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里做金店,那金店确认是纯金的金块,并对我大表舅家有这样的金块表示了惊讶和匪夷所思,照理说我这大表舅应该高兴才是,但他总觉得这事给了他负担,一来这“菩提棍”是他父亲一再嘱托留给自己的,要好好保管,但如果真按照百长寺住持的说法,这用了两次后就没有了法力,那还算是父亲留下来的遗物吗?这压力可不小,最后还是大表舅的妈妈说了一句最为公道的话:百长寺的方丈都说了,老伴儿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能让大表舅一家生活的更好,且不让小表舅一家来寻找麻烦,再说,这“菩提棍”虽然失去了法力,但还依旧是一根拐杖,这不算是违背老伴的意愿。
在大表舅母亲的劝慰下,我大表舅终于能接受这个事实了,那大家赶紧尝试的开始第二次吧,不要忙活了半天,却没有百长寺住持的那讨说法,到头来还是白欢喜一场,于是就选择了一块约莫有一箱方便面大小的山石搬回了家,然后按照百长寺方丈的指示,用那“菩提棍”的两端分别敲了那山石三下。。。。。。
双拳般大小的山石成为金石要花一年的时间,那这一箱方便面大小的山石要成为金石,怎么说也要五六年的时间吧,这个时间虽然是并不是很漫长,就如同存了一笔五年期的存款,但山石里的变化却让人捉急呀,这鉴定的事情还不能天天拿到金店里去测试,时间久了,肯定要传的风言风语,那怎么办呢?于是我大表舅就找到了我父亲,我父亲做过一段时间的金器生意,有鉴定的设备,更主要的是我父亲是比较靠得住的人,在我大表舅的印象中,我父亲就是那种能用两字表达的,绝对不会说三个字的人。
于是那段时间,我父亲就带着我和我的母亲,几乎每个礼拜就要去我大表舅家拜访一趟,我也就见证了这段神奇的经历,不得不说,经过那“菩提棍”点化的山石,确实能慢慢生金,我父亲第一次去的时候,那山石里的金含量压根就可以忽略不计,等去了一个月后,那山石里的金含量就高达百分之一点多,等一年后,那山石里的金含量竟然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多,我们一家三口起初以为是大表舅是在胡说八道的,但后来真的相信了,最后我那大表舅当着我们的面,又搬来了两块靠背椅大小的山石,都对其用“菩提棍”的两端敲了三下,然后发现,一块山石的金含量在随后的日子里有上升,另一块就没有任何金含量的变化,这事情我们一家三口亲眼所见,目前那两块山石还在那边生金呢!
。。。。。。
李志明说完了,很自信的喝着茶,随后对着艾仕帧说道:“艾教授,我这个经历绝对有资格进入心理危机干预二部吧。”
艾仕帧教授气定神闲的喝着茶,随后“漫不经心”的问蒋凯道:“小蒋,你的意见呢?”
蒋凯知道艾仕帧教授这样询问,定然是李志明进不了心理危机干预二部,但这话不能由自己来说明,否则还怎么跟李志明相处呢?于是蒋凯也答非所问的说道:“我觉得李志明的大表舅不仅不贪心,还非常有计划,一块一箱方便面大小的山石,成为金石差不多五年左右,那时正是其女儿的结婚年龄,金石换来的钱正好用得上。还有一块跟靠背椅那样大小的山石,成为金石差不多要二十年左右,那个时候差不多是第三代上大学、谈婚论嫁的时候,正好也赶在用钱的时候,这李志明的大表舅真是不错!”
蒋凯说的是废话,但却让懵里懵懂的李志明听在耳里,感觉非常有道理,频频点头说道:“是呀。。。。。。我当时还在纳闷我大表舅怎么会拿那样大小的山石,而不是其他的尺寸,敢情是有这个计划,嗯,我大表舅不贪心,且有计划,比我那好逸恶劳的小表舅好多了。。。。。。咦,不对呀,你们怎么答非所问呀?艾教授,我在问我能不能进心理危机干预二部了?怎么扯上我大表舅的为人了?”
第431章 邬熙历史上的那几个传说()
李志明这么一说,蒋凯只能尴尬的看着艾仕帧教授,艾仕帧教授心平气和的喝着手中的红茶,随后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小李,你这个只是见到一宗奇闻,和你有关的见鬼经历风马牛不相及,说真心话,我这部门确实很缺人,但在招人的时候也是有要求,有标准的,你看来还不符合条件!”
