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妨,随他折腾,他不就是气不过椅子上坐的是朕罢了。”
“君上,云南王勾结外邦之事”
大比正式开始,第一日比试的是画。
偌大的画场,众同生全神贯注,或调色,或搭配,没有一处停顿,明显都是各中高手。
因为是当场作画,费时间,因为有公孙瑾战北冥参赛,所以本想偷懒睡觉的百里千沐还是乖乖的坐在观众席位上,靠着端木无邪的肩膀梦周公去了。
评委席上的众夫子却是看得津津有味,交头接耳。
“君上,如此吵闹,为何殿下却能沉睡不醒,是太劳累吗?”
多福实在忍不住的瞅了又瞅那个方向,他太想近距离的看看。
没办法,殿下太扎眼了,场上喧闹,人声鼎沸,偌大的坐位席上,就那相依相靠的两个人太惹眼了。
“隔音罩。”
“隔音罩?君上是说淇奧侯是修炼之人,隔绝了杂音,让殿下安睡。”
夜影点头。
在两情相悦的世界里,什么都比不上对方的任何事情来的重要。
他能让莲歌没有一点防备的安睡,何尝不是最大的幸福。
这一睡,两个时辰过去了。
夜影看向比试台上悬挂的画,表达的内容许多,其中尤以表达爱情为主题的画,诗词最多。
甚至,有好几幅画的居然是一对男子,或相依相偎,或比肩而立,或嬉笑玩闹,或两两相忘,让众人不由得侧目去看应天书院的那对传奇。
夜影忍不住笑了,没有想到,他的莲歌殿下,居然会背上断袖之名。
作画的同生高谈阔论,反驳那些质疑断袖之爱的声音,认为,真爱无敌。
真爱存在于所有生灵之中,不能因为是同性之爱便要被鄙夷,唾弃。
同样是爱,为何还要有三六九等之分,
同样是爱,为何就不能被一样的尊重,被认可?
同样是爱,为何就要承受诸多刁难,遮遮掩掩。
第720章 731:辩论()
只要彼此双方愿意,有何不可。
公孙瑾画的同样是一对男子,可是却能清楚的分出,一位是眼盲的少年,一位是女扮男装的医者,偏偏又那么和谐的会让人认为,他们就是断袖之爱,让看画的人舍不得对他们提出质疑和责骂。
公孙瑾收了画笔,朗声道:“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爱,无价,否则何来那传唱千古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可见,这断袖之爱,历来有之。
对待世间的已经出现的每一种爱,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包容,不诽谤,不诋毁。
那是他人从内心发出的声音,真诚的选择,渺小如我们又何来资格评判。
为何不尝试另外一个角度去接受,去看待它所存在的意义。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怎么做才是道德,文明,伦理礼法,没有一把固定的尺去衡量,端看我们的内心,端看我们是否具备有容乃大的胸怀,端看我们所处的时代。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缘不知所终,身不由己而一往情深,爱,不知所谓而至死不渝。
尊重每一种爱,尊重每一份爱,因为这是一个爱的世界,这是一个爱的国度。
有爱,花才会常开不败,笑容才会开怀,人间,才会欢乐常在。
人类,是最聪明的生物,更不应该辜负这从心里面生出来的东西,只要能让自己欢喜,开心,又不违背人伦,当事人自己愿意有何不妥。”
“公孙同生此言差矣。若一切如你所说,清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岂不是错?人类岂不是要走向灭亡。”
“这位同生,你太偏激了,我方观点是,尊重每一种出现的爱情,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同性之爱。”
“有意思,应天书院,不愧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连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这种羞于启齿的断袖之癖都能说的如此精彩,大义凛然。”姬睿宇抱着双臂,听的津津有味。
“如若画中人真实出现在三殿下面前,怕是三殿下定会忘记你刚才的嘲讽,一心一意只想做雌伏的那个。”温尔岚含笑,那些画中人不就是应天书院那对人人羡慕的淇奧侯和百里同生么。
说真话,他也羡慕,更羡慕应天书院就那么认可,甚至没有政客拿这件事攻击淇奧侯,影响他的前程。
殊不知,拿断袖之癖做文章以此攻击夜影离歌的那些人,都被端木无邪弄得很惨很惨。
“哼,南幽帝国地处偏远,贫穷常年天寒地冻的,岚太子想抱水月帝国的大腿,本殿下明白。”
“大腿嘛,人人都想抱,可也得有本事抱才行啊,你说呢,三殿下?”
