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血抗战-第9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战斗力比较弱的阿拉伯人,被德军组建成专门用来对付英国游击队的“治安部队”,这些负责对付敌后游击战的仆从军中,安插一部分从德军中选出的骨干力量充当指挥官,其他官兵都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虽说战斗力远不如波兰军队,而且在遭到英军的游击战之后损失惨重,但是阿拉伯人作战十分勇敢,无论死多少人,他们都不会惧怕。

    英军单兵作战素质极高,游击战指挥官的水平同德军相当,一次次给阿拉伯人造成重创。可是阿拉伯仆从军人数太多,每次作战失利之后德国人再次增加兵力,阿拉伯人越打越多。而英军在损失之后,就得不到补充,越打越少。在不断增加的阿拉伯仆从军面前,英军的游击战和特种越来越吃力,越打越艰辛。

    阿拉伯人凶悍,每次作战失利,都会找英国的平民出气。

    那些支持英军游击队和敌后特战队的英国小镇和村庄,遭到阿拉伯军队的疯狂报复。不少村子被屠戮一空,甚至一些小镇都被杀光。

    而且阿拉伯人还对控制区内的英国人实施了军事化管理,实行“围屯制”,所有的人严格登记,集中在一些固定的地方,外围拉上铁丝网,把平民同英军游击队和敌后特战队隔绝,防止英军游击队得到补给。

    这种局势下,英军的游击战自然是越来越困难。

    大不列颠岛上,英军越打越少,按照这种局势发展下去,不用三年时间,英国人自己的本土就会只剩下北爱尔兰一地了。而在爱尔兰岛上,德军又采取了分化的战术对付英国人。德军支持要独立的北爱尔兰人,让他们同英格兰人对抗,并许诺,一旦英国完全投降,北爱尔兰将会从英国独立出去。

    北爱尔兰独立军粉墨登场,这支得到德国人支持的军队,一方面表现出亲德,另一方面又极度仇视英格兰人。

    至于仆从国军队中那些法军,德国人也是合理利用。法军被德国人变成“征粮队”、“收税队”以及管理户籍,维持秩序等工作,因为当地的英国人对法国人不会太反感,用法国人来管理英国人不容易引起太大的反弹。

    德国人在北爱尔兰的战术,同样也在大不列颠岛北部的苏格兰地区使用。

    只是苏格兰人同英格兰人的关系要比爱尔兰人同英格兰人的关系好了很多,大部分的苏格兰人都愿意站在英格兰人这一边反抗德军。不过还是有投降的苏格兰人,于是德国人就把那些苏格兰人组织起来,建立一支苏格兰自由军。

    至于不愿意投降的苏格兰人,德国人就放纵阿拉伯人去残酷镇压。不过同对付英格兰人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德国人让阿拉伯仆从军去镇压苏格兰人的反抗,却不许阿拉伯仆从军对苏格兰的村庄和城镇进行屠杀,以此显示自己对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不同的态度。

    有了投降的苏格兰人为榜样,又有大批被公开处死的反抗者,再加上德国人禁止屠杀,于是越来越多的苏格兰人开始向德国人投降。

    随着仆从国军队的加入,德军主力部队于1941年7月初开始,逐渐撤出大不列颠岛。

    德军精锐部队在撤离大不列颠岛之后,立即被分成两支部队,一支奔赴北非战场,支援在那里的意大利军队以及先行一步抵达北非的隆美尔部队;另外一支德军,被送上火车,经过长途跋涉,赶往波兰苏军和德军控制区交界处。

    东线战场上,虽然利斯特元帅得到了西线撤退回来的生力军支援,但是按照李峰的建议,德军对苏军仍然采取守势战略,而不是攻势战略。

    根据李峰的提议:“俄国天寒地冻,冬季又很快就要来临了,严寒和冰雪,是俄国人的两大天然盟友,我们的战士不适应在这样的低温下作战,我们只能守住自己的阵地,在得到更多更保暖的棉衣之前,不能对俄国境内纵深发起攻击。”

    虽是守势战略,但采取的却是攻势战术。

    德军对两军交界线的苏军控制区,一次次发动主动进攻,甚至多次派遣精锐装甲部队穿插到苏联境内,或者派遣空降兵对一些战略要地进行空降,从背后对苏军进行合围,切断苏军补给线,配合正面攻击的部队歼灭苏军。

