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堂缘-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知晓她是林昭?我只记得昨日那位樊双成只唤了她阿昭呢。”我接过蔻儿端来的茶水抿了一口。

    “昨日姐姐先出了大殿,我见那位紫衣女子和气,便与她见了礼,互通了家门来历。她又引介了身边的林昭儿。”

    我饶有兴致的问道:“那她们是哪家的千金?”

    “那林昭儿是威远候爷林祐思的嫡长女,另一位樊双成是司农卿樊叔略的养女。”

    “如此说来,林昭儿是卫王嫡亲的表妹了。”我见孔氏没用多少米饭,便舀了一碗汤递了过去。

    “嗯,应该是吧。难怪这么桀骜,这么眼高于顶的。姐姐,为什么樊双成这样性子好的却只是司农卿的养女,林昭儿这样儿的反倒有个好出身。”

    我不由笑道:“究竟是出身养出的举止个性,还是天性如此与出身无关?何为因何为果,你这一问,连先贤都没法子回答的,我就不接话茬了。”

    “不过,那位樊叔略樊大人说起来也是位传奇人物。”见她兀自含着一口汤在口中睁圆了眼睛看过来,我娓娓道来:“樊大人本是东魏旧臣,因父亲获罪,他小小年纪便被施了宫刑。逃来大齐后得了威帝器重,为政清明果决,一向颇有官声。”

    “好吓人啊,宫刑!不过也怪丢人,难怪要收个养女呢。那樊双成岂不是来历不明之身?”孔青卓快言快语。

    我嗔道:“妹妹快别这么说。这原是樊大人心中痛事,你何必让人难堪。你不是说樊双成是个不错的。”

    “嗯。我就是觉得樊双成不错,才觉得她这样的出身可惜了她呢。”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罢了。也许樊小姐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呢。”我见青卓将汤勺停在那里,温言道,“别尽顾着说别人,汤凉了。”

    孔氏便干脆将汤勺放下,端起碗来将汤一气儿喝了。身边芸儿递过手帕子,青卓接过拭了拭,睃我一眼,笑道:“姐姐,用完午膳可要出去走走?后山风景颇美呢。”

    我微微摇头:“你忘了,我昨日受伤须得养着。”

    孔氏眸光一转,憨笑道:“瞧我这思量不周的性子。如此也好,安若她们过来这里也好跟你问个安。”

    “安若?谢安若么?”

    “是呢,正是谢府三小姐和她兄长怀琰公子。”

    孔氏见我面色不豫,忙道:“昨日姐姐先出了大殿,我跟樊双成见过礼便着急追了出来,正在大殿门口遇着怀琰公子。先前去他府上也是见过的,因此便上前问了安。他说‘明日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辰,家妹也要来大昭寺的,届时来寻青卓夫人说话’。他妹妹可不就是谢安若么。”

    我不由扶额。转念一想,我既然守礼而为,又何必一味躲避。如今这样借着孔氏的缘故正式见过面,日后为兄长的事情往来消息反倒便利些。遂笑道:“如今大齐崇佛之人倒是多了。”

    用完膳便散了。我净了手,又去佛堂诵经。

    约莫申时一刻的样子,蔻儿进来禀道:“有几位公子小姐来了客舍看访青卓夫人,青卓夫人迎了他们,寒暄几句后已经一起朝佛堂这边来了。昭训可要理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二章 四美聚首() 
我轻轻摇头:“不必。将佛堂的门打开吧。”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青卓在门口笑道:“昭训姐姐,谢府和樊府来大昭寺进香礼佛,遇着了我,过来跟您问安了。”

    说着走了进来,身后却是跟着昌若和一位陌生男子并两位小姐,其中一位正是昨日见过的樊双成。

    方才午膳时候并未听青卓提起还有樊府之人。

    “见过昭训。”昌若已经领着几人向我行礼。

    也不及多想,便起身还礼。

    按捺住心中的异样,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笑道:“我与青卓相当投契,几位既是青卓夫人的好友,实在无需多礼。”

    青卓便请他们落座,又一一引介他们的来历身份,青卓一路说话一路冲着我笑。这妮子,想是觉得昨日已经知晓了,今日却不得不再重复一遍。

    然而场面话总是不可或缺的。

    我浅浅笑道:“都是朝中栋梁之后,难怪皆气度不凡。”

