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坡上,杨渥见了后不由得点了点头:“从马直伴随两代晋王征战四方,果然是最精锐的军队,名不虚传啊!”
这时,吴军的弓弩又趁着敌军还有一段距离,迅速发射了一轮,这一次射倒了更多的敌军,但晋军的步伐依旧沉着而冷静。
这时候他们距离吴军大阵已经只有三十多步,不用有谁专门下达命令,三千晋军都开始加快速度,冲锋起来。
而吴军最前面的刀盾手和长矛步兵也都纷纷向前冲去。
“轰。”双方军队仿佛两道墙狠狠撞击在一起。
“杀!”顿时,刚才还显得寂静,只能听到弓弦声和脚步声的战场上,立即充斥着震天的喊杀声,每一个瞬间都有士卒倒下,喷射出骇人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战场。
这种程度的厮杀自然不会让吴军感到压力,毕竟敌军只有三千人,在兵力上是远远比不上吴军的;不过即便兵力较少,但在厮杀的过程中,晋军还是给吴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时不时的都能看到有吴军将士被敌军砍倒。
而更让吴军将士感到心惊的是,许多晋军将士与其说他们是士兵,还不如说他们是死士,冲杀起来简直是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一般。
有一个晋军士兵被吴军用长枪在胸口上捅了个窟窿,但他仿佛感觉不到痛一般,左手扔掉手中盾牌,然后迅速抓住敌军的长枪,整个人向前一扑,趁着对方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将其斩杀,但他自己也随即便倒下了。
而另一个晋军士卒右臂已经被砍断了,但依旧在奋力搏杀着,口中大声呼喊着,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三千晋军冲杀过来,仅仅一刻钟时间便倒下了一大半,而吴军一方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至少五六百人永远的倒下了,还有不少将士受了伤。
这种如同绞肉机一般的血色战场,即便是杨渥这种征战多年的宿将,也不由得感到心寒。
好在晋军一方投入的兵力毕竟太少,随着吴军源源不断的加入战斗,战场很快就倒向吴军一方。
这时候,晋军阵中终于响起了鸣金收兵的号令,三千骑兵缓缓向前移动,准备接应步兵后撤。
在骑兵的威慑下,吴军不敢太过逼迫,只稍作追击后便停止脚步,重新列阵。
而此时,整个战场上已经遍地尸体,时不时的还有一些受伤未死的士卒躺在地上大声惨叫着。
然而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谁顾得上他们了,因为晋军新一轮的进攻又开始了,而这一次,晋军直接出动了一大半的步军,上万人在战鼓的催促下缓缓前进。
见此情形,杨渥不由得皱了皱眉:“这才刚刚开战,晋军就要拼命了吗?”
他看了看一旁脸色苍白的杨琰,微微一笑,问道:“琰儿第一次上战场便遇到如此激烈的战事,心中有什么感受?”
杨琰听了连忙转过头来,小声答道:“与想象中的不同。”
“哦,那你想象中的又是如何?”杨渥笑问道,脸上露出疑惑之色,似乎对这个问题很关心。
杨琰沉吟了片刻,道:“孩儿想象中的战场应该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那么现在呢?”
“现在嘛,孩儿感觉仿佛置身于修罗场一般。”
杨渥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等你将来岁数大些,孤便给你些军队,让你亲自上阵厮杀,多经历一些战场自然就会习惯。”
杨琰欣喜问道:“真的吗?”
