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李易和秦瑞都是一脸平静的样子,边安心中有些好奇。难道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没有一点的夸大吗?看他们神情好像不似作伪的样子。
不过这个问题边安没准备深究了,现在李易提出了这个方法,他觉得也可以。
摊开地图仔细看了看,边安对着李易说道:“距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城池,是房固县的县城房固城。房固县在安庆府内算是一个上等县,人口两百余万,房固城中有守军三万人。在这里也是经过多番大战后的老兵,战斗力虽不及府军,但也差不了多少。前段时间我们试探着进攻过一次,付出了两千多条人命,连城墙都没有摸上去,后来便只得作罢。“
边安还有句话没有说完,那就是他放弃进攻的原因,并不是攻下城池自身也会损失太大,而是现在安庆府中的各个县城,和之前丹靖府中各自为战的不一样。一旦某个县城遭到大规模的攻击,周围的县是肯定会派出援兵的,这样一来他们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打击,弄不好全军覆没都有可能。当然,这都是因为丹靖府的前车之鉴,所以一切的结果,还都是朱鸿信所引起的。想当初宋向天攻占蒙仓城的时候,不过几千人马,城中守军也才两三千的样子,而从那次之后,每攻下一个县城,剩下的县城守军都会越来越多,到现在甚至膨胀到了三万人了。
第152章 出兵房固城()
李易带了点头,甚至都没有去看地图而是直接说道:“那就攻打这座城池把,大王只需要派出一万人帮我们运送一下攻城器械就好,剩下的就交给我们吧。”
当初李易和秦瑞在出发之前,便得到过朱鸿信的指示,那边是在这里尽可能的把事情搞大。虽然朱鸿信没有说怎么搞大,但李易和秦瑞还是有着自己的理解。首先自然就是声势要大,要把大明帝国的威名传到这里来。其次便是要给朝廷的麻烦大,那么要做的就不单单是攻打下一个县城的事情了。
所以攻打房固城,就是打响威名的第一战。
只是李易的话刚说完,刚刚那个浓眉大眼的武将又站了起来面露不屑的说道:“二位将军,你们想以一万人马去进攻三万人驻守的坚城?还不需要我们的帮助?据说你们死一个人我们就要给一百两的抚恤金,我看你们莫不是过来骗抚恤金的吧?”
这话说的恶毒不已,即便是在场的其他人,也都觉得有些过分了,自然李易也不例外。他冷哼一声然后对着边安说道:“大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请安排好人马,明天和我们一同出战吧。”虽然很恼怒,不过李易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因为他有底气,知道现在受的这些气,在他用事实狠狠的打脸后,就会全部还回去。
边安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嗯,既然你们已经确定了,那我们也不墨迹,熊虎,”边安看着刚刚那名两次站起来说话的武将,“这次就由你来协助二为将军攻城吧。”
“这,大王,”熊虎一张大脸涨成了猪肝色,原本想要拒绝的他,在看了边安一脸淡然的表情后,也只得作罢,”那好吧,末将领命。“
李易倒是一脸探究的看着这个人,心想原来这人名字就叫熊虎,配合他虎背熊腰浓眉大眼的外表,倒是相得益彰。
“好,出兵的事情已经商议妥当,那接下来就请二位将军一同入席,给二位接风洗尘。”边安一脸客气的说道。
李易和秦瑞对视一眼,然后说道:“多谢大王好意,如此那就却之不恭了。”
——
第二天一早醒来的时候,李易还觉得脑袋发晕。昨天的接风宴,哪里是接风,分明就是鸿门宴。他们在军队中军纪森严,一般是根本不允许喝酒的,而酒量这个东西一半是天生,还有一半是需要后天的锻炼的。所以他和秦瑞的酒量都不是很好。
但边安这边就不一样了,在客套了半个小时,边安离开后,他手下的这帮武将就完全像是放飞了自我一样,喝酒都是换用的碗,搞的他们两个是站着进去抬着出来,丢人丢大发了。
用冷水洗脸刺激了一下,李易感觉自己的情况好了许多。
房固城距离他们濉灵山下的驻地只有一百六十公里的距离,按照李易他们规定的正常新军速度来说,需要整整四天的时间才能到达。
而这边李易和秦瑞带着一万多大军,加上熊虎的一万辎重队伍出发后第二天,消息就传到了房固城中。
虽然其中有一万多是朱鸿信的火器军队,传言他的火器军队向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起兵到现在未尝一败。但这毕竟只是听说,没有亲眼看到的事情,很多人在心里其实都是不愿意相信的。
这房固城的守军主将,也是这样想的。在它看来,那些传言都是以讹传讹,当不得真。传言里面肯定是有夸大的成分,朱鸿信厉害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会攻下整个丹靖府,但传的这么神乎其神,就有些过分了。
当然,虽然他心理这样想,但他也不会轻敌,只不过压力没有那么大罢了。
原本在他们安庆府的防御体系中,一旦哪个地方发现有情况,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向周围的各县求援,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的意外。但这次他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前来进攻的不过区区两万人马,想当初匪军大首领边安亲自带着十万人马来进攻这里,不也是碰了一鼻子灰然后灰头土脸的跑回去了吗?
