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人,在下明白。”

    ……

    回到青鹿城的第二天,朱鸿信起的很早。虽然晚上喝的醉醺醺的,但一个晚上过去,已经完全清醒了。

    在地球上他就是这样,虽然喝酒容易醉,但同时醒酒也很快。

    都卫府大堂,朱鸿信正在接待苏学民、叶重还有东方穆羽三人。

    这三人都是朱鸿信新设立的十多个部的部长,苏学民是教育部部长,叶重是科学技术部部长,而东方穆羽是青河研究院的院长。

    自从系统升级后,朱鸿信便开始盘算着找这三个人一起过来商议一些事情。

    现在的系统,和以前相比,更加的注重科技,而不是金钱。所以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抢夺更多的白银,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是发展科技,所以他今天才找来这几人。

    “苏部长,青河书院如今怎么样了?”

    苏学民起身点头,然后说道:“回大人,青河书院经过半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在籍学生一千四百人,征收周围土地共一百零五亩,建设了配套的宿舍、食堂、还有教室。同时还聘请了九十八位教书先生,另外还有几十名的后勤管理人员,已经正常开课半年了。”

    “不错,苏部长辛苦了,青河书院的发展,我非常满意,只是青河书院,毕竟只是一个书院,规模再大,也只能培养一两千人。”

    “你们几人都是眼界比较开阔的,应当知道往后去,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就像如果没有青河研究院的努力,就不会有玻璃镜的诞生。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便是教育的普及。”

    朱鸿信看着下面端坐着的三人,见他们都微微点头,朱鸿信继续说道:“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便是教育体系的建立。”

    “大夏国之前的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成体系的。而且教授的内容,也都是传统的一些文章策对之类,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毫无用处。”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教育体系,来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135章 启学() 
说起教育,自然是苏学民的分内之事,所以他第一个站起来说道:“大人,我们只需要在各地修建公办学院,然后让那些适龄孩子直接来上学,应该就能够解决了吧。”

    朱鸿信点了点头然后说分:“不错,苏大人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不过还是太粗糙了。教书育人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我们要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虑清楚才行。”

    “就像我们青鹿府,虽然在之前有许多的私塾,但能够入学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这些人在整个适龄人群中的比例,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而剩下这十分之九的人,在这之前没有上过私塾,学业基础基本为零,大字也不认识几个,所以对于他们,我们基本上需要从零开始教学。”

    低头思考了一会儿,朱鸿信接着说道:“所以我们首先得建立一种启蒙学院。顾名思义,便是给那些上学的孩子进行一些基本的教育,比如教他们识字,还有一些基本的仁义道德,另外可以在加上一些浅显的科学道理或者物理现象。来帮他们启发智力,让他们从完全的零基础,变成有一定文化科学基础的人。”

    “在这个学院中,对于学生主要的要求,就是识文断字,其次就是引起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所以学制不需要太长,三年时间就足够了。这个启蒙学院我给他简称为启学,启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看到几人对于这个义务教育制度一头雾水的样子,朱鸿信微微一笑,然后解释道:“至于这个义务教育制度,顾名思义,就是说双方都有义务保证适龄儿童能够正常上学。对于孩子一方,家长不得以任何理由不让自己的孩子进去启学,而学生也不得以任何理由逃避启学,同时政府必须保证这些孩子能够正常的进入启学,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导致他们无法上学。”

    说到这里,苏学民几人似乎听明白了,不过紧接着苏学民就又紧张起来:“大人,我知道您此举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上学,但是青鹿府两千万人口,保守估计适龄儿童也有十万左右的样子,这么多的人,就算按照一所启学容纳一千人计算,也得一百座这样的学院,算上各种建设开支,恐怕我们的财政无力负担这么多的消耗啊!”

    听了苏学民的话,朱鸿信哈哈一笑:“苏大人考虑的有道理。不过,如今却正是这个几乎实施的最好时机。”

    “大人何有此说?”

    “好,那我就和你们说道说道。如今正是我们三次大败官军,威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官军此时肯定不敢轻举妄动,同时我们领地内的地主也已经全部清理完毕,可谓是外无忧内无患,正是安稳建设的大好机会。”

    “同时建设方面,也不会有你们想的那么费钱。经过府城一战之后,我们前后的俘虏以及抓获的地主家丁等等,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以这三十多万人为建设主力,就不需要开多少的人工费用,同时启学会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体材料,这些材料我们都能够自己生产,以成本价采购,同样花费也会大大降低。”

    “不过启学的规模,不宜太大,应当控制在一座启学能保证500人正常上学的规模,就可以了。所以整个青鹿府最少需要200座启学,按照上面的估算,每一座启学的造价,不会超过十万两白银。”

    不要觉得十万两白银很少,在青鹿府,朱鸿信给军队的饷银是一个月三两白银。这已经是非常高了,要知道普通的官军,一个月的饷银最多也才一两白银,而普通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最多一两白银。

    修建一座启学,同时参与的工人,五百人就已经足够了,十万两白银,足够五百人工作十六年之久了。

    所以两百座启学,最低需要两千万两白银,当然,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需要拿出来的,而是按照工期进度,分批拿出来。启学的建造,保守估计,最少也得九个月的时间,加上前期的选址勘察材料准备等方面,最少也得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也就是说每个月只用拿出一百七十万不到的白银就好了。

    而以他现在玻璃厂的盈利能力,每个月足足可以进账两百七十多万两白银,加上之前还剩下的一千多万两白银,应对启学的建造,是绰绰有余了。

    听朱鸿信分析结束,苏学民几人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苏学民说了两个字,又犹豫了一会儿才接着说道,“大人,要如何保证那些百姓心甘情愿的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呢?”

    朱鸿信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说道:“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过依然有解决的办法。启学中会修建公共食堂,每天提供一次午餐,保证每天的午餐都有肉食,这是吸引他们的第一步,其次,对于完成一期学业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家庭我们可以提供二两白银的补助。最后,我们还可以制定律法,规定适龄儿童必须就近进入启学启蒙。如此三管齐下,我相信最终的入学率应该非常可观。”

    朱鸿信所说的一期,指的是一年的学制,而不是地球上的学期。朱鸿信不准备给他们太多的时间休息,比如说地球上的寒假暑假以及两天周末的时间。现在是发展初期,什么事情都应该以快速发展为第一要务,至于说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朱鸿信觉得都不是问题。

    现在的人都很能吃苦耐劳,比起地球上温室里的花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但还有好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其一便是老师的问题。两百所启学,每一座启学最少也需要二十五名教师,一起算下来,一共需要五千名教师。不过好在是距离正式开学还有一年的时间,抓紧时间的话,也足够我们找到所需要的教师了。”

第136章 贼() 
“大部分的老师,都可以直接花钱聘请过来,而一些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学科,就需要青河研究院的支持了。”

    东方穆羽一听这话,立即便点头答道:“这件事我们自然会全力配合,只是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做?”

    “也没什么困难的,首先,你们需要成立一个教科书编写小组,尽快把这方面的教科书编写出来,同时挑选一批先生进入你们研究院进行学习,将来便由他们充当科学方面的课程老师。”

    “当然了,启学只是给没有基础的学生启蒙,真正教授知识的,是后面的中级学院以及大成学院。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