    东线正面战场上,德军攻势如潮,再次发挥了闪电战的威力。

    每一次攻击,德军都首先集中大量空军飞机,对苏军的机场发起攻击,夺取制空权之后,德军的轰炸机群对一些工事群和堡垒发动大规模轰炸,随后装甲部队出击,从正面猛攻。而那些穿插到苏军背后的装甲部队,则堵死苏军退路。

    在德军凌厉的攻势之下,苏军损失惨重。仅仅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苏军就连续被歼灭了一百二十多万大军。

    德军的进攻得手之后,并没有对苏军的纵深发起攻击,而是暂时稳住阵地,击退苏军几次试探性攻击之后,德军选择主动后撤,把刚刚占领的那些易攻难守的地盘再次让给苏军,等苏联人来占领之后,德军才再次发起攻击,歼灭苏军。

    苏联人吃了两次大亏后,就不再放手进攻,而是变得畏手畏脚,明明德军已经撤离阵地,也不敢贸然占领。另一方面,苏军也加强了对自己后线和薄弱侧翼的防范,以免被德军采用迂回和旁敲侧击的办法来包围自己。

    随着冬季的降临,德军不再发动进攻,而苏军因为几次攻击失利,也不再主动攻击德军,苏德双方进入僵持阶段。

    之所以德国人采纳李峰的建议,在东线战场上采取了守势战略,除了气候的因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李峰建议德军把攻击重点放在南线上,主要同英国人争夺中东产油区,只有夺取中东产油区,德国人才有能力同苏联人打持久战。

    北非战场上,原本有隆美尔在协助意大利军队防御英军进攻,英国人的几次攻击,都被隆美尔击败。

    德军在北非虽然缺少坦克和飞机,但是一代名将隆美尔把德军高射炮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德军的高射炮,不仅用来歼灭来袭的英军飞机,而且用来执行阵地防御的任务。在德军大量高射炮面前,英军装甲部队的进攻变成自杀性攻击,大批坦克被摧毁在沙漠上。

    随着德军主力部队从大不列颠岛撤退,隆美尔得到了大批增援部队。

    得到了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重型坦克和重炮的支援之后,隆美尔如虎添翼。

    从1941年9月初开始,德意联军在北非战场上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到战略进攻阶段。

第四章 最后通牒() 
1941年10月26日,北平侵华日军华北司令部。

    “嘀嘀嘀”报务室中响着急促的电报声,十多名日军通讯兵紧张的忙碌着。就在此时,一台电报机忽然收到一封明码电文。

    “明码电文?请求我们接受?是哪里来的?”日军机要参谋问道。

    坐在电报机前的日军通讯兵对电波信号进行确认之后,转头回答说:“报告长官,是支那人李峰部给我们发来的明码电报!”

    “什么内容?”参谋问道。

    日军通讯兵回道:“回长官,我们正在译电文。”

    不久之后,电文的第一句话被翻译出来,内容是:“日本是我中国一衣带水的友邻,为了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现限令所有在华北、华东、华南和东北的日军撤离中国!本着中日两国永远友好的态度,我部给日军三天考虑时间。”

    “八嘎!”日军参谋军官大骂了一句,“这是示好吗?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接着,电文的第二句话被翻译出来,更是令日军机要参谋军官气炸了肺,只见电文上是这样写的:“如果日军在三日内同意从中国撤军,我部给贵军两个月的时间全部撤离中国领土!并保证贵军官兵的生命安全,而且贵军所有武器弹药可以带回日本。另外,日本方面赔偿中国四亿美元,可以采取三十年分期偿还的方法支付,本息共计九亿美元。当然,由于日本人和我中国人都是东亚人,我们可以给贵国优厚的条件。作为交换条件,我们另行同贵国签订新的条约,愿意帮助贵国提升陆军武器和航空兵武器技术,协助贵国完成新的大陆计划,我们中国军队可以同贵军并肩作战,共同对付白人殖民者。”

    “八嘎!”日军参谋军官大骂,“支那人想要干什么?竟然要我们赔款?这封电报到底是什么人发的?竟然那么大胆!这简直是公然挑战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威严!”

    日军通讯兵回答道:“回长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