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那个男的是谁啊?牛啊脚踩两只船啊,他也不怕翻船栽河里去。”在教室的外面,一个其他班的高个男生将班里的认识的同学拉了出去,指着被赵雅和冯倩一左一右夹在中间的方明远,一口酸菜味地问道。赵雅和冯倩如今可是二年级的级花,甚至于有人认为,要不是年龄还小,身材还没有发育开来,就是当龙潭中学的校花,也是绝对地当之无愧
整个龙潭中学里,关注着这两朵稚嫩小花的少年,不知道有多少只是赵雅和冯倩对于那些前来扯关系kao近乎的男孩子,从来都不给他们任何可能超越同学关系的机会,加上有梅元武他们几个照应着,倒是也没有那不开眼地敢用强。所以一直以来,虽然关注得人多,但是从没有人传出来,有谁是她们的男朋友。只是两女是越不给机会,这帮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小子们越是心痒痒,绞尽脑汁想尽千方百计地来接近。
如今突然看到自己的梦中情人,居然主动地和男孩子接近,还是二人一起,对于这帮人的心理冲击,就可想而知了。
“他啊,你不知道吗?”方明远的同学微微地撇了撇嘴道,“当然牛了,初一的期末考试人家都敢不参加,不是照样什么事都没有地上初二了。你哪能和人家比。再说了,人家四个都是来自秦西省,不是有句老话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吗,人家亲近些,那不不是正常”
“他们是同乡啊”那人心里不由自主得长出了一口气,不过他立即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追问道,“唉?那他们岂不都是外地人了吗?怎么能够到咱们学校就读?”京城人,对于外地的人,从心理上天然就有一种优越感,唯一能够让他们较为平等看待的,恐怕也只有沪市人。只不过,沪市人的小家子气也是令京城人看不上的。
“那我怎么知道,没准人家家里有人呗”他不经意地回答却是说到了点子上。
随着中午的下课铃声响起,在教室里憋闷了一上午的学生们,立即如同撒了绳索的小狗一样,拿着饭盒嗷嗷叫着冲向了楼下的食堂。
方明远懒洋洋地收拾着桌上的东西,果然不出所料,梅元武四人很快就出现在了教室的门口。
如今这梅元武他们与方明远的关系又更近了一层,不但他们四人听从了方明远的指点,拿下了龙潭中学的食堂,还在暑期里,又拿下了两家大学的食堂供应。虽然说,目前还看不出来盈利的程度,但是四人却是信心十足,正憋着继续四处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若不是家里管得严,哪还会出现在学校里就连柴靖玉这个相对乖的女孩儿,如今也是雄心勃勃地计划着要当家里的经济支柱。所以,对于指点了四人明路的方明远,那是亲热中又带着几分恭敬。
“方少,我姑姑让我问你,什么时候聚聚,也好说说公司近期内的发展。”柴靖玉拉着赵雅和冯倩的手,三人走在前面,扭回头和方明远道。
几家合资成立的广告公司已经在上个月里正式对外营业,第一炮就是方明远所说的公益广告,方明远“亲自”拟稿,又特意到白洋淀拍摄了鸟儿飞扬的场面,在华夏电视台和京城电视台一炮打响,给观众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公司可谓是一举成名,如今兴务是接踵而来,令柴嫣他们是惊喜之余,也不禁有些担心——明远长时间不在京城,电话联系毕竟还是有些不方便。所以得知方明远回校,这心中自然是喜不自胜。立即让柴靖玉带话来约方明远。
方明远点了点头,公司刚刚创立的时候,毕竟根基不稳,确实自己得上点心v~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业务外包()
PS:感谢友tsaiyun的月票。 感谢友中华劳尔的打赏。求月票和推荐票。上一章的章节号错了,不过也没法子改,大家将就将就吧。
九月的京城,行走在路上的行人们也都是匆匆忙忙,城市的道路上到处都在摆设着鲜花,整个京城的市容也显得焕然一新。这是为了准备十一的国庆节到来,也是为了准备了长达五年之久的京城亚运会的招开
这一届亚运会是华夏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华夏承办的亚洲运动会。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代表队在内的体育代表团的近七千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十届。其中华夏派出了超过九百人的代表队参加了亚运会所有比赛项目。
家乐福超市,虽然在京城还未正式开业,依然捐赠了五百万元给亚组委,可以说是华夏的私营企业中,捐赠数额最大的几个。其实更多的钱也并不是方明远捐赠不起,而是那些家底数以几十亿、甚至于上百亿元的国家大型企业一般也就捐赠个几百万元,多了也不过千万元,家乐福超市要是甩手捐赠个一千万元,又让这些企业的领导们,这脸面往哪里放?
