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王-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珂不由的感叹,缓缓的踏着音律前行,果然,远处的亭台边、月色下,苟参低眉顺眼的持箫吹奏着,那拨弄人心弦的音律正是他发出的。

    张珂和花红到了亭台里,苟参宛如没有意识到身边多了两个人一样,兀自将一首曲子吹奏完了,才蔚然长叹一声,脸上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萧瑟和孤寂。

    张珂将月色下苟参的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恍然,他果然是个内心细腻丰富的男子,做事情最是审时度势的,而且,将自己的本性隐藏的很深。

    “那他又在嗟叹什么?他的忧愁,难道就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么?”

    “哎呀,不知姑子前来,苟参失礼了。”

    张珂正在想着,苟参已经弓腰举手作礼了,张珂嘴角轻弯,眼睛看着苟参回礼说:“贸然来访,已经是唐突,小女不敢惊扰雅兴。”

    苟参再次鞠躬,请张珂坐下:“刚才忽然有感而发,倒是让姑子见笑了。”

    花红看两人谈话,就借故离开了,张珂一看偌大的后院只有自己和苟参,低头安定了一下心神,抬头说到:“好久没有见,想来待诏每日忙碌,今夜实在是冒昧。”

    苟参轻轻一笑:“苟参如今已经不是什么待诏,月下无聊,所谓静极而思动,胡乱的学人附庸风雅。”

    “不然,张珂虽然无知,但也听得出箫声意境,再说天子只是让待诏回家,并没有削夺了秩奉,因此待诏依旧是待诏,而小女子对待待诏,如同往日一般敬仰……”

    张珂说的这句话最后声音小的几不可闻,大有深意,苟参听了暗自沉吟,看着眼前琼首靥面的佳人,心里思虑,笑说:“姑子自称自己是小女子,那苟参就是小男子了。”

    张珂听苟参说的有趣,心里就更加亲近了一些。

    这大男子、小男子、大女子和小女子是西汉人在家的称谓,苟参却觉得自己的话让张珂有些误会,小女子和小男子正好匹配一对,就转换话题。

    “岂不闻人生赏心悦事之事,为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对画、咏歌、鼓琴、焚香、莳花、踏青、候月、听雨、望云、瞻星、负暄、赏雪、看鸟、观鱼、漱泉、濯足、倚竹、抚松、远眺、俯瞰、散步、荡舟、游山、玩水、访古、诲人、寻幽、消寒、避暑、随缘、忘愁、慰亲、习业、为善,苟参今夜对月吹箫,实在是故弄玄虚、邯郸学步而排遣寂寞尔。”

    对什么人就说什么话,刘敏好动爱玩,苟参就做器具陪她开心,而张珂大家闺秀,诗人家,苟参就和她谈修身养性、风花雪月。

    苟参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张珂眼波流转,一直盯着苟参。等他说完。端起茶抿了一小口。心说你是排遣寂寞,可是君又何须寂寞?

    岂不知眼前的人,愁绪因你而更多?

    张珂按捺一下心情,问:“君子箫声宛转悠扬,行云流水,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不知,可否为小女子再吹奏一曲?”

    张珂眉可入画。苟参情不自禁的将张珂和刘敏做了一下比较,两个女人都是自己登门的,一个气势汹汹热情似火,一个温润如玉娴淑雅静,真是一时双艳。

    苟参就点头,拿了箫重新吹奏,张珂看着苟参,周围花落簌簌,静夜如斯,她心里柔情千转。随着箫音起伏跌宕。

    自从被苟参在翠华山舍命相救之后,张珂心里就总是想起苟参那爽朗而又急智的模样。虽然总是企盼他能到自己家里相见,但是女儿家的心思却欲遮欲掩。

    张珂的家人其实也知道张珂心里想什么,他们觉得苟参不错,也乐得给女儿创造条件,只是苟参这一段浮沉不定,所以提这事也觉得不是时机,况且这种事情需要男的多主动才能事半功倍。

    张珂自己心焦,想来想去的,终于今夜找了个由头,亲自登门了。

    一曲很快杳然,张珂问:“果然好,不知,这曲子唤作什么名字?”

    苟参定定神,咳嗽一声说:“灞桥柳。”

    “灞桥柳?”