    抬眼看去,却发现除了昌若面上平静外,另外三人皆有些怔忪。我不解的看向青卓。

    青卓笑道:“我在菊花宴上第一次见着姐姐之时,也是如此的。谁让姐姐生的美呢。”

    我顿时羞红了脸,嗔道:“妹妹惯会说笑。”

    樊双成轻轻将她兄长樊玉汝的胳膊推了推,那形貌端正的男子方回过神来,颇为不好意思的端起茶水送至口边。

    然而隔着五步远的样子,我也能清楚的看见他脸上渐渐泛起的红晕。

    樊双成便道:“昭训容颜极美,更胜在一段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的气韵上,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便是如此吧。也不怪我和家兄惊艳,却是唐突了些。”

    这位樊小姐,倒是个维护兄长的。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恭维了我,也颇为自然的替樊玉汝解了尴尬。

    我不愿话题总在我的容貌上打转,便笑道:“小莞当不得樊小姐谬赞。樊小姐才是清丽无双。说起来,小莞听闻令尊之前在相州任刺史时,教化民众颇有章法,如今征调为朝中司农卿,想来又将大展抱负、造福仓廪了。”

    “昭训若不嫌弃双成高攀,还请唤我双成就好。”

    我含笑应下了。

    “家父的确一心在政事上,因如今通用的元嘉历出了几次推算不准的情形,农户屯田种植大受影响,近日连吃住都搬去了太史令刘焯的府上。”

    历书么,我眉尖不由一跳。

    闲话几句,青卓就将话题带到了昌若那日的生辰礼上,跟谢安若小声嚷嚷着,“好多贺礼,我都看见了。什么稀罕的玩意儿都送到了昌若哥哥的手中。”

    谢安若笑得刁钻:“那又如何!那都是我哥哥的心爱之物,与你何干。”

    昌若之前一直默然,听到这里抬眸看我一眼,笑道:“安若又顽皮了,青卓夫人不要在意。不过若论起那日收到的生辰礼,反倒是小厮抱朴拿回来的一件最得我心。”

    青卓便追问:“是什么稀罕物儿呢?能让怀琰公子如此放在心上?你这般人物自然不会将珠宝珍玩看在眼里。是了,我知道了,一定是古籍字画之类的对不对?天下乱世初定,多少古物都毁在战时。如今若能觅得一两件的,实实在在是价值连城了。”

    昌若在嘴角绽开一个温柔的笑意:“确实价值连城。不过,于我而言送礼人的情意才是珍贵无匹。”

    说罢用如新月般柔和的目光在我脸上扫过,抢在众人继续追问之前立起身来,“昌若与樊公子先行告退。不打扰昭训、青卓夫人、樊小姐和妹妹的闺中之聚。”

    行礼如仪,似玉山巍峨。

    樊玉汝一愣,却已被昌若牵着胳膊站了起来,一同出去了。

    脸上微微一热,昌若多半是不喜樊玉汝与我同处一室。

    谢安若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欢悦,歪歪斜斜靠上孔青卓,嬉笑道:“哥哥不在这里,我总算可以不用肃然端坐了。他们是支应门庭的男儿,作甚么和我们一样腻在昭训姐姐这里呢。”又坐直了身子,黑葡萄一般的眼睛朝我看过来,素白如羊脂玉的脸上笑意盈盈:“昭训姐姐,听说你闺名小莞,那便是安若的莞姐姐了?”

    我含笑应下。

    安若探手从腰间荷包取出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递了过来。见我不解的看她,遂抿唇笑道:“是七厘散的药膏。”

    我不由狐疑,昌若难不成将昨日之事告诉了她?也不知谢安若可认出我来。昔年她年纪小,虽然不及昌若和他兄长来家中的次数多,但也是见过几回的。

    “听青卓说,莞姐姐在这山上还要住上几日。在外倘若有个磕碰毕竟不比府里备得齐全,这药膏是二哥托人从清河崔氏讨来的,方子是他们府上当家主母代代相传的。消肿化瘀有奇效,用了也是不留疤的。姐姐收着备用就是。”

    心知是昌若的意思。昨夜踏月而来,便为了送这药膏么?

    感念他细心,转头让赤芙收下了,又谢过安若。

    安若回眸瞧了瞧天色,款款立起身:“天色不早,我们便回去了。莞姐姐回了王府,记得给我们下帖子。”见我微微愕然,掩口一笑道:“忘记了也无妨,我们去府上拜望也是一样的。横竖很快要过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