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志笑了笑,说:“以后,孩子把尿的时候,你把我掐醒,我来做。不能让你太辛苦了。”

    她说:“算了,我没工作,带孩子就是我的最重要的工作。你要挣钱养家,我能做的,尽量做到,不麻烦你。”

    德志说:“夫妻之间,应当相互承担家庭事务,不存在麻烦,也不要太讲客套。”

    她说:“那好,我吩咐你去做饭。”

    德志说:“怎么了?不到外面吃吗?”

    她说:“不去了,不好吃。又贵,不如在家自己煮面吃,倒要好得多。”

    德志说:“行,我去煮面条。”

    他妻子抱着孩子,小家伙已经醒了,被她妈妈抱着走,很听话。德志看着孩子,感到上帝真的爱他,赐给这么个小宝贝疙瘩,真真爱煞人也!

    德志下了面,打了两个荷包蛋,盛好后,端给他妻子,德志抱过孩子,让他妻子好吃饭。德志说:“吃完了,把那个荷包蛋也吃了吧。”

    她说:“我吃了,你吃什么?”

    德志说:“我不吃啊。”

    她说:“你不吃怎么有力气?”

    德志说:“我的工作主要是走路、家访、开会,不需要下力气。你要吃好,孩子才吃得好。你的营养跟不上,孩子怎么办?再苦不能苦孩子啊。”

    她说:“你说的有理。我吃还不成吗?”

    德志很清楚,在巴东,物价超出想象,买东西要计划着买,否则,很容易超支,但是,德志又不愿意借钱过日子,所以需要精打细算,做到处处节约。巴东是移民新城,居民手里有钱,商家从外地进货到巴东城,本来运费不菲,将此费用加在商品上面,导致物价接近上限,居民和商家皆大欢喜,苦了像德志这样的外来户。

    等妻子吃完饭,德志将孩子交给她,德志将剩下的面条,还有面汤一扫而光。吃完之后,洗碗,擦桌子,扫地,拖地,收拾好之后,抱抱孩子,又抱抱妻子,德志背起背包,出门朝山下走去。

    大桥通车后,德志发现经过这里的车比原来多了一倍,以前的车都不用到西壤坡,只在黄土坡就可以上渡船过江,对德志来说,这是第一次坐车从大桥上过江。

    德志先坐面包车到桥头下车,然后,转换到白虎坡村的车,直接到白虎坡村的车没有,需要坐到沿渡河的车,经过白虎坡村。

    德志专门找那些车上已经坐上了二人以上的车,还要分清楚,乘客是否和司机聊天。如果聊天,那“乘客”可能是假的。这些客运车车主,研究透了人们的心理,都想早点走,不想浪费时间,坐等其他乘客来坐车。乘客来坐车,大多都选择车上有人的车,没人的车不坐,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才开车。有些客运车车主就相互扮演乘客,诱骗真正的乘客上车之后,然后临到人坐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离开,等人们发现真相,后悔都来不及了,因为已经坐等了较长的时间。在乘客的催促下,客车才极不情愿地离开。

    这里乘车有个优点,就是司机一旦将车开走,就不再兜圈子,不走回头路,比那些在平原城市的车主要强许多。他们往往在市区兜圈子,找乘客,等乘客快坐满了,才离开。有时候兜圈子不是一圈,而是n圈。这可就让人头大了。

    德志选择的客车,只有三排座,最多允许坐六人,司机不算。加座一人,后排挤一挤加一人,中间如果人多的时候,再加一人,这样,满打满算一辆面包车最多只能坐9人,不包含司机。

    客运司机一般都不拒绝路上招手拦车的人,山里不同城里,交通方便,交通工具比较多,这次坐不上,下次再坐,很快就有,山区往往山大人稀,遇到客车很不容易,乘客也比较老实,上车就要给钱,司机往往不收,等下车后再给。问在哪里上车,乘客都会老实回答,不会虚报,想少给钱。但是,有个致命的弱点,山里人出门少,坐车少,晕车的人较多。

    //btxt520xs ……》

第004章 保护孩子() 
山路十八弯,的确是路随山转,或者沿河道而建,笔直的路极少,大多数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弯道多,车拐弯就多,坐在车上的人就要随着车的转弯,身体发生倾倒,左摇右晃的,晕车的人就难受了全文阅游之天下无双。【。。///

