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生磕头后道:“陛下,微臣愿请辞出宫。”
皇帝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只要他出宫,从此两人就是天涯陌路各不相见。
馆陶长公主又道:“皇帝,那个多嘴多舌的小宫女呢?”馆陶长公主的眼睛像只毒蛇般盯着她。
那个宫女早就吓的瘫软在地,她边哭边哀求道:“陛下开恩,陛下开恩啊!”
“交给皇后处理!”
皇帝说完就转身离去。
馆陶长公主饶有兴味的看着辛志。这次看你怎么处置这个小宫女?难道你就不会大开杀戒?
小宫女早就匍匐到辛志脚下,哭的把鼻涕把泪,“皇后娘娘开恩,皇后娘娘开恩啊!”
辛志并没有被小宫女的哀求而打动,她的脚扯就扯开了小宫女的手,辛志直盯着前方,冷冷的声音响起,“杖毙!”
小宫女吓的早已晕过去。
深夜,馆陶长公主仍没有离去。她在皇后娘娘的宫里住下了。
“这次多谢长公主及时相救!”辛志是由衷的感谢馆陶长公主。若没有他的及时出现,恐怕此时不是她死就是周瑜生死或者他们两人共同死。这样的后果是她不愿意看到的,至少这会给彘儿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哼!”馆陶长公主冷哼了声。“但愿真没事才好!”
辛志自知馆陶长公主正在气头上,便道:“长公主自有判断,要不长公主为何深夜来救我?”
馆陶长公主白了眼辛志,心道,若不是你是我最好的棋子,我何须来救你?
“但是你必须答应本公主个条件!”
辛志看了看馆陶长公主,还真是从来都不做亏本的买卖。“什么条件?”
“这个条件对你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要你替自己的儿子做主了!”馆陶长公主顿,又郑重道:“若他日彘儿登上了宝座,必须娶我的女儿阿娇为后!”
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娇蛮无礼,辛志迟疑。
馆陶长公主倒是不等辛志开口,又紧接着道:“怎么?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吗?这样的条件实则是帮了彘儿,有我这个长公主保驾护航还愁彘儿登不上皇位?就冲着我女儿的皇后之位,我这个长公主也会拼命为彘儿打算。”
馆陶长公主说的倒是实在,只是,她替彘儿做主,到时候彘儿不喜欢阿娇怎么办?真是进退两难。
“馆陶长公主,婚嫁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彘儿这孩子打小就有主意,本宫只怕是现在说的好好的,到时候彘儿不愿,本宫也是拗不过他。”
馆陶长公主倒是熟知彘儿的性子,是所有皇子中最为执拗的,他想做的事情就定要做到。这点,皇太后曾多次跟馆陶长公主提到。这样个执拗性子倒是像极了开国皇帝。他能打下番基业,这个孩子将来只怕也是不凡的。
馆陶长公主就因了皇太后的话才把宝押在了彘儿的身上。她做的种种都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阿娇能荣登后位。若彘儿不愿意,她的努力也是白费。
馆陶长公主笑了笑道:“彘儿和阿娇自幼就玩在处,皇后既然同意了,那么就让两个孩子再见见,问问不就得了?”
次日早,馆陶长公主就把女儿阿娇叫到了宫里。
彘儿和阿娇见面分外高兴。他俩先是手拉手的站在起,互相看过对方后,又在块捏泥人玩。
“彘儿,你捏的泥人怎么个个都是战士?你看我捏的?”
阿娇捏了个后宫妃子的泥人,她拿给彘儿看,可是彘儿倒是痴痴笑。他是男儿,当然要心怀国家,要捏保家卫国的战士。
“你笑什么?”阿娇不解,她追着彘儿问道。
彘儿倒是不紧不慢的拿过泥人,瞧了瞧道:“阿娇姐姐,这就是照你的样子捏的吧?恩,不过,彘儿喜欢,就送给彘儿吧!”
阿娇有些舍不得,但看彘儿的样子便抿了抿嘴,把泥人放到彘儿手中。轻声道:“你要好好保管哦!可不准有所损伤!”
彘儿郑重的点了点头。
馆陶长公主走过来,拉起彘儿的手问:“彘儿,皇姑母问你,阿娇姐姐漂不漂亮?若你长大了愿不愿意娶阿娇呢?”