    张珂听了沉默,想着为何这个好好的曲子却叫了这样一个很应景的名字,嘴里就说:“大雅通俗小女子以前从来没有听过,想来,这曲子是待诏所做的了,真真意境深远。”

    “果然高才。”

    这个灞桥柳是后世的曲子,苟参以前没事就胡吹几下排遣寂寞的,这会也不好说是自己剽窃的,反正这个年代也没有,那么创作权冠名权就是属于自己的了,干脆不置可否的就轻轻嗯了一声:“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苟参不过是无聊,只有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到叫姑子繆赞。”

    苟参这句话里的“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是宋代词人晏几道《蝶恋花》里的话,意思是花落纷纷,花枝无人折以寄远,,叫人长恨不已,这个“横玉”本来指的是笛子,而“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却来自宋代柳永的《鹤冲天》,同样是说怀才不遇,只有将虚浮的功名换成了把酒浅唱的浪漫生活。

    张珂一听苟参这几句说的何其优雅,心里对他的那份心思更加浓郁,沉默着,想怎么才能替他消解一下郁闷,于是两人都静了下来。

    杨恽给苟参的这处院子年代久远,花木生长的茁壮而葳蕤,郁郁葱葱。

    高大的树木依傍着巍峨的院墙,院外斑斑驳驳的月色下,一个身影静静的聆听完了苟参的箫音,心里想:“他果然好才情,在自己所见大汉年少人里,算是卓尔不群的。”

    “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听起来何其抒发情意,但也就是骗骗这种足不出户的小女子了,你是一个甘愿寂寞的人吗?”

    “又是做风筝,又是做风铃的,难道仅仅是为了讨好公主而没有别的意思?”

    墙外的人静静站了一会,看着月华如银,也不知想什么,过了一会,他贴墙疾走,转眼就消失在夜幕里。

    院子里,池塘里的鱼儿摆动着尾撩动着池水,传来了“泼嗤嗤”的响声,张珂从身边拿出一个叠的齐齐整整的小包,递给苟参说:“当初在翠华山承蒙舍身相救,大恩大德,永生难忘——这是小女为公子所做,还望收下。”

    苟参也不知张珂送给自己的是什么,就要推辞:“苟参只是颍川贫寒人家子弟,可当不得‘公子’。”

    张珂却忽然心慌意乱,站了起来:“打扰多时,就此别过了。”(。。)

    ps:nbsp;【“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根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律《封诊式》和西汉初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墓所出的《奏狱》有关记载,西汉人在自己家里对孩子分别称为大女子、小女子、大男子和小男子,《封诊式》是当时的文范本,因此措辞用语和当时人们习惯的行政法律中正式称谓具有指导性,可信性和准确性极高。

    又:从《奏狱》记载看,“子”字不是人名的一部分,相当于后世的昵称,或者是语气助词。

    和“大女子”相对应的,“大男子”见于张家山汉简《奏狱》十一年八月甲申朔己丑蛮夷大男子和八年十月己未舍匿无名数“大男子”两个案例。这里的八年、十一年据考据分别是汉高祖刘邦八年和十一年。

    湖北荆州纪南镇松柏村一号墓出土的文帝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78年西乡户口薄记载,其上大男子、大女子、小男子和小女子改为“大男”、“大女”、“小男”、“小女”。】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192章言是人不能皆信() 
张珂的态度坚决,不容质疑,很不想让苟参拒绝自己的礼物,说完就转身离去,苟参只有跟在身后相送。

    两个人一路经过长廊亭台,穿过了落英缤纷,一切静寂的只有脚下沙沙的脚步声,苟参视线里的张珂窈窕可爱,女子的幽香淡然入鼻,同样的张珂也用眼光的余波在留意着苟参,看到他举止安详,神态自若,真是气度不凡,心里更是喜悦,只盼着这条路永远走不到尽头……

    到了前院,苟参将张珂一直送到了门外,直到张珂上车离开,他才转了回来。

    回到了屋里,将张珂送来的包裹打开,里面原来是一身衣服,长短胖瘦正好是苟参的体型,非常合身,花红说:“看这针脚细密,用材上乘,定然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苟参往席榻上一躺,心说最难消受美人恩,自己当初在翠华山从韦焉手里救张珂的时候,为她披了一件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