,保证让方少你满意”施志辉拿着方明远提供的广告策划,看了半晌后,口中啧啧有声地道,“真是温馨的镜头,家里若是有相机的,肯定会发出会心的笑容,这样好的创意,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在这一行里混了几年的他,虽然不见得有多么好的制作水平,但是这眼光却是磨砺出来了。只是在心中想一想,施志辉就能够想像得到,这个广告短片拍出来的效果。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经典的广告。
“方少,冒昧地问一句,这是给哪一家胶卷公司拍摄的广告?”施志辉迟疑了一下说道。
“嗯,打算给柯达在京城的办事处看看。”方明远随意地道。施志辉虽然打交道不多,但是怎么也算是自己人,苏老爷子也曾经提醒过自己,有机会帮他一把,所以方明远也不瞒他。
“柯达公司?”施志辉怔了一下,有些郁闷地道,“原来是他们啊。”
方明远察觉出来施志辉的情绪变化,不由得问道:“怎么了?这有什么问题?”
施志辉有些难言地支吾了半天,最后才说了出来。原来,他看这个广告创意不错,想介绍给乐凯公司。乐凯公司里有他的一个兄弟,现在是在京城里负责主管销售的头头,两人那是铁哥们。每隔些日子,那都是要凑在一起喝喝酒,谈谈天的。
“柯达和富士这两年把乐凯压得死死的,我兄弟负责销售这一块,业绩很难得到提高,我也是想这个广告对于他们的销售肯定有帮助,也算是帮他一把,再说了,我也是想着能不能先支持一下国货”施志辉看着方明远的脸色,小声地道。v~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改了主意()
乐凯胶卷,对于那些只会摆弄数码相机的年轻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陌生的牌,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但是对于方明远他们这一代人,还有年纪比他们更大的人,乐凯胶卷的大名,在国内却是丝毫不弱于柯达和富士两大跨国集团公司的。
乐凯是华夏国产胶卷的老牌,是胶卷行业的唯一可以与世界牌柯达和富士并存,并且与它们在华夏的胶卷市场上鏖战了多年。被誉为华夏胶卷市场上的“三国演义”。
乐凯前身是化工部第一胶片厂,创建于五十年代末期,它的总部在冀省的保定。后来在八十年代,由于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电影业迅速下滑,造成以生产电影胶片为主的乐凯陷入困境,但是在那时,“彩照热”在华夏悄然兴起。需求就是市场,需求就是机遇。在这个时候,乐凯抓住机遇,快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彩色相纸,并快速推向市场,从而打破了当时只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才能生产彩色胶卷、彩色相纸的“神话”。由此乐凯公司也进入了胶卷生产行业。实现了产结构从电影胶片向民用照相材料的快速调整。
方明远怎么可能不知道乐凯,前世里,他在大一时,才拥有的第一台相机,当时的柯达和富士胶卷都贵得令他这个学生根本承担不起,所以大部分时候,乐凯胶卷都是他的首选。而且后来,他从上得知,正是由于华夏有乐凯的存在,国民们才用上了质优价廉的国产胶卷;因为有了乐凯,美国柯达、日本富士等国际巨头独霸中国市场的构想没有变成现实。
乐凯,曾被誉为“华夏感光材料行业的一面旗帜”。乐凯,曾被视为民族企业的象征……
“方少,方少”施志辉的声音打断了方明远的回想。
施志辉有些忐忑不安地看着方明远,他刚才说完了那一番话后,方明远就陷入了沉思,脸色还一会一变,嘴里嘟嘟囔囔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搞得施志辉这心里可是直打鼓。其实话说完了,他就有点后悔,人家方明远挺好的一个创意,找自己来拍成广告,这日后广告要是大火,也是会自己公司扬名不是。
而且谁不知道,美国人财大气粗,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就能顶咱们国人十几个,这还得是东南沿海这些国内相对发达的城市而言。所以同样一个广告,当然是在美国人那里更能卖出一个好价钱。施志辉相信,只要自己公司的这帮人发挥出正常水平,这一部广告短片肯定能够打动美国佬的心。自己却是不识趣地提什么乐凯,乐凯又能支付多少广告制作费?这一进一出,收入可是少了不少。自己还顺口来了一句支持国货,这不是给人家出难题吗?
“你的那个在乐凯上班的兄弟叫什么名字?”施志辉这心里暗暗自责,方明远突然问道。
罗明光,今年三十二岁,中等的身材,并不出众的相貌令他在人群里根本就不显眼,唯一可以令人留下印象的是他脸颊上一左一右的两个小酒窝,为了这个,从小到大,不知道受过多少朋友们的善意讥笑,说他是投错了胎。三十二岁的他,如今已经是乐凯公司在京城销售业务的主管,也算是事业有成了。
但是罗明光自己却知道,光鲜的背后,则是万丈深渊
乐凯公司在建厂初期,前苏联突然撤走了援助的技术专家,又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在这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乐凯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工厂建设,并在第二年就生产出我国第一代照相软片、黑白电影正片、135民用胶卷,并将自己的航空航天胶片送上了人造卫星。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我国电影胶片重要生产基地。乐凯公司在业内也是响当当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