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友贞点了点头,此时他已经平静下来,不管敬翔、李振等人是不是想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但迁都之议已经提出,此时不管如何都要给个说法。

    按照他的本意来说,自然是不愿迁都去洛阳的。

    毕竟自他坐上东都留守的位置以来,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已经对开封有了足够的掌控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愿意再迁都洛阳,那里可不是他的地盘,而是他的敌人朱友珪的地盘。

    不过朱友贞毕竟也不傻,他当然也知道建都洛阳相比于建都开封的好处,别的问题且不说,光是洛阳的优越地理条件就比开封强得多。

    这样一来,梁国就只需一部分兵力就可以扼守险要之地,防备敌军突袭。

    而若是敌军建都于开封的话,因为开封附近无险可守,就只能用强大的兵力来防守,这很容易被敌军直逼城下。

    事实上,历史上的梁国正是被李存勖以大军突袭至开封城下,当时城中兵力空虚,朱友贞在绝望之中自杀,梁国就此灭亡。

    朱友贞虽然不知道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明白建都洛阳的好处。

    敬翔、李振二人带头赞同迁都,接着又有不少其他文武之臣站出来附议,一时间仿佛朝中都是赞同迁都之人一般。

    朱友贞皱了皱眉,转头向自己的亲信赵岩、张汉杰二人看去。

    只见张汉杰此时正低头看地,一言不发,仿佛地上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一般。

    而另一个心腹赵岩却道:“陛下,迁都之事,何其重大?臣不敢妄言,还请陛下自拿主意。”

    朱友贞再次愣住了,这两人这是什么态度?难道他们也赞同迁都吗?

    他却不知道,自从去年李振、敬翔二人开始商议迁都之事后,便暗中在朝中寻找支持他们的人,便是张汉杰、赵岩二人,他们也曾去寻求支持。

    原本赵岩二人对于是否迁都洛阳,他们的态度是不赞同,但也不支持;不过李振、敬翔二人乃是朱温时代的老臣,地位高,资历老,张汉杰二人无论如何都不能与之相比。

    二人虽然受到朱友贞的宠信,得以权倾朝野,朝中许多大事都能一言而决,不过他们毕竟威望尚浅,在朝中的支持者并不多。

    而敬翔和李振二人主动找到他们寻求帮助后,二人原本下意识的就想反对;但敬翔二人既然主动找上门来,自然是有一定的把握才会出手。

    在两人一番口舌和许诺之下,最终赵岩、张汉杰二人被说服,承诺若是敬翔提出迁都的话,他们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这已经是赵岩二人所能做到的极致,而敬翔和李振也仅仅希望他们能保持中立就够了。

    见了两人的这副态度,朝中许多原本打算反对迁都的文武顿时也打住了,纷纷决定暂时观望一下局势。

    而朱友贞到了此时当然明白,敬翔显然不是突然提出迁都,而是在此之前就经过了长久准备的,便是赵岩二人都已经被说服了。

    这让他不由得感到有些恼怒。

    他身为天子,按理说朝中大小事务都应该由他说了算,但之前对于徐州战事他不能做主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连迁都这种大事,他都是刚刚才知道,在此之前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这就使得敬翔突然提出迁都的时候,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仅一点准备都没有,而且在此时还不得不单独面对朝中上下文武众臣的压力。

    朱友贞心中恼怒,原本对于是否迁都还只是有些犹豫,但此时的他对于迁都的提议却变得十分反感了。

    当然,面对众人的一片支持之声,此时朱友贞也不好站出来反对。

    沉吟一会后,他冷声道:“迁都回洛阳,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迁都之事事关重大,如今徐州那边正在用兵,后方粮草辎重不可有丝毫纰漏,若是在此时迁都,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谁都付不起责任。所以迁都的事情还是等以后再议吧。”

    此时朝中上下都是赞同迁都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朱友贞心中不想迁都,但他也不好直言反对,所以只能使用拖延的办法。

    等过了今日之后,他就可以从容布置,在朝中寻找支持之人,到时候迁都与否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但敬翔二人好不容易才找到现在的机会发难,怎么可能让朱友贞就这样糊弄过去?

