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李承嗣和史俨被淮南留下来,李克用就非常气愤,考虑到要共同对付朱全忠这才忍了,并且双方结为同盟;而这一次杨渥又将他派出去的使者给留下了,可以想象李克用得知后将会多么的愤怒。

    不过杨渥可不管李克用的愤怒,他派使者出使河东,一来是解释这件事情,毕竟两家是同盟关系,不能做得太难看,总也要给李克用留一份面子;二来他打算用苏州炮的制造技术交换郭崇韬的家人。

    郭崇韬既然已经投靠淮南了,自然不能将他的家人继续留在河东,不然等到将来与河东闹翻之后郭崇韬的家人就可能被河东利用。

    此外,苏州炮这种新式投石机的制造技术扩散肯定是不能避免的事情,梁军可以从淮南军这里得到相关技术;等到将来晋军和梁军交战时,晋军肯定也会从梁军手中获得苏州炮。

    既然难以避免技术的扩散,还不如趁早用来获得一些好处。

    当然如今的淮南能够从河东获得的好处也不多,比如马匹,这是淮南紧缺的,不过因为道路阻隔的原因,即便李克用答应用马匹来交换,淮南也没法将马匹运输回来。

    所以杨渥提出的交换条件一个就是郭崇韬的家人,另一个就是河东尽快出兵攻打潞州。

    如今淮南与梁军交战激烈,虽然暂时把梁军的进攻击退了,但长久来看,还是需要一个盟友出来分担梁军的压力,这个盟友,自然是晋军最合适。

    此外,杨渥记得历史上李克用攻打潞州就十分顺利,潞州的昭义节度使丁会对朱全忠欺凌唐室心怀不满,直接向李克用投降了。

    这样一来李克用的声势将会重新振作起来。

    对于朱全忠来说,相比于缺乏马匹的淮南,作为朱全忠的老仇家,而且拥有大量骑兵的李克用如果声势复振的话,其带来的威胁肯定比淮南还要大,所以在南北两方面都遇到挑战时,梁军选择先对付李克用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一来,淮南面临的压力就能大大减少,淮南军的主力也能南下先行统一南方了。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此时听到杨渥的提问后,郭崇韬回答道:“殿下,属下觉得我军应该北上接应魏博军,史仁遇毕竟是主动来投,而且殿下大军就在宿州,距离他们并不远。若是殿下不接纳他的话,那么将来就不会有人再投靠淮南了。”

    郭崇韬话音一落,众人便沉思起来。

    的确,如今的淮南军主力就在宿州,杨渥本人也在这里,如果他对主动来投的史仁遇的求援置之不理,传出去别人就会觉得杨渥没有担当,怕了朱全忠,到时候其他有心投靠的人心里就会有顾虑了。

    杨渥点头道:“你说得不错,那么如果魏博军到了淮南后再次作乱又该如何?”

    “殿下放心,魏博军总共只有两万人,如果这次接应他们时,让他们担当主力与梁军交战,相信他们的兵力又会损失一部分,殿下再施加手段,将其军队分割削弱,即便造反也出不了大的乱子。”

    杨渥笑了,郭崇韬的想法其实和他差不多,过去对于那些降兵降将他都是采用各种手段将其肢解融入淮南军中,尽量避免那些降军相互抱团的现象。

    魏博军作为北方人为主的军队,或许要融入淮南军中比较困难,但杨渥要肢解他们还是没多大难度的。

    “那么郭参军觉得我军该如何接应史仁遇呢?若是尽起大军北上,不仅风险太大,而且时间上同样来不及;只派少量兵力北上的话又起不到多少作用。”听了郭崇韬的话后,张训有些意动,站出来询问道。

    “在下觉得,殿下可以分兵三路北上,第一路兵力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五千人左右就行了,但一定要精锐,走小路潜行,尽量避开梁军的耳目,这是我军取胜的关键;

    第二路兵力大概在两三万左右,最后一路则由殿下亲自统领大军主力。

    这两路军队都大张旗鼓而行,以吸引梁军的注意力。”

    “然后殿下再派人告诉史仁遇,就说殿下已经尽起大军北上接应他,让他务必坚持到我军抵达为止。”

    “这样一来,梁军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魏博军和我军的后两路上,这就给了第一路我军突袭的机会。只要时机把握得好,定有机会击败敌军!”郭崇韬沉声道。

    杨渥默然,郭崇韬的计谋有一定可行性,但同样有很多变数,比如隐藏在暗中的那一路军队被敌军提前发现了怎么办?再比如魏博军不等淮南军赶到就被击溃了怎么办?

