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乐皇帝不相信,于是派了张宇初两次去武当山寻访。
他第一次去的时候,耀武扬威,完全不把我武当派放在眼里,我师公知道他身份特殊,所以忍了他。
等他第二次去的时候,我师公因为人在京城,张宇初更加放肆,居然要我武当派的一位长老为他递茶送水。
这便罢了,张宇初还想让武当山的一位真人前来给他见礼。
那位真人年纪张宇初大了几十岁,虽然不是我武当派的,但他的师祖,当年可是和我武当派祖师爷一起论过道的。
他根本不把张宇初放在眼里,只派了一个徒弟去见张宇初,张宇初大怒,将那个弟子打伤。
那个真人也怒了,跑去和张宇初打了一架。
当然,那个真人不是张宇初的对手。
不过在张宇初要重伤那个真人的时候,我武当派的一位隐士高道出来了,只用了一招,将张宇初给震住了。
这位隐士高道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听我爹说过,此人是祖师爷的一名弟子。
张宇初自忖不能胜过我武当派的这位隐士高道,不久之后,离开了武当山,回京赴命。
但是他在回京途,不知怎么回事,与人斗了一场,结果回京不到一个月,突然死掉了。
张宇初有一个弟弟,叫做张宇清,后来接掌了正一派。
有一年,此人入京朝见天子,想要得到大真人的封号,可大真人岂是谁都能想得到的?
十个真人里面,也未必有一个大真人。
况且当时朝已有一位大真人,名叫刘渊然,早年与我太师祖紫阳真人颇有交情,我师公的年纪虽然只他小七八岁,可也得将他当做半个前辈。
张宇清想要当大真人,不是觉得自己能与刘渊然平起平坐吗?
天子当然不乐意,可是这个张宇清很有手段,认识京城许多武大臣,连皇族的许多人,都帮他说话。
这么一来,他便也当了大真人。
不过这家伙第二年死了,也活了六十多岁,哪得我师公。
张宇清死后,接掌正一派的天师名叫张懋臣,乃是张宇清的侄子。
这位天师颇有能耐,据说他的母亲是刘伯温的侄女,所以从小很有才华,为人也算正派。
不过他三年前死了。
他有一个儿子,他先死,所以接掌正一派的是他的孙子。
这个孙子叫张元吉,嘿嘿,十一岁当了真人,现在也不过十四岁,嚣张跋扈之极。
半年前,他奉命去武当山办事,因为我武当派的一个弟子不认识他,冒犯了他,他居然出手打死了那个弟子。
如果他不是正一派的掌教,有‘真人’封号,我当时能杀了他。”
方笑武听这家伙说了那么多,也不知道真假,不过他感觉的出来,正一派与武当派关系并不怎么样。
只听张天友继续说道:“这几年来,龙虎山的那些正一派道士为了扶持衡山派,居然想让我武当派承认衡山派在武林的大派地位,这不是摆明了要和我武当派为敌吗?
我武当派第一次与衡山派斗的时候,因为要给正一派面子,所以故意输了。
等到第二次相斗之时,衡山派哪里是我武当派的对手,被我武当派打得落花流水。
张元吉那小子次去我武当派,是想让我武当派跟他示弱,我武当派怎么可能会向他示弱?
这小子回龙虎山后,十分生气,扬言要派正一派的高手灭我武当派,哈哈,这小子可真敢说。
灭我武当派?天兵天将都不可能!”
方笑武听出了这家伙为什么要把武当派说得这么厉害,原来是想让自己和宋妍害怕武当派,不敢将他杀了。
但是这家伙聪明过了头。
如果武当派真有这么厉害,他们要是放了张天友,不是放虎归山吗?
那不被宋妍说,以后将会亡命天涯。
而起放掉张天友,杀了张天友更保险。
因为只要让张天友人间蒸发了,除非是神仙,否则有谁知道张天友的死跟他和宋妍有关?
杀人灭口原本是自古以来最有效的手段。
何况张天友原本是个淫贼,死有余辜。
所谓除恶务尽,难道真要让张天友以后再去祸害别家女子?
