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什么,就这么说定了,我走了,你抓紧过来。”
何翠花一阵风似的走了,李勇却有点二心不定,说不想去是假话,可是去了又怕影响不好,后来又一想,全旅上下都知道胡小莲是自己老婆,还有什么影响不影响的,去看看老婆有什么不行,咱解放军也是人吗。
一顿晚饭让李勇心情舒畅,何翠花是个管后勤的教导员,她想弄点什么好东西简直是太容易了,不但饭菜很丰盛还有酒。
有几个女人陪着的感觉就是不错,何翠花兴奋的和李勇肩膀靠在一起喝酒,本来胡小莲也想这么干来着,但终于没好意思当着别人面下手,机会只有一次,她不下手就给了何翠花机会,何翠花才不管别人怎么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酒后的何翠花小脸蛋鲜艳欲滴,动作也越来越昧味,说话的声音也柔和下来,看的另外几个女人都很是嫉妒,但嫉妒也没办法,要论起喝酒来,其他三个女人加在一起也干不过何翠花,谁让这丫头十几岁当民兵队长的时候就经常和一帮大老爷么在一起拼酒,
但是吃完晚饭的李大旅长并没有敢胡乱造次,跟几个女人闲聊了一会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还没忘记让何翠花第二天抓紧到野战军后勤处去领弹药,到手的鸭子可别再飞了,要知道,现在的西北野战军几十万人马,绝大部分的战斗部队补给都不充分,各级指挥员的眼睛都兰汪汪的,去晚了没准就让人给抢走了。
总算是告一段落了,一野的大部队进入了短暂的休整时期,兰州周围到处都是部队,战士们洗衣服、洗澡理发睡大觉、整理弹药和武器,互相之间去看老战友,心情放松的不得了,西北野战军在前几个月一直以来不停的谋划就是为了如何消灭青马军,现在目的达到了,当然要好好休息一番,否则部队太疲劳了容易影响战斗力的发挥。
但独立旅并没有象大部队那样进入休整,而是简短地休息了两天以后又踏上了征程。
重伤员送后方医院,轻伤员随队,弹药补充够,汽车和坦克的油料以及零配件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补充到位,张副司令员确实是说到做到,给独立旅争取来了大量急需的高射机枪和重型火炮的弹药,特别是那几门150毫米加榴炮的炮弹,更是敞开了供应,有了这些保障,独立旅全旅上下油满弹足,精神抖擞,做完所有这些以后,独立旅大队人马又一次开拔了,目标直指宁夏。
宁夏,古称西夏,解释出来的意思是西夏安宁,宁夏居黄河上游,北依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惯北部全境,全境域面积六万多平方公里,历史上曾经划归过甘肃和陕西,人口几百万,是全国最小的几个省级区划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自然特点和传统习惯,一般把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和吴忠市的利通区、青铜峡等市县称为宁夏北部;把吴忠市的盐池、同心两县和灵武、中卫的山区以及中卫市海原县的北部称为宁夏中部;把固原市的固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5县及中卫市海原县的南部山区称为宁夏南。
马家在宁夏的基业可以追朔至清朝同治年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喜和光绪逃难的时候就是马洪逵的父亲马福祥护的架,马福祥忠心耿耿,深得慈喜太后赏识,后被封为宁夏镇总兵,从那时候开始,上下近百年,马家都是宁夏的主宰,后来马洪逵又积极投靠袁世凯,曾任袁世凯的侍从武官,1933年1月,马洪逵被蒋介石委任为宁夏省政府主席。
但是到了四九年的六七月份,马家在宁夏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国民党政府摇摇欲坠,**人强势崛起,解放军的脚步越来越近,何去何从让马洪逵不知道如何是好。
马洪逵一生**,手上沾满了**人的鲜血,他不相信解放军真的会宽待他这个敌人,他想过投降,可又怕投降了没有好下场,傅作义将军是他的拜把子兄弟,给他的建议是起义,还要趁早,因为在解放军的眼里,国民党的军队有三个下场,分别是起义、投诚和投降。
