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德芳刚抬脚,寇准一溜烟的跑掉了
576。第二十章 第二节 寇平仲被贬 吕蒙正复位〔2〕()
两日之后,太宗下旨,把丞相李昉、参知政事贾黄中、李沆、同知枢密院事温仲舒一起罢守本官,以吕蒙正为丞相,苏易简和赵昌言为参知政事,赵镕、向敏中为同知枢密院事。又将张逊贬为右领军卫将军,寇准罢守本官,出知青州。因为寇准深得太宗赏识,所以自从寇准离京之后,太宗时常不乐,总是会在崇政殿议事时提起寇准。
月余,早朝之后,太宗又在崇政殿召见了德芳、吕蒙正、苏易简、向敏中和赵昌言议事,太宗忽然问道“不知寇准在青州乐乎?”
几个人面面相互看看,向敏中说道“回陛下,青州乃善蕃之地,寇大人前往当不苦也。”
“是吗?”太宗似乎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他在青州真的如此吗?”
德芳想了想说道“陛下常念寇大人,乃思能臣,寇大人为臣外亲,臣听闻其在青州每日纵酒,心情极为不快,未知其亦念陛下乎?”
太宗看了看德芳,没有说话,轻轻叹了口气,挥挥手,几个人退出崇政殿,走到宫门口,吕蒙正向德芳拱手道“王爷,以陛下这段时日的态度来看,寇大人不久之后就会再回京城了。”
“丞相,孤王不敢妄测圣意,不过寇大人实为能臣,孤王只想他为朝廷和陛下多尽份力。”
“王爷为朝廷惜才,实乃家国之幸。”吕蒙正说道
“这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孤王身为皇室宗亲当不例外”德芳道“哦,孤王还没有恭喜吕丞相,此次复相真乃朝廷之福。”
“谢谢王爷,吕某还能有幸为朝廷尽力,实感皇恩浩荡。”
德芳点点头“如今朝事繁多,陛下还需各位多加辅佐,孤王也有诸多事务要向各位请教,孤王在此谢过各位了。”
“王爷多礼,臣等将尽心竭力,为大宋建功。”几位大臣行礼道
德芳回到府内书房,找来南宫文道“南宫,今日陛下又问及寇准,看来十分挂念呢,想必离回京之日不远了。”
“寇大人近年正得陛下恩宠,用不了一年半载必会再回京城。”
“嗯,不过如今吕丞相复职,也算是大喜之事了。”
“吕丞相被罢已有两年余,如今能够复职确是幸事。”南宫道
“当初吕丞相被罢职也是受到冤枉”德芳倒了杯茶说道“淳化二年时,蔡州金部员外郎张绅因受贿被罢职,但却有人密奏陛下,说什么张绅本就是洛阳大户,怎么可能受贿之类的,说是吕丞相还未及第之时曾向张绅求助而不得,因而诬陷张绅受贿,没想到陛下就信了,还让那张绅复了职。”
“吕丞相当时没有辩解吗?”南宫文问道
德芳摇摇头“忠直之人啊,吕丞相根本不屑和那些人对质,在陛下前也不为自己辩解,所以才被罢为吏部尚书。”
“还好陛下圣明,吕丞相再次复职。”
“这还多亏了考课院的官员,察得那张绅犯奸的实状,这才将其废黜为绛州团练副使。”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南宫文点点头
“说来吕丞相和寇准的脾气还真有点像呢,呵呵呵”
“哦?敢问王爷,何处相像?”
“今日陛下召见几位大臣商议朝事,之后说到此事,陛下对吕丞相说张绅果然是有受贿的事实,幸得考课院查出,你猜吕丞相什么表现?”
“当然要拜谢陛下了。”
德芳笑着摇摇头“吕丞相不辩解也不拜谢,呵呵呵,陛下为此还有些不快呢。”
“吕丞相真乃正直之人,心中无愧,自然无惧。”南宫文道
“是啊,我大宋得天相佑,有能臣无数,国运必会日益昌隆。”
577。第二十章 第三节 苏易简进谏 文广宿王府〔1〕()
德芳34岁王妃35岁长子17次子15幼子13女儿11元侃(赵恒)25
…
淳化四年冬,大臣们纷纷走出皇宫,相互议论着。
“陛下今儿个怎么没来上朝呢?”一个大臣说道
“不会是龙体有恙吧?”另一个大臣轻声道
“乱讲!”吕蒙正厉声道“身为朝廷重臣,竟在皇宫门前言及陛下龙体有恙,该当何罪!”
