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战术在使用了几天之后也被迫放弃。

    接着,吴军又趁着夜色派人泅水过去偷袭,然而晋军防守森严,同样未能取得效果。

    到四月中旬时,杨渥无奈的发现,自己一时间居然根本没有手段来毁掉浮桥,更别说将城池拿下。

    面对僵持的战局,杨渥也只能选择先保持进攻势头,等待战局变化。

    ……

    同一时间,位于河北的李存勖同样在为战事感到担忧。

    虽说这段时间吴军对浮桥的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杨刘渡口坚如磐石一般;但对他来说,守住渡口还只是第一步,尽快打通到郓州的道路才是最关键的。

    若是不能尽快将道路打通,郓州守军长期陷入敌军包围之中,陷落是必然之事。

    正如吴军一时间奈何不了杨刘渡口一样,晋军一时间也没法解除杨刘之围。

    战场的僵持让李存勖深感不满,因为这让他想起了当初与梁军夹河对峙的情形;而如今的局势比当初更加危险,郓州孤城独悬河南,急需救援。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担忧,身旁李绍荣劝解道:“大王无需忧虑,虽然战事陷入僵持,但敌军攻势不可能一直这么猛烈;只要等时间一久,敌军迟迟不能取得突破,他们的士气必然会下降,到时就是我军反击的时候。”

    “正是,还请大王耐心等待战机。”另一位黑脸大将也开口劝说。

    这人长得五大三粗的,为人沉默寡言,在军中的名声并不响亮。

    但李存勖却知道,这乃是一员骁将,一员冲锋陷阵、多次挽回战局的骁将。

    当初李存勖领兵与梁军交战时遇险,就是此人一马当先将其救出来。

    这员猛将正是历史上因为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而骂名远扬的石敬瑭。

    石敬瑭原本乃是太原地区的沙陀人,在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就沉默寡言。

    这样一个沙陀猛汉却是喜欢读兵法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以二人为自己的榜样。

    他年轻时参加军队,因为作战勇敢而得到李嗣源的赞赏,后来李嗣源还将其召为自己的女婿,并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号称“三讨军“,视他为自己的心腹之将。

    这一次李嗣源率军突袭郓州,原本石敬瑭也提出随军出征,但李嗣源却认为杨刘渡口需要有精兵强将防守,于是将其留了下来。

    面对两人的劝说,李存勖皱眉道:“道理虽然是如此,但敌军变化多端,这段时间里变着法子的攻打浮桥,谁又能保证不出意外呢?”

    之前吴军的大型战船出现在河面上时,李存勖见了之后就深感震撼,没想到吴军竟然有如此多的强大战船,这绝非晋军能比。

第六百六十四章阵前相会() 
    吴国水军的强大出乎李存勖的意料,这也让他担忧那两道铁索到底能不能挡住吴军,保护浮桥的安全。

    一旦浮桥被毁掉,那么晋军就只能通过船只运送兵力,效率肯定会大为降低。

    好在到目前为止,铁索和浮桥都经受住了敌军的冲击。

    “大王,虽说目前我军以防守为主,但若是一味防守的话,将士们的士气必然低落,难以持久。所以末将觉得,此时我军应该派小股军队不断向敌军发起挑战,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若是大王允许的话,末将愿领兵出击,必取胜而返。”这时,石敬瑭又道。

    李存勖欣然道:“将军有此决心,孤深感欣慰,岂有不准之理?更何况孤也早就听闻吴王的大名,如今是时候去与他会一会面了。将军领兵出战,孤亲自为你压阵。”

    “多谢大王恩准。”石敬瑭满脸喜色道。

    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个不避艰险、一心为国效力的猛将,又有谁能想到历史上正是此人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从而造成了此后数百年的劫难呢。

    ……

    不久之后,一封战书从晋军营地发出,直送入吴军大营。

    “晋王想要在阵前与孤会面?”看完晋军送来的战书后,杨渥满脸惊讶。

    对于晋王李存勖,他同样是闻名已久,甚至上一辈子时就久闻其盛名。

    历史上的李存勖在登基称帝后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最终身死。

    可以说此人在治国方面完全就是一塌糊涂,然而不得不承认,此人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却可以说是五代最强的。

