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如此。”张延翰等六人连忙答道。

    “你们这段时间因为受细作案的牵连,没有时间温习功课,只怕连科考也有受到影响。”

    “所以孤也不多留你们,你们这就回去好好准备吧。当然,在准备科考之余,你们也不要忘了关注一下时事!”杨渥大有深意的向几人说道。

    张延翰等六人一愣,心中若有所思。

    “大王让我等关注时事,这难道是在暗示我等今年的科举策论题目吗?”

    众人不敢多想,连忙向杨渥行礼请辞。

    等六人离开之后,杨渥向留下来的冯道说道:“冯道,你原本就是燕王刘守光麾下之臣,如今来金陵为我朝效力,按照规矩可以直接授官。”

    “如今孤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在地方上担任职务,经过一番历练后入六部任职;第二个就是留在孤的身边担任通事舍人。”杨渥之前的通事舍人周宗如今被留在江陵担任知府,如今正需要有人出任空出来的位置。

    冯道听了后眼神顿时一亮,连忙答道:“臣愿担任通事舍人一职,还请陛下恩准。”他又不是傻子,或许担任通事舍人将来也要去地方任职才能更进一步,但若是有在杨渥身边任职的经历,这不仅是一份资历,同时也能增进和杨渥之间的关系,这可是其他任何职位都换不来的便利。

    “好,那你就先帮孤整理一下这些文书吧,等你熟悉了之后,孤有事情交给你做。”杨渥微微一笑,对冯道的选择丝毫不感到意外。

    “是,臣遵命。”冯道连忙答道。

    他以前担任刘守光的参军,主要做的事情就与如今的职位差不多,所以他很快就能适应过来。

    不过吴国的国情毕竟与燕国不同,所以他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

    就在杨渥忙着收买人心的时候,北方梁国,随着朱温之死和朱友珪的上位,中原的局势逐步动荡起来。

    尤其是冀王朱友谦投降晋国,并向晋王请求援军,使得梁国的动荡进一步加剧。

    七月底,蔡州城中,这座自中唐以来就一直动荡不安的淮西重地,同样出现了不安分的迹象。

    早在去年高邑之战后,因为梁军的大败和晋军的大举进攻,使得梁国上下一片恐慌;恰好那时候蔡州刺史张慎思被朱温召至洛阳,却有长期未安排新的蔡州刺史。

    结果没有强势人物震慑的情况下,蔡州驻军发生兵变,右厢指挥使刘行琮暗中勾结吴国,打算以蔡州作为自身功劳先给吴国。

    然而刘行琮的兵乱,仅仅是给更加老谋深算的顺华军指挥使王存做了垫脚石。

    在一番形同闹剧的兵乱之后,刘行琮被杀,蔡州局势迅速被王存掌控;接着,朱温为了避免王存投靠吴国,于是下令任命其为新的蔡州刺史,使王存成功掌控蔡州。

    到了这个时候,可以说梁国朝廷对于蔡州的掌控已经极低了,蔡州城中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由王存掌控,就如同一个小的藩镇势力一般。

    不过蔡州这地方和魏博一样,兵乱和造反的传统早就深入人心了。

    王存虽然是依靠兵乱而得以上台的,但随着梁国总体局势的动荡,蔡州城中那些大小军头们同样起来心思,想要取王存而代之。

    此时,城中军营里面,一处偏房之内,七个身材魁梧、身穿黑色铠甲的军官正暗自密谋着。

    这七人的级别其实都不高,除了一个是副都头外,其他几人甚至只是营指挥,若是在吴军之中的话,他们这种身份之人连“将军”的称呼都不能用。

    不过此时这么一群中层军官,却在商量着如何造反之事。

    “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人心不定,正是我辈奋起之时。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只有胆子大的人才能得到富贵,若是一心只想着安稳,那这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个小兵罢了。”其中一人大声鼓动着。