李志明见被拒,心中当然有些不甘心啦,连忙说道:“哦。。。。。。对了,我想起来了,我还见过一宗诡异的灵异事件!”
看来这李志明有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梗劲,艾仕帧教授见其还不甘休,那也只能勉强额点着头说道:“那成,你再说来听听!”
李志明不自觉得拿起了一根香烟,点燃后,猛吸一口,烟再喉头里打了一转后,从鼻孔里吐了出来,过了烟瘾的李志明为之一轻松,将其的诡异经历娓娓道来:
(编者按:为便于笔者描写和读者阅读的顺畅,下文的第一人称为叙事人李志明。)
我的表亲很多,除了刚跟你们说的我大表舅家的事情以外,我还有一个四表舅公,是一名渔民,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这里的大湖是远近闻名的渔业丰富,不像现在,由于湖业的生态链遭到破坏,渔民已然是很少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渔民还是很多的,我四表舅公就是一地地道道的邬熙渔民,也算是不幸,在四十岁那年,其妻子因病去世,就跟一有残疾的儿子靠打渔为生,相依为命。我四表舅公的儿子虽然辈分比我高。但年纪跟我差不了多少,大概也就大上那四、五岁的样子。由于他父子俩整日在渔船上度过,这个对于当时还是小屁孩的我特别有吸引力。但凡一到暑假,我就肯定要吵着我的父母。让他们把我带到四舅公那边,天天玩水抓鱼多有意思呀!我母亲害怕我在水上游玩有危险,不是特别的愿意,但我父亲认为我是男孩子,就不应该因噎废食呆在家里,就是应该在外锻炼自己,更何况我四表舅公当了一辈子的渔民,水性极好。不用担心我在水上玩会有危险。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是我十一岁的时候,三年级升四年级的那个暑假,父母早早的把我送到了四舅公的渔船上,由于我父母当时有笔生意要赶赴外地,所以我可以在渔船上住三天两夜,这个对我而言真的是太好了,我那四舅公的儿子,我都不爱称他未舅,感觉特尴尬。直接喊“哥”,我那“哥”其他都好,就是脑子有点不灵活。按先下的说法就是有些“呆滞”,智力水平停留在8岁的左右,当时他虽然已经是十五岁,到了上初中的年纪,由于这脑子有点问题,学校没人要,就天天跟着我四舅公一起打鱼,我当时还特别的羡慕我这个“哥”,可以不用上课。真是让人艳羡不已的。
我去的那天恰逢下雨,渔民最怕的就是下雨。一下雨,什么鱼都打不上。渔民就靠打鱼吃饭,没有雨就饿肚子。到了下午五六点钟的样子,雨是越下越大了,我四舅公见打鱼无望,就得靠岸呀,否则渔船都有危险,靠完岸,四舅公就给我俩小孩张罗着吃的来了,由于今天无甚收获,大热天,船上又没冰箱,渔民没有存货,所以我四舅公只能将就的熬了一些稀饭和面条,对着我和我“哥”说道:“今天没甚好吃的,随便将就一点,等明天天一放晴,我给你们打大鱼给你们吃!”小孩玩心重,那会去贪恋什么好吃的,我和我“哥”就随便吃了一些,一下雨,什么都没得玩,原本我“哥”要带我下河摸螺蛳的,也只能作罢,俩小屁孩在船上也只能傻傻的看着外面下雨的情景,而我那四表舅就独自一人在那边修理着渔网,欲待明天的好收成!
正在大家百无聊赖的时候,岸上出现了一个老头,哇。。。。。。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全身发白。衣服是白的,发眉是白的,就连皮肤也是白的很,只见那老头匆匆跳上了我四舅公的渔船,一脸虔诚的招呼道:“小兄弟,雨太大,行个方便让我避一下吧?”
我四舅公见救助者一把年纪了,当然行了方便,让其到船舱里坐一下。那老者走进船舱,看着我和我“哥”,嘘寒问暖了一下,也就问我们多大了?会不会游泳什么的。我们俩小屁孩谁爱搭理那老头呢?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另一边躺在那边,俩小孩互相瞎逗!
这时,那老头发现了我们吃剩的稀饭和面条,也不知道是饿了还是馋了,只见他对着我四表舅说道:“小兄弟,这么大的雨,也没处买个吃的,看到你这里还有一些稀饭和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