“当然,那就祝咱二人都得偿所愿,如何?”
“不客气。”
看台上的百里千沐终于悠悠的醒了过来,坐直了身体,薄薄的防护罩顷刻消失。
看到是公孙瑾的兰论辩,百里千沐认真的倾听周围的喝彩声,还有高台上依旧激烈的争论。
第721章 732:佛门爱情()
只见公孙瑾微微一笑,笑看全场,面对攻击淡定如斯,笔直挺立:“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地进步,体现在小到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比如: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远古,人类穿兽皮做的衣服,现在呢,我们穿棉布,丝绸;
我们研习的文字,学问,我们用的每一个物品,甚至于我们说的话,还有国家的律法,兵器,科举制度等等等等,都在改革,进步,创新,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中进步,以适应我们现在的需要。
可是,古往今来,唯一有一样东西,它从来都没有被改变过,被消失过,被遗忘过,甚至从来都没有一丁点进步。
无论你是谁,你是至高无上还是卑微如尘,都想要它,都心甘情愿为了它尝尽酸甜苦辣咸,甚至忘记了生死。那,就是,爱情。
父母之爱,让孩子快乐成长,朋友之爱,患难与共让我们觉得温暖,兄弟姐妹之爱,让亲情永存,男女之爱,生死相许,跨越所有界限。”
“公孙同生此话很美,我们相信爱存在于世间,但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不存在佛门,佛门拒绝男女之爱。
你说,爱能跨越所有界限,能吗?那公孙同生倒是翻翻古今,可有佛门弟子娶妻生子还得佛门允许了的?”
“就是。”
“就是,佛门弟子可是没有七情六欲,他们只有博爱,只接纳博爱,普度众生之爱。”
“切,怎么没有,比如:佛祖释迦牟尼,未出家之前乃是一国王子,有妻有子。”
“请听清楚,我们说的是佛门弟子,出了家的。还俗的不算。”
“那公孙瑾不才,就给诸位讲一讲一位宗门始祖的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爱情。
他,半岁能说话,三岁识字,五岁博览群书,七岁随母亲出家为僧,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研习小乘佛法,只为救苍生苦厄。
十三岁论辩战胜当世得道高僧而一举成名,轰动西域。
他从小立志,要建宗立派要成为一代大宗师,这是他从十三岁一战成名之后树立的志向,却在他五十三岁时抛弃了。
因为他的时代爆发了连年的战乱。当他发现他所精通的小乘佛法在战乱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弊端时,果断舍弃,研习不被西域诸国和佛门中人接受的大乘佛法。
因为,战乱,乱世之中需要的不是大宗师,不是小乘佛法,而是能够慰藉人心灵的大乘佛法,只有它才能普度众生。
他被扣押,被威胁,甚至生死,他的都没有放弃过心里的信仰,在战乱的中原大地传播。
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读到的朗朗上口老少妇孺皆宜的各种经卷,还有我公孙瑾最喜欢的那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被那个时代的人称为(才俊明义的法师,一位成功的教义传播者。
他被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宗门称为始祖,比如三论宗,法华宗,净土宗,都以他翻译的经文为本源。
”
第722章 733:木槿花再现()
“或许他在未来的时代,会获得更多的尊荣,称号更响亮,因为他无愧佛门,他就是祖籍天竺,出身龟兹国贵族之后的鸠摩罗什大法师。
他有妻有子,却丝毫不减他在佛学上的光辉成就和荣耀。
当他在长安草堂寺译经时,他的师傅到来。
鸠摩罗什带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