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亮剑1918-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碍事,你说一说具体的情况?”黄柯反倒是语速放缓了。

    杨义兵捂住话筒,“这件事是我的疏忽和责任。现在按照对方的飞行速度,如果派出战斗机还有可能将其击落。”杨义兵有些惭愧的说道。

    黄柯听后久久不说话,和杨义兵预料的不同,他并没有大声斥责他,片刻之后他只是淡淡的说道:“算了,由他去吧。那边看守队员情况怎么样?”

    杨义兵道:“一名队员被汪的警卫击中牺牲,另外还有两人受伤。我已经对昆明站站长李子峰进行控制调查,行动组组长也被调查组隔离。”

    “算了,主要领导警告一下,对受伤和牺牲的队员要嘉奖抚恤,不要让冲在一线的同志们寒心。”黄柯说道。

    “是!是!”杨义兵竟然觉得有些感动。

    说过之后,黄柯没有过多的话,就简单的挂上了电话。

    他使劲的揉了揉太阳穴,处心积虑到底汪精卫还是投了敌,他想不明白,当初那个信誓旦旦要“引刀成一快”的热血青年怎么会就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国者?

    板荡识忠臣!看来爱国并不是平日里嘴上说说,而是在真正危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脑子思索了片刻后,黄柯喊来了陈烈文。

    “你记录一下,等下立刻着手进行办理。一,电告陈布雷,让他草拟出一个电文,稍后便向全国进行发布,就说‘经中央执行委员会表决,宣布免去汪兆铭政府主席一职,同时让法院作出一场虚拟审理,对汪精卫叛国罪进行审理,并且由公安部门发出通缉令。’第二,电告军法处调集宪兵将之前那些重点监视的官员进行调查审理。三,电告杨义兵,让预干处在越南的同志密切注意汪的一举一动,还有上海方面都要密切关注。”

    陈烈文记下之后,他自己又对照着本子向黄柯简明扼要的重复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黄柯对他摆了摆手,示意列车出发,即刻返回南京。

    对于汪精卫夫妇来说,这是惊险的一夜。

    直到飞机在河内降落的时候,他的心还在扑通扑通的乱跳。

    抵达河内后,日方派来前来迎接的人已经抵达机场。看来他们收到飞机的“求助”后,早就已经准备就绪了。

    “汪主席,欢迎你为两国和平而来。”前来迎接的日本代表今彦武笑呵呵的上前迎接。

    汪精卫看了他一眼,然后冷冷的说道:“在越南就是你在负责吗?”

    金彦武见汪精卫有些生气,知道他还是在为日方没有提供好一切安排生气,他便尴尬的笑了笑道:“汪主席,是我们布置不周让您受惊吓了。”

    汪精卫冷哼一声,向前走去。

    尽管有点小情绪,但汪精卫还是服从日本人的安排。当晚在日方安排的酒店住下之后,冲过一个热水澡之后,汪精卫就拿出纸笔,连夜亲手书一封告黄柯书。这封电告形式的告黄柯书在内容上先是叙述了中日战争的历程,紧接着又鼓吹了一番日本人的仁义,当然,此文的重点是鞭笞黄柯“暴政”。子啊信中,汪精卫斥责黄柯大搞集权、军人政治,让民主共和荡然无存,最后规劝对方以国家和人民为重,为了和平寻求和平,停职暴政。

    写完之后,已是东方既白。汪精卫交给秘书做出简单的修改后,就交由自己的干儿子林伯生,让他代为发表在当日出版的南华日报上,宣布同意与日讲和,此为“艳电”。

    就在南华日报刊登这篇艳电之前,位于南京的中央日报等官方媒体也在当日出版的报纸上公开表示,免去汪精卫政府内一切职务,同时以叛国罪起诉审判。

    两方舆论战开始的时候,汪精卫的叛国却如同一颗重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一股叛国潮,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爱国爱民”的政府官员,甚至一些叫嚣着要“踏平日本”前线将士中都有不少人公开叛国投敌,不过黄柯随即加强了对军队的连坐惩罚和加强思想管理多项战时制度,再加上抗战局势越来越有利于我方,才让这股风潮得以遏制。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眼下,黄柯已经着手开始进行的南京保卫战。另外一边,汪精卫在发表艳电后抵达上海,着手成立一个傀儡政府。

