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在高层的圈子里,潼宜的税收就是方家的收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眼看着潼宜这一年来的变化,为之心动的人也很多,但是正如宗正所说的那样,潼宜的变化,是方家拿出了真金白银换出来的,不说这一年来的诸多投资究竟花费了多少,仅仅那十五亿美元的预缴税款,就足以令这些人想要动歪脑筋之前思前想后了。
“衙内要是这么想,那就太好了,我相信你在潼宜会过得很愉快的!”方明远笑道。“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城市的.”
宗正微微点了点头,对于这一点,他已经听办事人员提到过,在潼宜,没有那么多没完没了的税费,去zhèng fǔ机关办事也不用托关系、给好处、请吃请喝的,该多长时间内办完的手续,就肯定会在时限内办完,否则的话,一纸投诉就可以让负责人员处分丢职。虽然说。以宗家的背景,在其他城市里也可以做到这一点,甚至于有些官员还会为了巴结宗家,全程火速代办,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受服务的感觉很好。
“对了,我听说,京城房家来人了。他们对奉潼铁路也有意分一杯羹的。”宗正放下了酒杯,正sè道。
房家?方明远皱了皱眉道:“哪一个房家?”
宗正有些哭笑不得地道:“还有哪个房家。开国功勋房家,八十年代初期,过世的铁道部副部长房士尧的后裔。”
房士尧,这个名字方明远并不陌生。因为苏浣东也曾经多次提起过他,在七八十年代,正是因为时任铁道部副部长的房士尧的大力支持,国内的几条重要铁路干线的建设工程。才没有因为国内动荡的局势彻底停工,虽然说建设速度明显放慢,但是终究是在八十年代初完工。有力地支持了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他是在视察铁路施工现场时,因为炎热的天气促成心脏病突发而病逝在工地的。
至于什么开国功勋房家,一直都游离在京城小圈子之外的他,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除了房玄龄之外,当年的哪一位开国功勋是姓房的。
方明远心中一动,不由得想起了方才在车上的那一幕,那个唐卫东要给自己介绍的人,该不是就是房家的人吧?
一点半,唐卫东和那个中年人,准时地出现在了潼宜高新技术开发区德光电子集团新建的办公小楼里方明远在潼宜并没有正式的住处和办公地点,要么会在苏爱军的家中留宿,要么就会回平川古城。所以这一次的临时会面,他选择了这里。
“冒昧前来打扰百忙之中的方少,抱歉,抱歉!”唐卫东一脸歉疚地道。
“唐局长,请坐,喝点什么?咖啡?茶?还是冷饮?”方明远笑道,又打量了两眼那个中年人,虽然没有怎么说话,也一直站在唐卫东的身后,但是看得出来,此人的气质不凡,明显是大家子弟出身。那种公子气质,是掩饰不掉的。
“这一位就是房泽良房总吧?”方明远笑道,“请坐!”根据他所得到的消息,房泽良是南方一家进出口公司的老总,每年公司进出口货物的总值超过了十五亿元,在如今的华夏,也算是相当有实力的公司了。
房泽良微微地怔了一下,随即伸出手笑道:“你好,我是房泽良,很高兴能够结识方少。”
方少伸手与他握了一下道:“房总,对于房老部长的光辉事迹,我可是从苏爷爷那里早就有所耳闻了,只是一直都无缘与他老人家的后人结识,今天也算是圆了我一个愿望。”
双方又闲聊了几句,方明远道:“唐局长,房总,大家都是事务缠身,难得清闲的人,我也就开门见山直说了,这一次两位来找我,有何贵干?”
