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放着一大块肉和两把斧子,一个男子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站在面前,只听男子说道“各位各位,在下是长庆楼的二厨王各,负责各项肉食的处理,有客说我们长庆楼的肉菜口味极佳,但不知原因为何,我可以告诉各位,除了大厨的密料之外,关键就是在下的刀功了,各位知不知道这是为何?”
众人摇摇头,均说不知道,王各笑笑“因为在下切出的肉块块大小一样,割出的刀花深浅适中,不管是有筋还是有骨,也不论肥瘦如何,只要经我王各之刀,就算是肉粒也不在话下,大厨的料一下,味道全都进到肉中,所以这肉菜才会如此可口。”
“你能在肉上雕花吗?”一个看客说道
“雕花?”王各说道“那不算什么,在下有一手绝活,双斧剁肉泥,但是有客不信,所以东家就让我今日在这长庆楼前给各位露上一手。”
“用斧子?”一个看客指指木桌“那这桌子都别要了,肉里还不都是木头渣滓了。”
“这位客官,不用木桌就不会有木渣了。”王各拉过旁边的孩子“这是小子王回,今日在下就要用他的背做木板,以双斧将这桌上的肉剁成泥。”
趴在二楼栏边的可儿啊了一声“公子,姑娘,他说要在自己儿子身上剁肉?”
德芳点点头“好像是吧“
“公子,那可是斧子啊,别说是小孩的背了,就是他自己穿着盔甲也当不了几下吧。”
“是啊,不过先看看。”
下面的王各脱去孩子的上衣,让他趴在木桌上,然后把一大块去了皮骨的肉放在他背上,抄起两把大斧在手中圈了几圈,突然用脚挑起桌边的一个小木桩,举斧劈去,就听咔嚓一声,木桩成了两半,这下周围的看客都静了下来,王各的一边嘴角向上翘了翘,然后用斧刃在肉上刮了刮说道“各位,可要看仔细了。”
96。第七章 第三节 为将立信振军心 弃杖以仁得天下(2)()
众人的眼睛都看着两把大斧有些发愣,德芳四人也是不做声的看着,王各慢慢举起双斧,突然下落,可儿赶紧捂住嘴闭上双眼不敢去看,百里则是圆了,狄妃一只手掩在嘴前,德芳的眉头稍皱,看着的众人都是睁大双眼半张着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见王各将双斧一放说道“各位,如何?”
几个看客上前探了探身,见肉已经变的稀烂,可是王回闭着眼没动静,身两边有些血水流下,赶紧说道“你。。。你儿子。。。死了吧?”
众人一听再一看,可不是嘛,立马就有些乱了,几个妇女哎呀哎呀的叫着,还有人说快去报官吧,楼上的可儿一睁眼就看到王回流血“公子!您看啊!真出事了!”
“嘘”德芳指指楼下的王各,只见王各用手刮下王回身上的肉泥,然后拍了拍他的屁股“小子!起来吧!”
趴着的王回动了动坐起身,然后揉了揉眼睛“爹,好了?”
“好了!再不好他们可就要报官抓爹了,哈哈哈哈”
众人一看,原来王回睡着了,背上不过是肉里渗出的血水,几个看客上前看着王回的背,一点斧痕都没有“小子,疼不疼?”
“不疼,舒服着呢”
这时楼中伙计搬出大煤炉,上面摆上大蒸屉,一打开,只见里面好几个碗,冒着热腾腾的烟,一股肉香飘出,王回笑着跳下木桌,冲着围观的人说道“这是我爹做的肉泥蒸蛋,可好吃了,各位大叔大娘都来尝尝吧。”
楼上的德芳听此笑道“看看,这孩子指不定在家练了多少回呢,说不准长庆楼的东家也要给他一份工钱,哈哈哈”
“肉泥蒸蛋。。。”旁边的百里重复着,德芳、狄妃和可儿一偏头,就看到百里舔了舔嘴,三人都笑了,百里看看三人“公子,什么好笑?”