更重要的是,区区两万人的敌军,如果他在还没有接战的时候,就派人出去求援,那不就说明他未战先怯了吗?这个名声传出去可不好听,说不定还会影响他以后的升迁。
即便要求援,那也是等对方开始攻城后的事情,如果朱鸿信的军队战斗力确实强悍,自己再派人去求援也不迟。他不相信自己三万人凭借城墙的有利地形,会坚持不到援军的到来。
所以这个在边安等人看来有些奇怪的情况,便切切实实的发生了。他们都有些不明白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大军只要一动,各地的守军就如同长了个狗鼻子一样闻风而动,让他们空有十多万大军,却没有一个下口的地方。
而这次请的援军一上阵,对面驻守城池的守军,竟然不向周围请援。这么看,似乎以前对他们还是特别重视的啊,想到这里他们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只不过虽然房固城的守军主将,没有准备向周围求援,但边安从朱鸿信那里借来的一万多大军攻打房固城的消息,还是在第三天的时候就传到了距离房固县最近的两座县城里面。
虽然没有接到求援的消息,但是军令如山,他们也不敢违背。早在半年之前,府城就给他们下达了协同防御的命令,所以在他们收到这个消息后,虽然奇怪为什么房固城没有派人来求援,但还是及时的各自派出了两万的援军,前往房固城。
而他们到房固城的距离,都在两百公里左右,急行军的话,同样也得四天的时间才能赶到,也就是说,在李易和秦瑞到达房固城的第三天,四万之众的援军就会抵达房固城。
而这也是当时在边安大帐中,众人都认为李易说大话的原因。因为官军现在的反应实在是太快了,看似你只是攻打的一个县城,但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攻下,那么很可能你要面临的,就是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五个的县的压力,最后还可能有府军介入。
第153章 蜕变()
而这个情况,李易和秦瑞在出发来到边安这里的时候也知道,所以才会提出让边安派一万人携带攻城器械来协助他们。这样可以让他们保存好体力,同时在一抵达房固城的时候,就能够迅速的投入战斗。
可以说此时除了李易和秦瑞两人自己有信心短时间内攻下房固城外,其他的人包括边安这边的以及官军那边的人,几乎都不相信李易这一万多人可以攻下房固城。
外面冷风呼啸、寒风刺骨。安庆府的冬天天气特别的干燥,许多士兵的嘴唇都已经被夜风给吹的干枯裂开了。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李易秦瑞和熊虎的两万多大军终于抵达了房固城,并且已经扎好了大帐。
大帐中正有十多个人在商量着攻城的事情,房固城毕竟是一个城池,而且援军没几天就会到达,所以为了迅速攻下城池,刚刚才扎好帅帐,李易和秦瑞便开始部署战斗事宜。
由于有专门的人运输,这次他们带过来的攻城器械数量还是很可观的,仅仅云梯就有一百多架,而箭楼也有五十多座。不过箭楼还需要大约半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