    这人名为毕和,正是这七人中唯一的一个副都头,也是这群人名义上的领头人。

    至于其他六人,除了中间那个名为王彦俦的年轻军官外,其他人不是毕和的部属,就是他暗中联络的身怀野心之人。

    不过这五人在毕和心中的重要性是远远比不上王彦俦的。

    事实上,这一次他想要兵变成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需要王彦俦来完成。

    因为其他五人和他一样,都是城中普通州兵的军官,唯有王彦俦乃是刺史王存的亲信,执掌着王存的亲军,甚至连刺史府都由他负责守卫。

    若是能将王彦俦拉拢进来,那么这一次兵变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否则大家也别指望活命。

    当然,毕和之所以敢来找这个王彦俦,并且直接出言劝其与他一起造反,主要原因就在于王彦俦也不是什么安分之人。

    此人的虽然平时在王存面前表现得谨小慎微,将他的野心好好的隐藏起来,但毕和却是对此人深知,知道他不是什么安于做一个小军官的人。

    果然,当毕和说完自己的计划后,王彦俦当即就答应下来道:“毕将军,若你聚义起事,某家愿为将军后应,只希望将军成事之后不要忘了在下就是。”

    “好,好,好!毕某就知道王兄弟胆略过人,一定会加入我等的。”

    “不错,有了王将军的出手,我等大事可曾矣。”众人大喜过望。

    接着,七人又商议了一番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一番争执后,最终达成了协定,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当下,六人取来笔墨,写下密谋,并且一同签下文书,各自按上手印,以作为盟誓。

    有了这文书在手后,众人都松了口气。

    有这份签押过得文书在,大家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出了问题后谁都逃不脱干系。

    即便是有人主动去告密,只怕以王存的狠辣性子,也绝不可能放过文书上的七人;这样一来,谁又会去吃力不讨好的去做告密之事呢。

    商议已定后,众人的关系顿时亲密许多。

    这时王彦俦眼神一闪,突然开口笑道:“毕将军,诸位,虽说咱们的安排十分紧密,不会有什么差错,不过此事毕竟还是要尽快做成才行,否则若是拖延日久,难保不会走露风声。”

    毕和神色肃然道:“不错,王存那老狐狸最是奸诈,要想瞒过他可不容易,所以咱们必须尽快下手才行。王兄弟,不知你有什么计划没有?”

    王彦俦笑道:“正好今晚小弟就负责值守刺史府,不如六位兄弟各自领兵前来,小弟在府中作为内应,今晚就一举发动,想来那王存措手不及之下,也只有束手待毙的份。”

    毕和大喜道,“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王彦俦同样郑重答道。

    毕和带着自己的麾下先行离开,出了屋子后,心腹蒋元化道:“将军,这王彦俦答应得这么爽快,他不会是有诈吧?”

    毕和皱眉沉思了一会,道:“应该不会,王彦俦此人心中的野心同样不小,别看他现在作为王存的亲军指挥使,风光无限,但对他来说,这种给人家当侍卫统领的感觉可不合他心意。”

    “再者,有他亲自签押的文书在手,谅来他也不敢去向王存告密。”

    蒋元化这才点了点头,放心下来。

    到了晚上,六人果然带着手下人前来刺史府中,而负责值守的王彦俦也如约将六人放了进来。

    这些人虽然想着造反,不过他们的手下之人毕竟不敢动用太多,以免走露风声,让王存提前得到消息。

    所以六人带来的兵力并不多,除了领头之人外,也就是他们能够信任的心腹之人,一共不到三十人。

    当然,有王彦俦为内应的话,即便只有这三十人他们也有信心将刺史府拿下,将王存斩杀当场。

    只要王存死了,到时候他们再调动兵力,自然有机会趁乱执掌蔡州大权。

    然而他们的计划是好,但他们却有些低估了王彦俦此人的野心。

    当毕和六人带着手下进入刺史府中后,王彦俦当场发难,以伏兵将毕和六人及其党羽全部诛杀。

    接着,王彦俦带着毕和六人的首级前去觐见刺史王存道:“启禀王使君,末将负责值夜,却发现毕和等六个贼子,带着他们麾下的三十多党羽一同闯进府来,试图作乱。”

    “末将奋力搏杀,侥幸将其全部斩杀。不过刚才这番动静必然已经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为安抚人心之见,末将斗胆请使君急发号令以安众人之心。”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