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古代日本的黄金、白银就出产较高,可惜杨渥并不记得日本的那些金矿、银矿到底在哪些地方。
等到找到了足够的黄金、白银之后,再设法直接过渡到金本位制或者银本位制,用黄金或者白银来作为储备,平常市面上流通金币或者纸币,以及小面额的铜币。
马殷发行的铁钱,实际上有些类似于后世国家的信用货币,那完全就是马殷凭借自己的统治地位强制发行的货币,别的势力是不会认可的。
比如如今吴国夺取了大量楚国领地之后,当初马殷发行的那些铁钱也被一概废除。
为了保证百姓不会因此受到太大的损失,吴国朝廷无奈之下就只能用武义通宝来兑换马殷的铁钱——当然,这种兑换显然不是足额兑换,一般三文钱的铁钱也就兑换一文钱的武义通宝。
但即便是这样,那些百姓依然非常乐意兑换,并且吴国仅仅用这一手就极大收获了当地百姓的民心。
“孤发行的纸币,都是有足够的现钱作为储备的,也就是说,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将他们手中的纸币兑换成足额现钱,并且他们也能够用纸币向朝廷缴纳税赋;而马殷发行的铁钱却不能向马殷兑换成足额的现钱,也不能用来缴纳税赋。这就是孤要发行的纸币和马殷的铁钱的不同之处!”杨渥最后解释道。
骆知祥毕竟精于理财,很快就认识到了杨渥所说的纸币与马殷的铁钱之间的不同,同时也意识到了发行纸币的好处。
首先一点当然是纸币流通起来更加方便,比如一贯现钱就是一千文钱,若是一个人带上几贯钱在身边,那就要请专门的人用一个大背包背起来才行;但若是使用纸币的话,无疑是方便了太多。
而发行纸币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减少了流通中的损耗。一枚铜币流通久了,自然会出现生锈、腐蚀、遗失等情况,而若是用纸币的话,即便是旧了烂了也没多大关系,反正印刷纸币的成本并不高。
此外,流通纸币还有许多其他好处,难以尽述。
不过骆知祥依旧有些奇怪的问道:“大王,按照你刚才所说的,既然发行的纸币可以随时用来兑换足额的现钱,那么这就是说,朝廷储备了多少铜,就能发行多少纸币;若是铜的储备减少了,那就要减少纸币的发行量;那么这样一来,决定纸币流通量的岂不还是国家储备铜的数量吗?这有如何能缓减现钱流通不足的问题呢?”
“哈哈……”杨渥听了却是大笑起来:“谁和你说,一定非要是有多少铜就发行多少纸币的?”
“这不是大王刚才说的吗?纸币能随时兑换成足额的现钱,若是储备的现钱不够,那么百姓兑换的时候岂不是兑换不出来?”骆知祥疑惑道。
“孤问你,你觉得天下的百姓都会在同一时间将自己手中的纸币兑换成现钱吗?”杨渥笑着问道。
“这个,当然不会!”骆知祥沉吟片刻,便非常肯定的答道:“百姓即便是兑换,时间肯定也会错开,而且不可能全部百姓都会选择将纸币兑换成现钱。这就是说,国家只需要储备一千文现钱,却可以发行一千二百文的纸钱,甚至更多,也不会出现问题!”
骆知祥一点就透,很快就推测出了一个让他感到惊讶的结论。
是的,后世西方国家的金本位制度,实际上他们发行的纸币面额的总数值,是远远高于他们手中黄金储备的,这个比例可以高达一倍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国家手中有一枚金币,他就可以发行价值两枚金币的纸币!
这样一来,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需求自然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了。
当然,吴国如果一上来就发行远远超过储备的纸币,并且还允许用纸币自由兑换铜币的话,只怕很快就会出问题。
毕竟百姓也不是傻子,他们即便是接受纸币,那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一开始,若是国家允许将纸币足额兑换成现钱的话,只怕每个百姓都会选择兑换。
不过若是时间一长,大家发现用纸币真的能够随时兑换成现钱的话,他们就会放心下来,并且慢慢接受纸币。
毕竟相比于现钱,纸币用起来的确是方便了太多。
既然纸币随时都能兑换成现钱,那么大家为什么不用纸币呢?