所以林莲、孙照伦、还有方彬他们几经磋商,最终才订下的这个数目,虽然这个数目已经与不少大型国有企业的捐赠额相差无已,但是以家乐福超市如今在华夏的声誉,再少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有损自己的牌形象了。
而方家饭馆,做为京城近几年来风头最盛的新兴餐饮业新秀,也派出了自己的顶级厨师参加到了亚运村对运动员的伙食供应行列中去,为此,林莲从秦西省抽调了十四名厨师支援京城分店,这才保证了分店的正常营业要求。不过方明远还是能够感觉得到,这店里的菜肴,在口味上更符合秦西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已经完全是依照京城人的口味。
“这第一杯酒,庆祝我们的公司已经正式开业”柴嫣举杯笑道。由于方明远一直不在京城,所以这一场庆功酒,就一直拖到了今天。梅东泽、卢明月和方明远相继举杯,只不过方明远的杯中倒得却是雪碧,乍一看,倒是也像是白酒。
“这第二杯酒,要庆祝我们的第一条广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梅东泽抢着说道,这一次公益广告的成功,着实是令他大开了眼界,原来广告还可以这样做,仅仅花了几万元,就在华夏电视台和京城电视台上频繁播出,为公司大大的扬名,令一家刚刚成立不过一个月的新公司,如今是业务繁多。盈利的前景十分看好。梅东泽甚至于都有了辞职亲自主持公司事务的念头了。
“这第三杯酒,当然是要预祝我们今天的相聚能够成为更辉煌的明天的”卢明月也不甘落后。
“好话都让你们给说了,那我就只能说,祝大家财源滚滚了”方明远举起了雪碧,微笑道。
大家哄笑了起来,桌上的气氛显得热烈了起来。柴靖玉和梅元武他们虽然也在一旁陪席,但是这个时候却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只是乖乖地喝着饮料,羡慕地看着方明远能够和自家的长辈谈笑风生。
“出去了一段时间,这回来后,还真有点不适应这京城里的气氛。”方明远有些感慨地道。前世里,他也经历了京城亚运会,但是那个时候,他只是京城三类校里的一名普通学生,沉重的学业压得他根本没有余暇来关注亚运会的招开。
“从参加国际大赛到举办国际大赛,政府希望能够借此扩大对外开放,在国际社会上重新树立大国形象,对内则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快京城的城市建设,从而提高国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柴嫣也颇有感慨地道,“这半年来,可是把我们给累坏了,这眼看着亚运会就要招开了,大家是又兴奋,又盼着能够早日圆满结束,能够好好地休息休息。”
“对国人的精神文明的提高,有多大的效果我不知道,但是这京城的变化却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政府为办好本届亚运会可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兴建了以本届亚运会主体育场为主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并建了大量的立交桥和宽敞的马路。一批配套工程纷纷上马,北四环大部分路段于亚运会前建成,中轴路从鼓楼外大街延伸至北四环,最初于九十年代开始建设的首条环城快速路二环路亦加快建设步伐,相信这两年就能全线贯通。这些建设总共历时四年多、据说国家总共投资二十多个亿,可以说是京城继50年代兴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建设。如今到了北城,我简直都不敢认了。”梅东泽笑道。
“你是在郊区,还不错了。前两年,北城中轴线附近就是一个大工地,不但是尘土飞扬,而且堵车堵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