投降是不用解释的,两手一举,交枪不杀,可是起义和投诚是有区别的,还是根本性的区别。
解放军给出的解释是,一,起义是积极的,投诚是消极的,二,凡是有相当之觉悟,率领一个成建制的部队自动由敌方转入我方,可称之为起义,如果完全是处于被迫,或接受我方条件缴械者则不应该称起义,而应该称之投诚。
再说明白一点,起义是主动的,投诚是被动的,在待遇上的差别也很大,起义的部队原编制不变,原来的人员和武器不变,给一个番号就可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可投诚就不行了,投诚的部队必须要先交枪解散,打散编制以后再看情况和人员素质进行整编。
八月末,蒋介石由台湾飞到了还在国民党手里的重庆,马洪逵应令,风尘仆仆等待召见,马洪逵小蒋介石九岁,自任学生和下属,就是在这次召见以后马洪逵下了跟解放军血拼到底的决心,还定下了打光、烧光、淹光的三光政策。
已经不能知道蒋介石和马洪逵交谈的内容了,也不知道究竟是蒋介石给了马洪逵什么样的许诺,才让这个奸猾的老狐狸下了和解放军死磕到底的决心,历史终归还是历史。
马洪逵家族的财产已经全部运到了香港和台湾,他于重庆蒋介石召见以后回到了宁夏,在银川短暂停留后又一次飞到重庆,把宁夏的一切交给了人称马老二的二儿子马敦静。
第526章 早有对策()
第526章 早有对策
马洪逵跑了,还没等宁夏的马家军与解放军接战就跑了,他跑了以后把宁夏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二儿子马敦静。
可是马二公子肚子里能有多少货色,他这个当父亲的最清楚不过了,临走前的晚上,马洪逵对宁夏政府秘书长兼民政厅长马廷秀等人说道:“你们因为我的缘故才尊从老二为司令官,他有啥能耐我都知道,说实话,在我的儿孙里没有一个能担此重任的,这是我马洪逵一生最大的失败。”
但马敦静马二公子并不认为自己无能,一上任就想办法来表现自己,他按照马洪逵的“三光”政策来布置防守,沿黄河一线摆开了三道防线来对付解放军,意图死守。
第一道防线是以骑兵二十团守卫同心,新编骑兵第一旅守景泰,81军的一部分守靖远。
第二道防线是以贺兰军守中宁,81军主力守中卫。
第三道防线是以128军守金积,11军守灵武。
三道防线沿黄河层层设防,如果还不能阻挡解放军的攻势就用出最后的杀手锏,在金积和灵武一带掘开黄河,水淹解放军。
三道防线,看似很凶狠,还跟解放军摆出了一副决战到底的姿态,但他们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对付宁夏的马家军,**人早有对策。
**人领导的西北野战军成立之初只有区区的两万多人,不但兵员稀缺还缺吃少穿,弹药匮乏,周围强敌环视,有胡宗南的中央军,张治中的中央军,马步方和马洪逵以及马洪宾的地方军,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解放军制定了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具体的方法就是,先稳住国民党的地方军,然后用全部主力对付国民党的中央军,在解决掉了胡宗南的中央军以后再回过手来消灭地方军。
四九年中旬,扶眉战役结束以后,胡宗南的中央军大势已去,西北的解放军总兵力由五个纵队两万多人猛增到四个兵团四十余万,这时候的西北野战军翅膀已经长硬,再也不怕任何威胁了。
大踏步前进的解放军在吃掉了胡宗南的中央军以后开始准备消灭国民党的地方势力,矛头对准的就是青宁二马的联军,在对付二马联军的时候,解放军并没有一味的使用蛮力硬干,而是又一次充分利用了敌人的内部矛盾,用少部分兵力(十九兵团六十四军)牵制宁夏的马家军,让马洪逵无心去救援马步芳,主力则是集中力量去消灭青马军。
兰州战役,青马军灰飞烟灭,主力被一野全歼,到此,解放军完全腾出手来,等待宁夏马家军的就只有被歼灭的局面了。
对于宁夏的马家军,西北野战军总部首长是这么分析的,宁马军的主力部队有五个军,分别是,马墩厚的骑兵第10军(军长马敦厚是马洪逵的大儿子),马光宗的第11军,卢忠良的第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