“当然,孤一言九鼎,岂会骗你?”杨渥笑道。
父子二人立在山坡上,面对着即将发生的惨烈大战,两人却还面色轻松的闲聊着。
其实倒不是杨渥此时真的闲得无聊,在这种关键时刻还与自家儿子扯淡,他之所以如此,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安抚军心。
此刻的他正骑着白色战马,全身披甲,立在山坡上,身旁的侍卫高高扛着他的王旗,极为醒目,便是在远处也能看得清。
而山脚下不知道有多少将士此时都在注视着他,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厮杀后,将士们的心情肯定有些浮动。
所以在这种时候杨渥便故意与杨琰谈一些相对轻松的话题,这样让将士们见了后觉得他依旧智珠在握,自然军心就能安稳。
他统领大军征战多年,从来都没有像李存勖那样亲自上阵冲杀来鼓舞士气过,所以就只能在其他方面下心思了。
而从之后的战事中可以看出来,他这一手还是多少起到了点作用。
当晋军发动全面进攻后,吴军的表现丝毫不落下风。
左翼那边,负责指挥的指挥使吴博是为年轻的将领,他应对沉着,从容不迫,直到敌军近到三十步范围内,这才下令弓弩齐射。
这次进攻左翼的敌军依旧是以刀盾手为前导,对于这些手持盾牌前进的步兵,弓箭的杀伤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吴博并没有让将士们对刀盾手射击,他选择的目标是跟在这些刀盾手后面的长矛兵。
那些手持长矛的士兵并没有拿盾牌,主要依靠前面的刀盾手掩护,此时被一轮抛射的箭雨覆盖,瞬间便倒下一片。
可惜这时候两军的距离实在太近了,所以这一轮箭矢过后,两军就陷入了短兵相接之中,箭矢的作用顿时下降。
这时候就轮到步兵上前厮杀了。
而在右翼,老将李章的战法更加激进,他不等敌军靠近,便主动催动大军向前,先发动一轮弓箭射击,接着便是短兵相接,在阵前地带展开惨烈厮杀。
相比之下,中军由朱虔佑指挥的主力遇到的压力要更大一些,毕竟晋军在这里投入的兵力也是最多的。
这处战场就位于山坡下,他们的身后便是杨渥亲自率领的后备军。
与其他两处战场不同,中军的战斗吴军一方占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能得到山坡上的吴军的支援。
这一次出兵,杨渥原本的打算是为了支援杨刘南城的周本,所以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许多重型器械都没有来得及携带。
不过在出兵前,考虑到或许能用得上,所以最后杨渥还是携带了二十具床弩,如今就摆放在山坡上。
之前吴军派兵来试探时,这二十具床弩都没有动用,但此时两军正式开战了,这些床弩自然不再客气。
不过按照杨渥的命令,这些床弩不会随意发射,而是专门寻找敌军的军官和将领下手。
毕竟床弩的射程要比普通弓弩远得多,加上又是居高临下,所以能够射得极远,用来偷袭实在是太适合不过。
“嗡!”其中一具床弩瞄准了半天,终于率先发射。
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支巨大的如同长矛一般的箭矢呼啸着划过天边,向敌军阵中射去。
这支箭矢瞄准的乃是一个全身披挂铠甲,高坐马上,双手不断指划着的家伙,很明显此人应该是个军官,甚至其级别还不低。
正当他大声吆喝部下进攻时,那巨大的箭矢瞬间穿过他的胸口,将他从马上带飞起来,随即钉在地上。
此时这人尚未立即死去,但受了这么重的伤后显然也活不了。
周围的士兵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卒,见了之后顿时知道发生了什么。
听着他们的军官嘶声力竭的惨嚎声,众人无不感到胆寒。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床弩、投石机等都属于不可抵抗的重型军械,就如同后世的火炮一般,你只能远远的躲避,并且祈祷自己不要被命中。
而一旦被命中了,那么即便你穿着厚重的铠甲也是无用的。
可惜的是,床弩的精准度虽然比投石机要好得多,但也好得有些;在第一支箭矢成功“狙杀”了一个敌军的军官后,后面的箭矢却接连落空,只有几个倒霉士兵被误中副车了。
总的来说,此时晋军虽然发动了猛烈进攻,但吴军一方坚持抵抗,丝毫不落下风。
惨烈的大战一直持续着,每一刻都不知有多少人倒下;整个战场上就如同一个修罗场一般,到处都是刀光剑影,收割者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渐渐地,太阳开始西斜,夕阳的余晖印在地上,伴随着地面上斑斑血迹,让人见了不由得感到心悸。
终于,到天色快黑的时候,晋军本阵鸣响了收兵的号令,他们似乎承受不了惨重的伤亡一般,开始缓缓退兵;而之前没有动用的骑兵再次充当了掩护大军后撤的重任。
虽说成功的击退了敌军的进攻,但杨渥的心情却显得极为沉重。
从整个战场的局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