    敬翔大声道:“敢问陛下,是不是说等徐州战事结束之后,不论发生何事,都要立即迁都洛阳?”他目光紧紧逼向朱友贞,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朱友贞神色不悦,但在敬翔的追问下,也只能开口道:“这怎么可能?如今天下的时事变化无常,谁能知道到时候的局势又是如何?朕只能说,若是局势稳定的话,到时候就迁都去洛阳。”

    敬翔依旧有些不满意,但李振却在一旁道:“陛下金口玉言,既然言定徐州战后就会迁都,想必到时候局势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如此,我朝必将大兴于天下。”他一边说着,一边向敬翔使眼色。

    敬翔心中叹息,他知道李振的意思,无非就是不想逼迫太过,毕竟朱友贞再怎么说都是天子,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怎能一味相逼呢?还不如先坐实了徐州战后就迁都的决议,等到时候再做商议。

    “罢了,想来晋王李存勖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南下,而徐州大战之后,不论胜败,想必吴军也要休整一段时间;这样一来,到时候朝中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重要事情。”

    想到这,敬翔也只好跟在李振身后出言附和。

    散朝后,朱友贞有些闷闷不乐的起身,张汉杰和赵岩二人见了连忙追了上去。

    “陛下稍待,臣等有事禀报。”

    朱友贞回头一看,见是二人,不由得有些不悦道:“你们跟来作甚?莫不是还要给敬翔二人当说客?”显然他心中还是对刚才二人的举动有些不满。

    张汉杰连忙道:“不敢,臣等二人忠于陛下,怎敢为敬翔二人做说客?之前之所以没有站出来反对,也是觉得此事对陛下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才没有出言反对。”

    “好事?朕可看不出哪里有什么好处。”朱友贞声音冷淡,不过脸色比刚才还是好了一些。

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 
一  “当然是好事了。”赵岩答道:“陛下试想,如今我朝统兵能力最强的人是谁?”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邺王杨师厚。”朱友贞想都没想便答道。

    “那么谁手中掌握的兵力最多?”

    “自然也是邺王杨师厚。”

    “地方各节度使中,谁掌握的钱粮最为丰厚?”

    “这,只怕也是杨师厚吧。”朱友贞神情有些难看。

    “是啊。邺王杨师厚的统兵能力是我朝最强的,他如今手中掌握的兵力同样也是我朝最强的,再加上魏博丰厚的钱粮储备,他手中的这份实力,若是他愿意用来抵挡晋军的入侵固然不错;不过若是他有什么心思的话,只怕……”赵岩没有再往下说。

    张汉杰却接口道:“若是此人有什么心思的话,只要他引兵渡过黄河,这大梁的江山只怕就要姓杨了!陛下可别忘了,开封府距离黄河可不远啊。”

    朱友贞的脸色阴沉,此时周围除了他和赵岩、张汉杰两个外,并没有别人,所以他们说话的时候也少了一些顾忌。

    说起杨师厚,他的眼神中不由得露出深深的忌惮之意。

    的确,杨师厚可不是什么善人,且不说当初杨师厚夺取魏博的事情,便是坐上魏博节度使位置后做的那些事情,同样让朱友贞深感不满。

    魏博节度使辖下虽然只有六州,但这六州之地却是极为繁盛的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物产极为丰富,也正因此,魏博镇才能在唐朝时期长期与朝廷抗衡。

    在罗绍威死后,魏博彻底落入梁国的掌控,节度使府的大小事务都有朝廷派去的人节制,每年的钱粮税收等也大量供应到朝廷中来;但如今杨师厚坐上节度使后,却私自截留税收,并且重新组建牙兵“银枪效节都”。

    这些举动无不表明此人心中野心之大,即便是需要留着杨师厚来防备北方晋国的威胁,但朱友贞也不得不对杨师厚做一些防备。

    此时听张汉杰提起开封距离黄河太近,与魏博仅仅隔着一条大河,这才让他惊醒,原来杨师厚的威胁居然离得这么近,自己之前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一时间,朱友贞脸上阴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