彘儿有些羞涩,但是还是端端正正的答道:“皇姑母,彘儿要给阿娇姐姐盖个好大好大的全是黄金做的大宫殿,让阿娇姐姐住在那里,白天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亮闪闪,我还要找好多人伺候着阿娇姐姐,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馆陶长公主听了彘儿的话,激动的半天合不拢嘴,眼里都有了泪花,这么小就这么知道疼人了,将来她的女儿定是个富贵享福命。
馆陶长公主放心了许多,又拍了拍彘儿的手道:“好彘儿,皇姑母就等着那天!”。
第一百九十二章 莫芷鸢的请求()
周瑜生请辞出宫后,去汇合了前太子荣儿。荣儿倒是不惊讶周瑜生去找他,上次馆陶长公主陷害他的事情,让他对这个皇宫失望透顶。
还有什么是他们干不出来的呢?
荣儿太子抱着胳膊道:“皇叔,虽然顾之的黄袍加身并未影响到士兵们的士气,可是阳城一战却是也让我们损失惨重。现在士兵们虽然不怕皇家军队,可是听到皇家军队又派了五万大军北上,要一举歼灭我军,士兵们不知士兵们,就连七国国主都有些慌乱,他们有了意见分歧。”
周瑜生看着夜空,久久没能说话。
他终究还是出宫了,他终究还是没能把她带出来,他终究还是没有半点权力。在他看到那个至高无上的男人对他爱的女人不留情面要掐死她时,他除了拼上一拼自己一身的武艺,却别无他法。
在皇宫里,就算他拼尽了全身的武艺又如何?大内高那么多,仅凭他一人之力,何曾敌得过?
权力,皇权,他早该意识到了。要想得到她,他必须先去做那个至高无上的人。
周瑜生觉得胸腔内窜起来一股熊熊烈火。他要凭着这次集结的七国叛军,为自己夺得皇位。
“皇叔,皇叔!”荣儿太子看着出神的周瑜生。
周瑜生回过神来,苦笑了两下,“皇帝不是不怕我们的军队,只是皇帝似乎在和我们周旋梁王的军队。自从周大将军故去后,皇帝就一直忌惮着梁王,皇帝让阳城苦苦的熬了这么久,阳城的军队也损兵折将了这么多,才迟迟派来援兵,”这其中皇帝打的什么主意,荣儿太子想来也已经明了。”
荣儿太子本以为很快就会打下阳城,可仅仅一个阳城就耗时近三个半月,到现在还没能完全拿下。这个速度也着实慢了些。若不是皇帝想拖着阳城,又怎会如此之慢?
“父皇其实本就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好说话,当时皇太后想立梁王为太子,父皇就推三阻四的给绕了过去,后来在朝堂上皇太后又再一次提出立梁王为太子,皇帝和周大将军演了一出好戏,就立了彘儿为太子。父皇这步棋走的真够远的,以我们的名义削弱梁王的实力。”
周瑜生踱步走来走去。
若要争皇位就是置彘儿于死地。他想得到皇权,想去保护辛志,可害了她的儿子,她会同意吗?
周瑜生最终还是决定参与这次夺权斗争。即便他放过了她的彘儿,她还是不属于他的。只有他走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了绝对的权力,他才能得到她。
七国之乱的战火因为周瑜生的参与越演越烈,最后连莫家村的人都出动了。皇都更是惶惶而度日。皇帝愁的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这次的七国之乱由周瑜生提出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名正言顺的攻向阳城。
皇帝召集各位大臣紧急议事。有心怀不轨之人趁提出杀了皇帝的老师堂错。
堂错为人耿直忠义,因又是皇帝的老师故而深得皇帝喜爱。皇帝也时常向堂错请教各种朝政。堂错一心为国,却不会摆弄权数,故而这一生得罪了不少人。好在,皇帝护着他的老师,便各自相安无事。
而这次有人为了一己私利欲公报私仇。皇帝虽然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情,可是,皇帝也是没有更好的对策。
只听大臣们有反对的声音道:“叛军既已反,那就是狼子野心,杀了堂错,他们就不会反了吗?微臣以为堂错是开国元老,为国忠心耿耿,杀不得!若杀了堂错将会寒掉多少忠臣的心啊!”
又有不同的声音道:“清君侧就是清堂错,若不杀了堂错,那么叛军就会肆无忌惮,若杀了堂错叛军就会言不正明不顺。叛军自然会败掉。”
这场战争若能止戈于堂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