    车终于启动,从大桥上走,桥上的斜拉钢索一条一条地往后面倒去,桥底下驶过巨轮,江水浑黄,远处青山隐隐,峡谷中游荡着一层薄雾,车非常轻快,不到2分钟,车就过了大桥,停在收费站交钱拿票。

    这座桥难道是借贷修建的吗?不过,德志不敢去想,也不值得去想。通车当天,桥头燃放那么多烟花爆竹,可能就是投资方为以后可以收过桥费庆贺吧。收费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不缴费也可以,渡船还没取消,愿意坐船的下去坐船,过了桥就得给钱,不能再倒回去。

    甚至,连摩托车也收费。投资大桥,可是一本万利、一劳永逸的好事。

    车过了桥,开始上山,刚修好的公路,修在山顶,以后不再从山底下的老公路走了,除非是新公路塌方无法行走,一般情况下都要从没有铺设柏油的公路上走校园全能高手。这条毛公路,目的是让众多过桥的车辆义务碾轧,等过了两年之后再铺柏油或者水泥。苦了司机,常常要关闭了车窗,否则漫天的灰尘会毫不留情地侵蚀车内的人。天热的时候,也苦了车里的人。没有过来的车或者没有超过去的车还好,如果有,那卷起的灰尘如黄风怪,将车包围,里面的人成了它的猎物。最好的时候,就是下雨之后,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空气中带着野花香味,另外,公路一边裸露的山岩呈深红色,有的呈土黄色,有的已经粉化,风吹过,雨淋过,就会簌簌地往下掉渣子。

    山岩中长着兰花花,显得生命无比顽强,周围的植物因为挖掘机的作用纷纷死去,但挖掘机停止工作,没过多久,就有新的一批植物长出来,看到那些在恶劣环境下的小生命,只要有阳光雨露,就要生长,就要创造生命的奇迹。这个多少给德志以启示,不要管环境如何,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生命在演进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转机,就会在不经意间出来好消息。

    车不再经过溪丘湾乡,而是从集镇所在的山背后走了,然后进入传统的老省道,经过平阳坝,再到白虎坡村。

    车在德志住的地方停了下来,德志下了车,开锁,进屋,屋里面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原来,前几天下大暴雨,雨从破损的窗纸里进入房间,打湿了地面,还有一些家具,加上屋里的空气没有对流,贾友牛没有进来过,也没开过大门,产生了霉味。德志放下背包,坐那休息,贾友牛带他孙子经过,看见大门洞开,就走了进来,看到德志,说:“姚先生,好久没见了,最近可好?”

    德志说:“还行,我的妻子儿子来巴东了,前两天在忙着搬家,最近在县城里忙。”

    贾友牛说:“好啊,堂客来了,是好事啊。家人团圆了啊。”

    德志说:“是啊。你好吗?村里好吗?”

    贾友牛说:“还好。现在已经通水了。只是水不够用。”

    德志说:“哦,要建立用水制度,选好管水员,认真管理,大家才有水吃。”贾友牛说:“贾明珠也不召集开会,建立管水制度,你来了,是好事。”

    德志说:“我看贾明珠围绕宫支书的指挥棒在转,还不如直接找宫支书。”

    贾友牛说:“宫支书不会管,他现在说你姚先生要求选管委会主任的,那就由主任来管理好了。他不管。”

    德志问:“那么,宫支书不吃水吗?”

    贾友牛说:“吃啊,他现在故意在摆官架子,我们找他,他不理。”

    德志说:“你觉得该怎么办才好?”

    贾友牛说:“我虽是管委会委员,可是,说话基本没人听。还是看宫支书的脸色,他说行的事才行,他说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

    德志说:“那你们是不是都服从宫支书呢?”

    贾友牛说:“都服从,不服从不行。他是村里的最高领导,说一不二的,一般老百姓总有事求他,他不点头,就办不成。”

    德志说:“我知道了,以后再商议吧。”

    贾友牛说:“好,既然来了,就到我家吃顿便饭吧。”

    德志说:“算了,我想去了再去好吗?”

    贾友牛说:“好的。”

    贾友牛背着孙子走了,德志开始打扫房间,风雨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