“肉泥蒸蛋好笑”德芳坐下召来跑堂的“小二哥,来四碗肉泥蒸蛋,不,五碗。”
“好嘞!”小二跑去吩咐。
百里看看德芳“公子,咱们四个人。”
“对,四个,不过”德芳指指百里的肚子“我怕一碗不够给你垫底,哈哈哈”
四个人吃着,狄妃道“这肉泥蒸蛋又软又嫩,细细滑滑,真是好吃,等回去我也试着做给孩子们吃。”
“娘子,咱们府上可没有刀功这么好的人,怕是肉弄不细,不如就让人过来买,带回府就好。”
“那可不一样,我就是要亲手做给孩子吃。”
“娘子可真是慈母,咱们的三个小家伙可有口福了,呵呵呵”
“相公”狄妃说道“现在可以给臣妾讲讲相扑了吧”
“对对对”德芳点点头,看看周围,结果环顾一圈定睛身边的人“百里,你。。。都吃完了?”
“嗯,公子,这个真好吃,呵呵呵”
“你真行,来,接着吃,可儿也吃,公子我也边吃边讲。”几人吃着菜,德芳讲道“殿试相扑的事情就是六年前。。。”
97。第七章 第三节 为将立信振军心 弃杖以仁得天下(3)()
【六年前】
太祖开宝八年五月,皇宫内,太祖坐在崇政殿中批阅奏折,德芳带着百里来到殿内“儿臣叩见父皇。”
“德芳,别多礼,到父皇身边来。”
“是,父皇。”德芳走到太祖身边,太祖拿起一本奏折“德芳,看看”
德芳双手接过,打开看了看“父皇,这是郭将军为军士请封赏的折子。”
“对,不过父皇不知道要不要封赏。”
“父皇,郭将军折子上说校尉吴烈作战勇猛,仅带五百人就击败了北汉的四千兵马,儿臣认为,封赏
是应该的。”
“单此事的确应当封赏,但,你知不知道,这个吴烈曾诬告过郭将军。”
“诬告?”
“嗯,郭进将军治军一向严格,容不得有人违法犯事,但这个吴烈却自视校尉,拿了两袋军粮送给自己的亲属,后来被郭进将军发现,罚了他五百钱,还打了三十军棍,吴烈颇感无颜,记恨在心,竟然带着告发信进京,诬告郭进将军有不法之事,父皇派人查明,根本子虚乌有,所以将他绑回军营交给郭将军处置。”
“那这个吴烈真是太坏了,自己犯事,竟还要诬告有功的将官,郭将军真应该好好教训他才是。”
“是啊,所有人都这样想,不过凑巧的是,北汉突然派兵突袭,郭将军就对吴烈说,你敢向天子告我,说明你很有胆量,我不会罚你,我给你五百兵马,只要你可以杀退北汉军,我还会向朝廷为你请求封赏。”太祖说道“这个吴烈竟然真的接下军令,带着五百人就出战了,结果不到一个时辰,他就将四千敌兵杀的大败而逃,所以郭将军就亲笔写了折子,要吴烈带着折子入京,请朕给他封赏。”
“原来是这样。。。”德芳想了想“父皇,吴烈诬告将领,这是大罪,但杀退敌兵确是立了军功,儿臣以为,功过大可相抵。”
太祖拍拍德芳“德芳的想法同父皇一样,父皇当时就对吴烈说:你曾诬告陷害朕的忠臣良将,这点军功能够抵罪就不错了,还要妄求封赏。于是父皇就把这个吴烈又送回给郭将军了。”
“父皇真是英明。”
“呵呵呵,可是德芳啊,郭将军却又写了这份折子。”太祖拿起另一本折子“你看看。”
德芳又打开折子看着“人无信不立。。。”
太祖问道“德芳,觉得郭将军说的可对?”
“回父皇,郭将军说的对,人应当言而有信。”
太祖点点头“嗯,郭将军是戍边大将,所言所行都需令众人信服,军法固然当严,但将领之言也必要诚信,如此方可让士卒坦诚以待。”
“是,父皇”
“德芳,那你认为父皇是不是要封赏吴烈呢?”
“封赏是父皇的恩典,儿臣岂能妄言。”
“旨意父皇会斟酌而定,不过现在父皇想听听你的看法,说吧。”
“是,父皇”德芳拱手“儿臣认为,父皇可以批准郭将军之请,一来,郭将军得以立信,二来,彰显父皇仁厚爱才,三来,吴烈也会更为效忠,一定还会再□□功,如此,我大宋也将又得勇士。”
98。第七章 第三节 为将立信振军心 弃杖以仁得天下(4)()
“说得好!”太祖拍拍德芳笑道“德芳之言正是父皇所想。”
“原来父皇您早已决定了。”
“是啊,父皇找你来就是想知道,如果你遇到这种事情要怎么决定,德芳果然是没有让父皇失望。”
“谢父皇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