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佶首先站出来道:“大王,要想与吴国议和,臣以为首先一点就是要搞清楚我军到底还有哪些手段可以威胁到吴国,若是我们一点手段都没有了,只怕吴国不会轻易和大王议和的!”

    “嗯!”马殷点点头表示同意。

    他当然知道,所谓议和,那只能发生在两个实力相当,或者相差不是太大的势力之间。

    若是两方实力相差太远了,那就不是议和,而是议降了。

    不过在议和与议降之间,还有一种情形,那就两方实力相差虽然很大,不过实力较弱的一方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若是实力强的一方坚持要消灭对方,而他将付出的代价有些得不偿失的话,那么强的一方就可能接受对方的投降,同时又允许对方保持相对的独。立。

    换言之,就是实力弱小的一方在名义上投降,以换取两方的和解。

    而这就是马殷现在想要达成的结果。

    可惜的是,仔细一想后,马殷有些心慌的发现,自己一方竟然没有多少能够威胁到吴国的手段了。

    很明显,吴军即便只用与楚军同样的兵力,也能取得胜利;一旦他们投入更多的兵力,只怕楚军将败得更快。

    此外,在潭州失守之后,接下来吴军肯定会继续出兵进攻湖南各州。

    而楚军在失去了许德勋手中那两万守军后,如今所有兵力加起来都不到五万人,已经没有足够实力去抵抗吴军的进攻了,更没有实力去守住湖南各州。

    湖南的失陷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正当众将都在沉默之时,坐在众人末尾的王环站出来道:“大王,臣以为,这一次潭州一战,虽然最终我军兵败,不过吴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尤其是姚将军和秦将军两位,采用多种办法偷袭吴军,取得了较大战果。”

    “当初辰州蛮宋邺等,之所以让大王头痛,不外乎就是凭借地利,以各种办法袭扰我军;如今我军同样可以用这种办法对付吴军,让他们付出足够的代价!”

    王环这一次因为成功偷袭了吴军,加上之前的战绩,所以这一次也得以参加议事。

    “好,此计大妙,只要我军像当初那些蛮人一般,到处袭扰吴军,他们定然承受不起伤亡而同意议和的!”

    “不错,湖南多山,也就是潭州附近的山路要少一些。若是吴军在其他地区行动,我军定然能凭借对地势的熟悉而不断袭扰他们!”

    听了王环的提议后,众将不由得眼神一亮,连连称赞,一个个仿佛找到了击败吴军的妙计一般。

    可惜他们也知道,袭扰战术永远都只是袭扰,在正面无法与敌军抗衡的情况下,光靠袭扰战术是成不了大事的。

    毕竟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连当初楚军都能不顾那些蛮人的袭扰而先后攻克辰州和敛州等地,吴军若是认真起来,自然也能以同样的办法对付他们。

    所以这个自袭扰战术,也就说来给自己壮壮胆量而已。

    王环开口以后,秦彦辉也说道:“不管怎么说,我国如今也还有五万大军,若是大王放弃湖南各州,将兵力集中到敛州、辰州等地来,再用袭扰战术来攻击吴军后勤,吴军也未必能攻破辰、敛等州。”

    “不错,就算吴军能攻破我军城池,他们也要付出足够代价。”

    “秦将军说得在理,相比于湖南,敛州、辰州都只是人口稀少的荒蛮之地,得了用处也不大。只要大王愿意议和,吴王杨渥也未必会为了这两地而与大王死拼到底的!”姚彦章大声说道。

    “若是吴王杨渥真不给我们任何生路,那我等便在敛州城中与吴军决一死战!倒要看看吴军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消灭我国!”