    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晋国灭掉梁国,吞并岐国,从而将北方彻底统一起来;后来五代不管怎么更迭,但北方基本上维持统一,为后世宋朝打下了基础。

    这样一个牛人,即便他在治国方面有些无能,但也足以让杨渥感到钦佩。

    “大王,不知对晋王的提议大王是不是要答应?”见杨渥沉吟不语,郭崇韬上前来问道。

    “去!当然要去。晋王提议在阵前会面,若是孤不去的话,岂不是显得孤怕了他?更何况孤对晋王同样闻名久矣,怎能不见?就如他所言,明日在阵前会面!”杨渥答道。

    “这个……”郭崇韬犹豫道:“去见一见他倒也应该,不过安全方面该如何保证?按照晋王的提议,大王和他都各自只带一个随从。臣听说晋王身边有猛将李绍荣,此人极为骁勇。此次晋王必定会将其带在身边,大王不能大意!”

    李绍荣就是原本燕王刘守光的心腹大将元行钦。

    当初刘守光与其兄刘守文争夺节度使之位,刘守光屡战屡败,提出与刘守文在阵前会面,结果就是元行钦突然杀出来,将刘守文生擒,从而扭转了局势。

    面对这样一个有“前科”的人,不管是谁都要防备着他。

    严可求则补充道:“不仅是元行钦,臣听说晋王本人也工于骑射,经常亲自上阵搏杀,大王与他会面的话……”

    虽然他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众人却明白。

    杨渥虽然经常亲自领兵征战,但几乎从来没有亲自上阵过,多数时间都是坐镇后方指挥。

    所以若是他与李存勖来一场真人对决的话,大家都更加看好李存勖。

    杨渥苦笑道:“你们放心吧,李存勖能亲自上阵杀敌,但孤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更何况只要挡住他片刻,诸位难道不会上前来接应吗?”

    他看了看众人,接着道:“等会面快要结束之时,孤会向你们示意,到时候你们一起涌上来接应。只要晋王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就不敢贸然动手。毕竟他也是一方之主,且心怀天下,这基本的信誉还是要顾及吧?”

    郭崇韬等人闻言点头,对他这个说法表示认可。

    若是有十足把握将杨渥拿下的话,只怕李存勖也难以抵住这个诱。惑,但若是没有十足把握,他就不敢贸然行动,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将杨渥拿下,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名誉。

    那些晋军将士见他们的君王如此不择手段,只怕也会士气受损。

    “那么,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由谁陪同孤一起去会面了?诸位将军可有愿陪孤同往的?”

    原本担当护卫的重任应该是程勋的职责,不过程勋如今年老了,这次出征前恰好病了,所以留在洛阳没有随军出征。

    众将却没有贸然回答,护卫杨渥这样的重任,谁都不敢轻易接下。

    李承鼎更是苦笑道:“大王,若是让臣领兵攻打对方城池,臣绝不会有半点犹豫。不过这护卫的任务,只怕臣做不来啊!”

    李承鼎更多算是一员智将,而不是一员猛将,像这样担当护卫的任务的确不是他所长。

    这时,老将周本站出来道:“大王,老臣愿与大王同往,定能护卫大王安全!”

    “周将军?”杨渥有些犹豫。

    若是年轻时的周本,杨渥肯定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护卫安全,毕竟当年的周本更多就是以勇猛而闻名军中。

    作为周瑜的后代,周本却没有他祖先的儒雅,反而以力气见长,二十岁的时候曾徒手格杀老虎,闻名乡里。

    后来进入军队后更是每战争先,甚至作战中伤口遍体也不顾及,战后则自烧烙铁,烫治创口,依然谈笑自若,了无惧色,军中将士无不为之叹服。

    这样一员猛将在吴国军中可以算头一号的人物。

    然而那毕竟是当年的他,如今周本都已经六十二岁了,他还有当年的勇猛和武力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