所以随着时间流逝,大家都认同了纸币之后,那时候国家就可以慢慢放松储备比例,比如一千贯的现钱,就能发行一千二百贯钱的纸币,而不需要担心出现问题。
当然,实际的情况没有这么简单。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来纸币如何防止伪造,这是一个大问题;二来,若是出现了挤兑现象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不过那些问题,即便是后世也是各国需要头痛的事情,在这个时代自然也不能完全解决,只能想方设法的克制这些问题。
杨渥将自己的想法对骆知祥说了以后,又笑着道:“骆卿,你是我国有名的理财大家,孤刚才所说的这个办法其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你回去之后要好好想想,后头再给孤上个奏章具体说说。现在发行纸币的时机尚未成熟,但将来,发行纸币的事情乃是必然的。所以你身为户部尚书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
“是,臣回去之后定会将此事仔细想清楚!”骆知祥神情有些兴奋的答道。
身为一个对理财有极大兴趣的人,在听到了这么一个前所未有的妙策之后,自然会感到激动。
他有一种预感,若是他能将此事办好,将来名留青史都不在话下。
而对杨渥来说,发行纸币虽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潮流,不过发行纸币需要有立法保证,并且必须排除一些权贵,尤其是后世君王的干涉才行。
不然若是后世之人像元朝皇帝那样,将印纸钞当做“抢钱神器”来用,必然会出现大乱子。
而在这个君权没有什么限制的时代,如何保证货币发行的独。立性,这才是杨渥需要头痛的问题。
“孤即便能保证自己不会向纸币发行下手,但后世子孙又如何能保证他们不会乱动手脚呢?”仔细思考起这个问题,杨渥不由得有些头痛。
第五百零六章逃离()
纸币的发行,这本来就是历史的必然。
即便杨渥不主动推动纸币,但随着吴国经济的发展,纸币的出现也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不能因为纸币容易出现问题就不发行,那不过是将问题推给后人而已。
而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后世来人至少还算深刻懂得纸币滥伐的严重后果,但后世那些君王却未必都有这个认识。
所以若是不能一开始就不对纸币加以规范,任由将来自然发展出现,那样会造成的危害只怕会更大。
可惜的是,吴国的权利结构就决定了君主的权利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即便杨渥制定再严格的法律,也难以真正限制住后世君王。
所以杨渥在仔细思考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只能决定将来发行纸币后,一方面制定相关律法对纸币发行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就只能大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
事实上,在杨渥看来,要让后世之人明白不能滥发纸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官员和君主自己明白滥发纸币的危害,只有大家都明白了其危害,大家才有可能乖乖遵守规定。
所以杨渥觉得,从明年的科举开始,试题中就要大量增加一些经济学的东西,以引导广大士子去研究经济的运转原理;此外,后世君主的教育中也要增加一些经济原理,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
纸币的发行毕竟还早,但清理佛门的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
在关闭了大量寺庙,将二十多万僧侣还俗,并且释放了十五万奴婢之后,收缴各地铜器的事情却进展得较为缓慢,毕竟涉及到的人数范围更加广泛。
除此之外,在清理了佛门寺庙之后,杨渥又下达令旨,宣布将要清理全国的道观。
具体的准则与清理佛门的准则相差不大,主要目的也是进行整顿,保留一部分道观,并且颁发敕令,用颁发度牒的方式来限制道士人数等等。
道教虽然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在百姓中有着深远影响,不过其发展程度反而有些比不上佛门。
所以对道门的清理过程反而容易许多,没有出现大的波折。
……
幽州城中,当杨渥忙着清理佛门和道门时,冯道却是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