    “殿下,用兵之道无不是冒险,更何况殿下只要谨慎一些,大军主力就不会有危险,既然如此,何不试一试?”郭崇韬看出杨渥的犹豫,又出言提醒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个道理杨渥自然明白,现在显然不是犹豫的时候,虽说从永城到史仁遇驻守的下邑县只有六十里路程,但淮南军的主力如今却在符离县,距离下邑的路程却有近两百里,大军主力抵达需要的时间更多。

    若是杨渥迟疑不决,就很有可能错过北上接应魏博军的最佳时机。

    “到现在为止,北方藩镇还没有出兵响应殿下的,不管是晋王还是刘仁恭,他们都选择了作壁上观;这说明殿下造成的声势还不够大,再加上美原之战,刘知俊一战击溃李茂贞、杨崇本联军带来的影响,这才使得他们选择了观望。

    若是殿下能再次击败梁军,晋王与刘仁恭等肯定不会坐视!

    此外,从史仁遇的信使提供的情报来看,魏博六州之地,如今除了罗绍威直接控制的魏州之外,其他各州都控制在牙兵出身的将领手中。若是殿下能再次击败朱全忠,这些魏博将领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趁机造反的机会。

    到时候有晋王、刘仁恭的牵制,再有魏博的反叛,至少在一年内朱全忠将无力南下争夺宿州。到时候殿下才能真正从北方这个泥潭中脱离出来!”郭崇韬最后建议道。

    杨渥这才下定了立即出兵的决定,不过在领兵人选上,众将又发生了争执。

    按照郭崇韬的方略,三路出兵里面,真正担任重任的却是第一路。

    这一路军队兵力不需要太多,但要想把握住机会击败梁军,却一定要有个骁勇果敢的将领才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训、周本以及王茂章三人差不多都能担任此重任,他们相互争执,都想获得这个立功的好机会。

    杨渥无奈之下只能让他们抽签决定,最终却是老将张训获得了这个领兵机会。

    当天,张训率领五千精兵迅速启程北上,一路尽量避开大道,只走小路,以最快的速度极速行军。

    同时杨渥又让侯瓒率领骑兵负责驱赶梁军斥候,以尽量减少张训被发现的可能性。

    接着,王茂章又率领他的右武骧军两万人大张旗鼓的打着先锋的名义北上,而杨渥则亲自率领其余主力作为后应。

    下邑县南三十里处,魏博军在此稍微停下来休息。

    “吴王世子真的是这么和你说的?”收到杨渥的答复后,史仁遇眉头紧皱。

    在听说朱全忠已经尽起大军前来讨伐后,史仁遇根本不敢抵抗便率领叛军南下,想要尽快进入淮南军控制的地盘。

    然而这两天魏博军大肆抢劫,虽然大大提振了军队的士气,增加了大家造反的热情,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好的影响,那就是抢的东西太多,极大影响了叛军的行军速度。

    为此,史仁遇再三下令各部将过重的财物抛弃掉,只留下轻便容易携带的东西上路,然而取得的效果却不怎么样,没有谁原因轻易放弃自己的东西。

    史仁遇虽然心中忧虑,但不敢强来,毕竟大军刚刚造反,若是逼得太急,谁知道这些部将们会不会再次将他抓起来投靠朱全忠。

    所以这一路南行,速度十分缓慢,一天下来也不过行军了三十里路。

    好在,淮南那边总算有了回信,杨渥已经决定尽起十万大军前来接应他们。

    这个好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军,使得本来还有些惶恐不安的叛军将领们纷纷士气大振。

    梁军虽然强大,但之前那么多天的交战下来,淮南军的强大众人同样有目共睹,再加上号称百战百胜的吴王世子亲自领兵,众人自然信心倍增。

    然而杨渥在告诉他们援兵即将抵达的同时,又给史仁遇下达了一个命令:他们必须在这里抵挡住梁军,给大军北上接应他们争取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