这么一想,方笑武不觉动了杀心。
可是他没有立即动手,而是问道:“如此说来,正一派之,除了掌教天师有‘真人’赐号之外,还有不少道士受到朝廷礼遇,各有封号,有的你爹的封号还要大,对吧?”
张天友道:“对,不过不仅是正一派,连武当山的其他派,有几个老道士也有‘真人’封号。他们的弟子之,有那么两三个因为武功高强,精通道术,所以也有封官,有四个道士的品阶是正二品,有一个甚至是正一品。
当然,这只是虚衔,不能与真正的官职相。武当山倒有十几个道官,最高的不过正六品。”
方笑武听了,甚为诧异,问道:“既然这些道官的品阶都不高,如何能在武当山发号施令?”
/bk
第3259章 两大道门()
张天友解释道:“这些道官有的一直住在武当山,有的却是从外地来的,个个都了不起。!要么是‘高士’,要么是‘真人’,属于超品……”
方笑武笑道:“啊,我明白了,好朝的内阁大学士,品阶虽只是正五品,但每个大学士都足以称得宰相,再差也是副相。”
张天友才不管方笑武说的对不对,忙点头道:“是的。”
方笑武道:“难怪你会说你爹的品阶不算什么,原来这其还有这么多的玄虚。不过我倒想问你一句,既然武当山还有其他门派,甚至还有道官,那这些门派与道官,与你武当派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张天友深知时间拖得越长,对自己及越有利,索性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大侠,你有所不知,我武当派始于元武宗时期,距今也有一百四十年了。不过在此之前,我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在武林已是鼎鼎大名的绝世高手。
祖师爷乃辽东人,五岁时曾患有眼病,后来被一位名叫张云庵的高人治好,并在祖师爷家住了七年,传授祖师爷各种绝技。
祖师爷平时除了研读道经之外,对释家和儒家之书均有研究,可以说是无所不通。
祖师爷十三岁那年,张云庵离开了祖师爷家,说已没什么可以传授祖师爷,并预言祖师爷日后必成大器。
祖师爷在张云庵离开后,本来想出外历练,奈何父母不许,非要让他考取功名不可。
于是在次年,祖师爷考取了秀才。
然而祖师爷对做官不感兴趣,十几年之后,这才当了县令。
有一年,祖师爷认识了元朝的一位大官。
那位大官名叫廉希宪,官居平章政事。他觉得祖师爷很有才能,原本想提拔祖师爷。
可是祖师爷忽然给元皇帝忽必烈了一道陈书,忽必烈看了,大发雷霆,下了一道旨令,禁止祖师爷升官。
几年后,祖师爷三十多岁了,父母双亡,他便借守孝之机,辞去了县官,云游天下。
当时祖师爷身边有两个小童,八九岁的样子,一个名叫清风,一个名叫明月,祖师爷虽然没有正式收他们为徒,但他们后来全都成了我武当派的一代宗师。
祖师爷带着清风、明月在江湖游历了好几年,会过不少高手,但那些高手根本不是祖师爷的对手。
有一天,祖师爷去了少林派,想与少林派的僧人武,然而那帮和尚认为祖师爷籍籍无名,居然将祖师爷赶走了。
祖师爷乃得道之士,自然不会与他们一般见识,从此再也没有去嵩山。
四十岁那年,祖师爷收了一位弟子,名叫杨贵山,又名杨玄,道号玄子,乃祖师爷门下第一大弟子。
不过这位杨祖师没有像清风、明月那样跟着祖师爷,而是留在了家乡,一直到武当正式开派以后才去的武当。
几年后,祖师爷的名气已经是天下皆知。
这个时候,忽必烈却是派了许多使者到处找祖师爷,想要祖师爷回朝廷做官,还说要封祖师爷为‘真人’。
祖师爷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回元廷做官?
他带着清风、明月想找一个地方建庐立派,最后来到了终南山。
终南山本是全真教祖庭之所,但早在这时候的三十年多年前,因为全真教的掌教李志常输给了少林派的方丈,全真教因此衰落,终南山也不再是全真教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