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学智副司令把嘴里的肉咕咚一下咽了进去,抹了抹嘴说道:“嘿嘿,你们都知道,美国姥的飞机天天来咱们头上下蛋,公路被炸的和马蜂窝一样,一次战役的时候还好一点,可是现在咱们把战线已经推到了三八线附近,前线最远的部队距离咱们国境足足有四百多公里,美国佬的军舰就在公海里停着,从航母起飞的飞机可以直接把我们的补给线切段,以我的估计,咱们的空军一天不上天,后勤的情况就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邓华副司令有点不满的问道:“那咱们就这样一直啃咸菜?得啃到什么时候是头?你老洪这家伙也会有没辙的时候吗?”

    一直没说话的参谋长解方也插了一句:“情况确实很严重,前线的部队更困难,我们准备了好多天的补给只够部队打几天,几天以后又光了,战役不打又不行,真是让人头疼。”

    解方参谋长是主管作战的,他要制订作战计划,可是不管多好的作战计划,也得补给充足才行,没有弹药和粮食让部队拿什么去打仗,听解方参谋长的意思,马上又一场大战役要开始,可是我们的后勤还没有准备好。

    李勇心里激灵一下,解方参谋长是志愿军的总参谋长,参谋长嘴里说出来的可不是小战斗,根据他的估计,很有可能是朝鲜战场上的第三次战役就要开始了,而三次战役又是在我们志愿军筋疲力尽还没有休整好的时候开始的。

    朝鲜战场的第一次战役是一次仓促的战斗,对志愿军和联合**都如此,第二次战役是我们利用了敌人骄横的特点打的一场伏击战,前两次战役都占了便宜,可是这第三次战役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敌人已经知道中**队大批入朝,已经有了警惕心理,也掌握了我军的一部分作战特点,加上志愿军的补给线过长,后勤供应跟不上,所以将要开始的第三次战役是非常艰苦的,也是残酷的。

    按彭老总的意思志愿军还需要休整一段时间,就在三八线一带休整,但是上级给出的方针是要志愿军无论如何也要克服困难再打一个战役,要把战线推到三八线以南。

    把战线推到三八线以南?说出来容易,具体实行起来就难上加难了。

    上级考虑的是全局上的大问题,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他的国家就只有执行的份,新中国当然是不尿什么西方制订的标准,凭什么你们说要以三八线为界我就得听,老子就是要打过去,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政治。

    军事上不想打,可是政治上要求志愿军必须再打一次大战役,为此,志愿军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争取把每一项工作能做的更加仔细一点,但现实还是让人难以接受,几百公里的运输线,仅有的几条道路在美国空军的昼夜轰炸下千疮百孔,能维持部队吃饭就很不容易了,再想把打大战役所需要物资准备到位简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直到战役将要发起之前每个战士只有三十发子弹和几斤舍不得吃的炒面,这就是当时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的全部家当。

    三十发子弹,几斤干粮,外带上几枚手榴弹,这样的装备与对面的联合**相比太寒酸了,跟叫花子差不多。

    几个首长间的气氛又低沉下来,都知道部队的情况,可是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国家的实力摆在那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勇与何翠花静静的听着,一句话不敢说,几位首长讨论的都是志愿军的头等机密,是关系到千万人生死的大问题,搁以往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接触不到这样的核心机密,今天只是赶巧了。

    谢谢老伙计们的支持,谢谢打赏和票票。

第816章 副部长() 
二次战役过后,志愿军把战线推进到了三八线附近,联合**则是一口气跑到了汉城。

    战役打赢了是好事情,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困难也越发的大了起来,因为大踏步前进的中**队补给线也越拉越长,长到可以让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一昼夜里随意切断无数次。

    美国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部署在朝鲜前线的战术战斗机超过了七百多架,第二十航空队的轰炸机超过了三百多架,停泊在航亩上的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战斗机超过二百多架,也就是说,部署在一线的美**队有一千二百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在不停的向中国人的头上倾泻炸弹,下大雨一样的倾泻。