“丞相,我等只是随便说说,并无恶意。”
“随便说说就可如此妄语吗?”
德芳见此道“各位,陛下最近为国事操劳,想必是有事亟待处理才会如此,各位还是不要妄加揣测,都回了吧。”
“是,王爷”大臣行礼,看了看吕蒙正,纷纷离去,德芳走到吕蒙正前“丞相,何必如此生气,大臣们都是无心之言。”
“王爷,朝臣本该心在社稷,而这些人不思建言献策,只知道揣测圣意,妄言它事,如今川蜀□□还未平息,臣心中万分着急。”
“丞相,他们是文臣,又非武将,对于川蜀之事自有兵部处理,丞相心在社稷,此乃家国之幸,然,今日陛下不知何故未上朝堂,不如丞相与孤王一同至崇政殿见驾如何?”
“陛下会在崇政殿吗?”
“也许吧”德芳想了想“进了宫就知道陛下到底在何处了。”
两人又进了宫,半道儿碰见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匆匆而过,德芳叫道“苏大人,何事如此匆忙?”
苏易简一看是德芳和吕蒙正,赶忙走了过来“参见王爷、丞相”
“苏大人”吕蒙正说道“朝堂之上就没看到你,此时你怎么会在宫中呢?”
“王爷、丞相”苏易简说道“前段时日下官在宫内试用欹器,不知何人将此事告知了陛下,陛下今日召见下官来询问,下官现在就是要去将欹器取来呈与陛下。”
德芳笑笑“看来宫中多事之人不少啊,连大臣试用欹器都会有人通报陛下。”
“王爷、丞相,您二位这是要去见驾吗?”
“是啊,苏大人,你先去取欹器吧,一会孤王和丞相同你一起面圣。”德芳道
“是,王爷”苏易简赶紧去取欹器,然后三个人来到崇政殿中,太宗见德芳与吕蒙正问道“皇侄,你怎么和丞相都来了?”
“回陛下,早朝之时不知何故未见陛下,臣便与丞相进宫见驾。”德芳道
“皇侄有心了”太宗点点头“也没有什么事,近来朕感有些劳累,今日还真是起晚了,呵呵呵”
“陛下龙体攸关社稷,还请多多保重”德芳道
“谢谢皇侄了”太宗站起身看到苏易简“哦,苏爱卿,欹器取来了?”
“是,陛下”苏易简呈上器物,欹器为一种盛水巧器,空时倾斜,半满时自动扶正,满时倾覆,太宗亲自试了几次,觉得十分新鲜,颇为称赞“苏爱卿,此物何人所制啊?”
“回陛下,此乃南唐徐游所制。”苏易简回道
578。第二十章 第三节 苏易简进谏 文广宿王府〔2〕()
“徐游?对此人倒是略有耳闻,听说他是什么郡公。”太宗看着欹器说道
“回陛下,徐游曾被李煜封为文安郡公。”苏易简说道
“嗯,哼哼,文安郡公,这个李煜只知道作文弄词,沉溺巧器,不知治国抚民,才致国破家亡。”太宗轻蔑的笑道
“陛下”苏易简道“徐游为李煜铸此物,是想其常摆放于正座之右,用以为戒。”
“哦?”太宗问道“他制此物还有如此用意吗?他想让李煜警戒什么?”
“是,陛下”苏易简借此进谏道“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满则覆,物盛则衰,望君主持盈守成,慎终如始,则可筑固万世基业。”
太宗转头看看苏易简,放下欹器笑笑“苏爱卿,这是徐游制器之意还是你的意思?”
“回陛下,乃天道之意。”
“天道?哼哼”太宗坐到椅子上问道“皇侄和丞相亦觉此意乎?”
德芳和吕蒙正相互看看同说道“陛下圣明”
“哈哈哈哈哈”太宗大笑“好!就将此物放于朕御座之右。”
“是,陛下圣明”苏易简道
等德芳回到王府时已是晌午,才一踏进府门就见一人闪出一声大叫“舅舅!”
德芳下意识的抬起金锏挡住,只听那人哎呦一声蹲在地上,德芳定睛一看“文广?你。。。伤到没有,快让舅舅看看。”
“文广!”柴郡主走了过来“你怎么去吓舅舅,这个孩子!”
德芳扶起文广“来人!快把金国手请来。”
德芳看了看文广的头,脑门上青了一片,心疼的说道“疼不疼?碰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