    在这一切都在进行的时候,苏慧已经准备启程返回马尼拉。她打算在马尼拉将自己的报道再公之于众,做好准备后她决定再次回到中国战场,去真实的记录这个国家民众抵抗外辱的事迹。

    此前,她实地采写的几篇报道都刊登在海内外媒体,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除了文字上面的采写外,苏慧还通过黄正忠的关系来到苏州等地前线,实地拍摄了很多照片。其中,一个年轻的中国士兵在战场上的正面照最为突出,这张照片被美国等国家的各大媒体列为头版。

    这张照片中的主角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士兵,他很年轻,约摸着只有十八九岁的年纪,钢盔戴在他头上甚至显得大呼呼的。

    照片里他显然是在战后小憩,此时,这个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的士兵并没有和其他士兵一样去战壕工事里休息,他而是爬到一个相对安全的高地,眺望着不远处被日军占领的一个村落。抓拍了这张仰拍的照片之后,苏慧问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他说,那个被日军占领的那个村落和他的家很像。

    照片中没有过多的描述,但从这个战士眼神中可以看到对未来的期望。苏慧没有过分煽情,只是简单的配了一个标题——他的期望。而正是这样简单的文字效果让图片的冲击力无限放大,从这个普通的士兵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中国人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个报道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随后苏慧又发出了数个中国抗战前线的有关报道,不仅鼓舞了全国的抗战信心,还引发了海外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度。

    黄柯回到南京的时候,听到陈布雷汇报了此事,他惊讶的是这个女孩子竟然是跟着黄正忠一起来南京玩的,没想到的是遇到这件事之后,就开始热衷于记录中国抗战了。

    黄柯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决定见一见这个苏慧。不过太过正式自然不是很合适,既然他和儿子黄正忠是朋友,那就不如在家里见一见吧。

第006章 少帅的拍卖会() 
黄柯准备挂去电话的时候,家里的电话是孙妈接听的。孙妈告诉他,少爷和苏小姐一大早就出去了。

    黄柯点点头道:“算了,回家后让他给我回个电话。”

    他没有料到儿子黄正忠和苏慧正在经历着一场不小的麻烦。

    这几天苏慧回到了南京,和黄正忠一起要去参加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抗战义演捐助大会。自抗战以来,民间组织的捐助也多了起来。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卑劣之人利用此等捐助进行诈骗,不过后来中央执行委员会出台法令明文规定,私人组织不得进行抗战募捐,所有募捐需向社会公开所接受捐助款项和去处,这才使得这一乱象得到了改善。

    不过这样的规定也使得一些捐助受到了阻碍,毕竟一旦遇到政府部门的审批就容易被拖延时间,相关部门扯皮推诿,门难进、脸难看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虽然如此,但民间的捐献热情依旧高涨。除了普通的百姓外,社会名流们也乐于组织各种捐献、竞拍之类的活动,抛开爱国主义情怀不谈,他们热衷于这样做的缘由也有一些实际出发点。

    一来战争爆发对他们也是影响重要,他们有大量的财富在这个城市,所以他们从内心里希望中国能够打赢;二来,组织或者参加这类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还能获得一个好名声。

    今天,苏慧和黄正忠参加的正是这样一个活动。不过相对于之前的那些组织者,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可是大有来头,因为这次组织者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之一的少帅张学良。

    在林祚大接替东北战区的指挥权,张学良便率着残部进入蒙古境内进行修整,准备作为后备力量投入到日后的对日作战反击中。但他麾下的十几万部队在对日作战中损失严重,修整尚需时日。

    张少帅在归绥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坐不住了,毕竟归绥相对落后,再加上南京组建中央执行委员会,也将他纳入委员之列,所以张学良干脆带着赵四小姐一行来了南京。

    南京各派系斗争激烈,张学良这个委员纯属算是挂职。深谙高层政治之道的张学良自然能够摆清楚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