    ……

    众将的气氛终于热烈起来,一开始时的沉闷也不复存在了。

    在场众人毕竟都是见惯了生死的人,虽然对楚国将来的前景感到担忧,不过若是逼急了,大家也能舍得一身剐,跟吴国拼个你死我活。

    见此情形,马殷的脸色总算是好看了不少。

第四百八十章使者() 
讨论了许久,众人最后都认为,要继续与吴国正面抗衡显然很难,所以楚国一方如今最重要的筹码就是能让吴国付出重大代价,让他们感到得不偿失。

    可惜的是,仅仅依靠这些筹码显然不够,毕竟统一天下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与将来北伐可能付出的代价相比,消灭吴国需要付出的代价显然会小得多。

    若是吴国就因为不愿付出代价,所以就放过楚国,那么将来是不是也会因为不想承受代价而不愿北伐呢?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讨论了许久之后,张佶、高郁等人最后都提出,要想与吴国议和,恐怕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

    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提出为吴国镇守西南,防止那些蛮人部族侵袭到吴国领地。

    或许看在这个条件的份上,再加上答应一些其他的条件,议和还是有希望达成的。

    当然希望终究只是希望,要想将其转变成现实显然没有那么容易,至少马殷还需要派出一个合适的议和使者。

    “老臣深受大王信重,屡屡委臣以大事,如今国家危难,臣愿出使金陵,为我国求得和平!”高郁站出来主动请缨道。

    本来在场众人中,马賨与吴国的关系最为亲厚,毕竟他当年在淮南任职多年,派他去出使吴国应该是最好的人选;不过马賨的问题就是太亲近吴国了。

    当初楚国实力还很强盛时,马賨就主张与吴国和平共处;后来楚国声威稍堕,他就主张彻底投降吴国。

    至于如今,若是以他为使者的话,谁能保证他到了金陵后不会将楚国彻底出卖掉。

    所以马殷见高郁主动请缨,当即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只要能保证我等在敛州、辰州继续维持下去,其他条件都可以考虑。”

    “至于名份,孤愿意主动舍弃楚王封号和天策上将封号,不过为了方便统领众将,希望吴王能给个节度使之位!”

    “若是吴王提出要质子,这一点孤也能答应,孤会将长子送往金陵为质!”

    “若是吴王觉得孤手中兵力依旧太多,孤可以保证将兵力限制在两万人!并且将来还可以派兵助吴军征战!”

    “若是吴国人觉得敛州、辰州距离湖南太近,孤也能继续向西迁移,去夺取那些蛮夷的领地!”

    ……

    “总之,只要能让我等兄弟有条生路,孤什么条件都可以考虑!”

    “若是这样吴王还不答应,那么孤就只能与他决一死战了!

    选定了高郁作使者后,马殷郑重向他宣布着自己的条件。

    他的魄力不可谓不大,几乎是舍弃了一切,就只为求得一条生路。

    当然,他的这些条件表面上付出了很多,但实际上也不算太多。

    比如舍弃楚王封号和天策上将的称号这一点,都到如今的局势了,他自然不会还在这种问题上纠结。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节度使而已,如今回归原来的职务,倒也没什么。

    再比如主动限制兵力,他如今虽然还有五万大军,不过那是依靠整个湖南在供养。

    将来失去了湖南之后,仅仅依靠敛州、辰州这种贫瘠落后的荒蛮之地,他也无力再维持那么多的兵力,两万人就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还不如爽快点,自己主动提出来,还能表明自己的诚意。

    至于交出自己的长子作为质子,这一点他也不在乎。

    他的儿子虽然不算太多,但也有那么十多个,就算失去一个也不算什么。

    当然,若是他真的做到这么多的条件,那么到时候马殷也的确不能威胁到吴国了,最多也就是扰乱一下地方的秩序而已。

    在这种条件下,议和成功的可能还是不小的。

    这时,张佶突然问道:“大王,若是那吴王提出要大王亲自去金陵觐见,又该如何回答?”

    马殷听了顿时色变:“难道把孤当成是楚怀王吗?此事断然不可!”

    也怪不得他这么激动,如今的楚国,可以说完全就是马殷一个人在支撑着。

    若是没有了他,他的几个儿子又无力掌控大局,到时候楚国众将没有领头之人,定然人心涣散,甚至不要吴军来攻,楚人自己就会内乱起来。

    所以这一条马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高郁沉吟道:“若是吴王提出这一条,臣就以大王上了年纪,难以远行为由,直接拒绝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