    缺乏现代战争经验的中**队后勤供应极度低劣,没有专门的后勤系统,刚刚组建的所谓后勤部只有区区的十几个人,而这十几个人也对现代化战争中的后勤供应摸不到头绪。

    中**队是一支以游击起家的部队,解放战争中才有了大规模的野战军,国内解放战争中部队解决吃饭问题的办法是就地筹粮,自己弄好吃饭问题,上级不管口粮,但是这一办法在朝鲜就完全行不通了,异国他乡里,向前追击的中**队经常行进在上百公里的无人区。

    连人都找不到,还谈什么就地筹粮,国内战争中的经验在五零年的朝鲜成了不太遥远的历史。

    弹药和武器装备的补充更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中国士兵手中的武器大都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来的,口径五花八门什么样都有,口径的不统一又给弹药供应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前线部队缺乏弹药成为普遍现象,有枪无弹,为此,各级指挥员焦灼万分。

    '

    弹药匮乏,粮食匮乏,部队筋疲力尽,可是战斗又不得不打。国内的新闻里又是形势一片大好,清楚事实的彭老总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中。

    彭老总认为。从军事上讲,是不应该再立即进行战斗的,志愿军入朝一个多月就连续打了两个大战役,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战局发展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西线的几个军已经非常疲劳,东线的九兵团损失更大,严寒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超过了九兵团总兵力的一半,要求补充有作战经验的老兵还没有消息,粮食和弹药更是保障乏力,况且,二次战役后期敌人逃跑的虽然快,但损失并不大。有生力量大部分完整的保留下来,敌人的撤退并不意味彻底失败,从战争常识上看。美军撤退是有道理的,一是他们在三八以北的平原无险可守,二是美军需要补充,需要迅速脱离战场,依托有利地形进行整顿,联合**撤退的快有慌乱中被打的晕头转向的原因。也有想尽快抢占有利地形的因素,并不是一味的败退。从种种迹象上来看,联合**是在有组织有计划的后撤,敌人——并不是泥捏的。

    三八线以南有大量的永久性的防御工事,有立体的交叉火力网,而志愿军要从伏击战和游击战转化为野战攻坚,困难可想而知。

    还是彭老总打破了沉闷:“我们的军队一直以来都是在艰苦中作战,就说我们西北野战军吧,饿肚子打仗是家常便饭,我相信战士们能克服困难。”

    “我们的战士们都是好样的,他们知道自己部队的难处,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可是我们的部队也太苦了,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酷寒里作战连棉衣都没有,有的班只有一双棉鞋,班里只好规定只有站岗放哨的战士才能穿,他们的肚子里每天只有八两粮食,没有一星点的油花,就这可怜的八两粮食还经常送不上去,我这个政治部主任当的失职,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样和战士们开口。”说话的政治部主任杜平声音哽咽着,到后来简直说不下去了。

    “失职的是我洪学智,不是你老杜,我才是咱们志愿军的后勤部长。”

    洪学智副司令员嚯的站了起来,然后看着在一旁目瞪口呆的李勇与何翠花说道:“两个小家伙,吃了你们一顿羊肉就不瞒你们了,我们的部队已经困难到极点了,一线部队的伙食定量是每天八两粮食,二线部队是六两,军以上的指挥机关和后勤人员的定量是每天四两,别看这里是志愿军的总部,我们这几个总司令和副司令也是没得好东西吃,也得饿肚子。”

    二次战役后后,入朝的部队超过了四十万,就算每人每天只吃一斤粮食也有四十多万斤,这还不包括武器弹药的消耗数量,蹩脚的后勤系统让一线作战部队苦不堪言。

    按美军的估算,鸭绿江大桥只能保证六七万人的后勤供应,这还是在完好的情况下,一但大桥被炸掉,真搞不明白中国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邓华和韩先楚副司令员以及解方参谋长都不明白老洪这家伙为什么这样和李勇与何翠花说话,困难就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