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老张头的安排,我早已习惯了服从,也不多问,接过他递来的包裹,便和他一起匆匆离开了学校。
然而,等到我俩抵达目的地时,我却不由当场一愣,下意识惊呼了一声:“阳明祠?”
狐疑的看了老张头一眼,又看了看紧闭着的朱漆大门,我忍不住便抠了抠脑门儿:“你说的筑基场地,该不会就是这里吧?”
“嘿嘿,没想到吧?”
老张头得意一笑,这才上前拍打起了绿锈斑驳的铜制门环。足足拍打了近十下,紧闭着的朱漆大门,这才被人一下打开。
开门的不是别人,居然正是夏小怡!
她怎么在这儿?
难不成,这里就是她落脚的地方?
带着满腹的狐疑,我赶紧跟着老张头走进了大门,夏小怡则将一块“闭馆”的告示牌,直接挂在了门口,这才再度紧锁上了大门。
话说,这其实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这儿了。因为它是距离学校最近的一个景区,早在开学的时候,我就和班里的同学来过一次。
但我着实没有想到,老张头竟会将我筑基的场地选在了这里。更没想到,我此前曾光顾过的“扶风茶社”,竟然就是夏小怡开的,难怪她可以住在里面
阳明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距今已经有近两百年历史。它是后人们为了纪念明代大儒王阳明,而特意修建的祠堂,所以才称之为“阳明祠”。
说是阳明祠,其实又不仅仅是阳明祠,而是三组古建筑的总称,其中包括阳明祠、尹道真祠以及扶风寺三部分。三组古建筑共同组成了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扶风山景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
但我实在想不通的是,老张头为何会将筑基的场所选择在这里?
毕竟,这地方可是景区呀!尽管夏小怡在门外挂上了“闭馆”的告示牌,可那东西也只能挡住普通的游客罢了。真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那东西无疑是形同虚设。
要知道,这地方可是经常被政府征用,用来举办一些画展、文学研讨会甚至是年会之类的活动。而现在恰好又是年末,可不正是这一类活动举办的高峰期么?
面对我的提问,老张头并没有作出任何的回答,而是微微一笑,直接将我领到了后山,指着半山腰处的一个洞穴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特么不是废话吗?
我有些无语,随即一脸的没好气道:“我又不是瞎子,这不就是一个山洞吗?”
“对!这就是一个山洞!”
老张头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它并不是普通的山洞,而是阳明先生当年的得道之地,名叫:阴阳洞!”
“阴阳洞?”
低声念叨了一遍,我不由下意识问道:“你的意思是说,阳明先生当年也是一名修行者?”
“那是自然!”
老张头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即笑道:“阳明先生可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释、道三教,并且能征善战,乃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全能大儒。照我估计,他在晚年时只怕早已勘破了地仙境界!”
“地仙?”
一听这话,我忍不住便倒吸了一口凉气,所谓地仙,又称陆地神仙,意指住在人间的神仙。
晋朝的大修士葛洪,就曾在抱朴子论仙中说道:“上士举形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由此可见,地仙几乎已经是凡人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而阳明先生当年竟然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这未免也太恐怖了吧?
因为根据历史记载,阳明先生一共就只活了57岁,就算他打娘胎里就开始修行,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勘破地仙,那也才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呀!
而且话又说回来,若他真的勘破了地仙,那他又怎么会死?
当然,这并不是我目前所要关心的问题。我所关心的是,眼前的“阴阳洞”,既然当年能助阳明先生得道,那它是否也能对我日后的修行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呢?
“呵,他姓王,你也姓王。说不定,你俩还是亲戚呢!”
一边调侃的笑着,老张头这才带着我走进了里面。洞穴浑然天成,不大不小,外面阳光灿烂,里面却是滴水有声。
刚一进入,我便明显察觉到了它的不凡。
这一刻,我的心变得无比的恬静,仿佛彻底与外隔绝。那种感觉犹如置身在了大千世界之外,自在,深远,忘我这果然是一处高道修行的洞天福地!
“啧啧不愧是阳明先生曾经的得道之处!”
老张头啧啧称赞,随即一脸的骄傲道:“怎么样?我选的地方还不错吧?”
“嗯!”
我赶紧点了点头,心说,这岂止是不错呀?整个黔阳,怕是再没有一处地方,能与这儿相提并论了吧?
“嘿嘿,那是自然!”
得到我的肯定,老张头也甚是欢喜,随即说道:“这样吧,要不你就先在此地打坐调息一下,尽量将自己的血气恢复至巅峰状态,我这就下去为你准备筑基用的汤药符篆!等到明天午时一到,我便立即为你筑基!”
“好!”
我也正有此意,老张头的提议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儿里,没有丝毫的犹豫,赶紧便点了点,说倒:“那就幸苦你了!”
“嘿,跟我还客气啥!”
老张头嘿嘿一笑,随即便离开了洞穴,而我则是迅速盘膝而坐,直接修炼起了道家十四段锦!
不出我的所料,我体内的后天之精的确要比昏迷之前强大了许多!之前近乎微不可闻的一缕暖流,此时竟变得无比的清晰,稍一催动,它便立即运转了起来。自发的按照道家十四段锦的路径,开始在我体内四处流转,不断滋养着我的四肢百骸!
这当然是一个好事!但让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在我昏迷之后,体内的精气会莫名其妙的变强大了呢?
这显然不合常理!
难道,在我昏迷了以后,有人对我的身体做了些什么?
精元一旦流转开来,我体内的龙气也不由开始蠢蠢欲动,我并没有刻意压制,而是让它同样在我的四肢百骸中缓缓游动走
那种感觉实在舒畅无比,两股力量汇聚一处,简直势不可挡,遇到某些稍微滞塞的经脉,几乎稍一用力,便能立即贯通!
“咦?”
忽然间,我的脑中的灵光一闪,忍不住便冒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心说,既然如此,那我何不尝试一下直接打通任督二脉呢?
根据老张头的说法,筑基乃是炼精化炁,它的终极目标可不就是打通任督二脉吗?
既然早晚都是要打通的,现在又恰好遇到了这样的机会,我且尝试一下,若是真能打通,那岂不是连筑基的过程也都省了?
【055】走火入魔()
“好!就这么干!”
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忍不住便激动了起来。
一旦打定了主意,我便再没有丝毫的犹豫。深吸了口气,赶紧控制着体内的精元,猛的向着“关元穴”冲击而去。
之所以会将“关元穴”作为我攻克的第一站,那是因为前面的会阴、曲骨、中极三穴,早已在我洗髓伐骨那天就已经被贯通了。
现如今,我就只需沿着关元穴往上,一路打通身前的石门、气海、阴交等穴,直达头上的“承浆穴”便算是彻底打通了任脉。
根据道家的观点,所谓的“通任督”,其实就是通“三关”、行“周天”运转之意。
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就只有一百二十岁,而修行者经过后天的修炼,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炁、神,就可挑战年寿极限,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所谓“逆”,即是指督脉与任脉相比,其实是逆向的。它虽同样是由“会阴”而起,但经过的却是背脊三关,最终抵达头顶的“百会”。再由身前任脉而下丹田,这便是完整的一周天。道家的功法多需要周天运转,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结合,凝练成炁,这便是修行中常说的练精化炁。
而我目前最迫切的,恰恰便是要炼精化炁!一个人,只有当他真正做到了炼精化炁,方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修行者,从此登堂入室,进入更为广阔的修行天地。
筑基的本意,其实也正是如此。
所谓筑基,无非就是先以汤药培元固本,让一个人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