房泽良笑道:“是我拜托唐局长,为我引见一下,主要是为了方少的那一部《加勒比海盗》而来的。”
“唔?”方明远挑挑眉,做了一个请继续说的手势。
“《加勒比海盗》在全球电影市场票房惊人,如今在全球各国的上映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尾声,却迟迟不能进入我国电影市场,这其中的原由,我想方少心里也很清楚。不如由我房家来做个调解人,大家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好,不知道方少的意下如何?”房泽良笑道。
“房总有几分把握?”方明远道。
“七八分把握总还是有的?相信他们会给几分面子。”房泽良自信满满地道。
“那么房总希望我方家给予你什么样的回报?”方明远继续道。他才不认为房泽良会像雷锋叔叔那样不求回报地做好事,老祖宗可是早就说过,无事献殷勤,非jiān即盗。
“哈哈……”房泽良笑了起来道,“方少果然是快人快语,我也就不绕圈子了,我房家希望能够投资入股平川铁路运输公司,至少要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帮我带个话()
PS:PS:感谢书友德国飞、之大的月票。求月票和推荐票!
虽然说房士尧已经去世多年,房家在铁道部里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虽然说没有副部级和部级的领导,但是在铁道部所辖的这些铁路局里,有两个局的一把手或二把手,是房家的嫡系,而唐卫东,虽然说不算是房家的嫡系,但是也并不介意在这种事情上为房家牵个线。
做为一个对铁路系统有着清晰了解的家族,房家可以说比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华夏的铁路系统是一个多么富有的聚宝盆。它的车皮永远是供不应求,它的车票常常是一票难求。为了得到车皮,为了得到车票,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少水面下的代价!
而之所以华夏的铁路系统又年年亏损,年年需要国家财政的投入,原因其实很简单,养了太多的人!有着太多太多不在一线工作的官员,还有着大量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有着太多太多莫名其妙的支出,还有着大量的人依附在它的身上吸血。。。
从平川铁路运输公司这几年的经营上就不难看出,一条不过二百余公里的支线铁路,就算是有平川区和潼宜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将它的纯利润推高到十三亿元这样“可怕”的高度,但是,只要好好地“梳理”一下平川铁路运输公司的财务,就会发现,它的各项成本,会比铁路系统低廉得多,而它的效率又远在铁路系统之上,这才造成这样的结果。
铁道部有意对铁路系统进行改革,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消息稍稍灵通一些的人都知道。而平川铁路运输公司当初的成立,就是铁道部的一次尝试,如今尝试结出了硕果。铁道部里已经有希望平川铁路运输公司扩大经营线路,并且向社会开放出更多的线路经营的声音。
以房家的影响力,推动这一改变,并且从中承包优质的铁路支线,并不难,但是房泽良却认为,与白手起家那样相比起来,入股已经稳定经营多年的平川铁路运输公司,享受未来稳定的收益,无疑是更保险的做法。
而要入股平川铁路运输公司。又岂是那么容易?不说,它的所有人是平川方家,它的坚定支持者是苏浣东,用强那无异于是自找没趣。所以,房泽良就想到了一直都没有得到审核批准进入国内的《加勒比海盗》。
而《加勒比海盗》之所以被卡在了国内之外,不是因为它画面有多么血腥,多么恐怖,而是因为香港锦湖电影集团拒绝了国内古家某人的参股要求,否则的话。国外的那些战争片、枪战片怎么就不被禁呢?
虽然说,方家的背后有苏家、梅家、柴家等人,但是在电影审核这一块,却无人是直接掌握实权的。而且。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见苏家、梅家、柴家等人有人为此出面打招呼。可能是因为方家觉得为了这种事情惊动他们不值得,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小辈之间的事情,就应当由小辈之间来解决。只要大家还在规则的范围内。没有出圈,那么大人就不要干涉。也许……反正就是《加勒比海盗》直到今天,全球主要国家都已经上映过后。仍然无法进入华夏市场。
房泽良认为,对于香港锦湖电影集团来说,有着巨大观影人口,并且培育了多年的华夏电影市场,是不可能放弃的。虽然说,如今每年所获取的利润并不多,但是大家不是公认,未来的华夏将是世界重要的电影市场吗?所以,自己要是能够为双方调解这一矛盾,房家的要求,方家也会好好考虑一下。
至于另一方给不给面子,房泽良还是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