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峰转过头,只见黄小凤、李锐、罗尚东等一批最优秀的特战军官和警卫军官,已经出现在指挥部外面。
“你们来得可真及时啊!”李峰笑道。
黄小凤走上前:“报告长官!我们接到命令就出发了!三十公里的路程,我们只用了三个半小时就赶到了!”
“这速度,可真够快的!弟兄们都幸苦了吧!”
“不辛苦!”战士们异口同声道。
事实上,这样的急行军赶路,很多人的脚底都磨出了水泡,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累的,所有的特种军官和警卫军官都知道,自己的李长官这边需要援助,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快赶到巢凰山,听从李峰的调遣。
正在布置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山头阵地上,中央军官兵们挥汗如雨,卖力的干活,给侵略者挖掘坟墓。
“呜——”空中响起了日军飞机刺耳的嘶鸣声。
“各单位注意!准备隐蔽!”早有负责警戒的哨兵大喊起来。
在防炮洞外面负责搬运泥土沙石的士兵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活,躲进了坑道内。
灰蒙蒙的天空中,出现了十多架日军的飞机。这时候的反斜面工事尚未成形,不过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能见度不高,还有一丝细雨,这使得日军的轰炸不可能十分准确,这也是对中国军队有利的方面。
此时,松井石根已经得知李峰在巢凰山的消息,他不敢怠慢,以最隆重的阵形来对付驻守山头的中国军队。
松井石根是如何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混入南京城内的日军间谍提供的情报。虽然王亚樵的特工机构十分强大,但还不至于能把所有的日军间谍全部绳之以法。有漏网之鱼,送出了这个重要情报。
十多架日军轰炸机从空中猛扎了下来,重磅炸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狠狠的砸落在巢凰山中国守军阵地上,山头上腾起了大大小小的火球。紧接着,日军的侦察机又引导了他们的陆军重炮和江面上的海军舰炮,对山头进行猛烈轰击。一排紧接着一排炮弹呼啸而至,在顷刻之间,郁郁葱葱的巢凰山就染成一片火海。
所幸的是,12月份江南阴冷雨雪天气,这才减弱了炮弹和炸弹的威力。
即便是如此,茂密的树林还是燃起冲天大火,猛烈燃烧的火苗,舔舐着树木,“噼里啪啦”烧成了一片。如果不是李峰在布置阵地的时候,早已告知,让官兵们把一些树木砍伐下来用来当成坑道的支柱,恐怕火势还会更加凶猛。
有不少地方,树木都被砍伐一空,形成了阻拦火势的空白区。
由于阵地是仓促构筑的,不算是十分坚固,日军炮击和轰炸,也造成了守军不小的伤亡,不少官兵被掩埋在坍塌的坑道中。
当炮声逐渐停息下来的时候,官兵们纷纷从坑道内钻出。有人从浮土中扒出武器,在棱角线上架起机枪;有人扒开坍塌的坑道,救出受困的弟兄;还有人忙碌着救治伤员,给受伤的弟兄包扎伤口。
尽管只是最简单的反斜面工事,也使得拥有强大重火力的日军给己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日军猛烈的炮击过后,就发起一次试探性进攻。
“不要暴露实力,等鬼子靠近到一百米之内,用手榴弹招呼他们!”李峰下令道。
简单的反斜面阵地上,那些布置在棱角线上的观察手们,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死死盯住正一步步向山头逼近的日本人。
等到日本人靠近到100米以内的时候,李峰一声令下:“打!”
各级基层军官纷纷发出怒吼声:“打!”
山坡上,日本人正在气喘吁吁的向山头爬上来,眼看着就要登上山顶,突然从空无一人的棱角线上,冒出不计其数的人头,一排排手榴弹下冰雹一样,向那些正在爬坡的日本人头顶上砸落下去。
手榴弹从高处往山坡上投掷,投掷距离可以达到惊人的100多米。铺天盖地的手榴弹落在日军人群中,炸得日本人血肉横飞。
拉开散兵线的日本人迅速分散,四处寻找隐蔽物。还有不少日军掷弹筒手和神枪手,对着山头的守军发起了反击。
不时有榴弹落在棱角线后面炸开,一些正在投弹的战士不幸牺牲。还有一些士兵,由于投弹的时候露头过高,也被日军神枪手击中而牺牲。
此时,黄小凤率领的狙击手大显神威,居高临下以精确的点射,不断把日军的神枪手、机枪手和掷弹筒手送去见了天照大神。
第五十一章 迂回反迂回()
日军的试探性进攻,其结果不用说也知道,中国军队的官兵们,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击退了日军的试探性进攻。日本人在山坡上丢下了七十多具尸体,带着一百多名伤兵狼狈退了下去。
试探性攻击,日军只试探出一个结果:那就是对手到底有多少兵力,有多少轻重火力,一概不知。
于是日军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下令,再次以重炮轰击守军阵地,并呼叫江面上的海军舰炮,对巢凰山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爆炸声此起彼伏,山头上腾起一团团火球。地动山摇,巨响声刺痛人们的耳膜,坑道顶壁的泥土不断落下。就像是发生强烈地震一样的剧烈摇晃,使得人们在心理产生一种误解:坑道随时会坍塌。躲在防炮洞内的中央军官兵们,忍受着这无尽的折磨。所幸的是,这些中央军士兵,也都是经过淞沪会战的老兵,能承受住炮火的考验。
“这一仗打得真轻松啊!”一名士兵笑着说道。
有人说了句:“我从没想过打那些狗日的那么容易!只要投投手榴弹就可以!我们可以躲在棱角线后面投弹,哪怕是闭上眼睛,都能把手榴弹投到狗日的人群中!而我们自己的伤亡却很小!确实是过瘾!”
另外一名士兵道:“就是啊!我们这工事,只是简简单单的工事,但躲在里面却很安全!哪里像在上海的时候!”
说到在上海的情景,不少中国士兵回想起自己埋骨上海滩的弟兄们,大伙们黯然伤神,有人眼眶湿润,有人落下热泪。
忽然有人大喊一声:“李长官是战神!有他在,就没有对付不了的鬼子!”
“战神!战神!”坑道内响起了官兵们的呼喊声。
日军的炮击停息下来之后,荻洲立兵下令,增加兵力,再次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击。
这一次,日本人以一个大队的兵力,向山头压上来。
李峰走出坑道,走进观察哨,拿起望远镜,看着漫山遍野压过来的敌人。凭借着对人数的敏感,他一眼就看出,日军这次大约动用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分成三个波次,以中队为单位向山头发起攻击。
“把敌人放到一百米之内,这次还是只用手榴弹和神枪手招呼他们!所有的机枪火力点继续按兵不动!不得随意开火!”李峰下令道。
黑压压的日本人,向山头压了上来。这次他们的试探性进攻,不仅是增大了规模,而且攻击方式也变得更加狡猾。在一步步逼近山头的同时,还不时的以掷弹筒手,对准棱角线后面发射榴弹,去试探中国人的动静。
由于山体阻隔了日军的视野,日本人的掷弹筒攻击效果很差,很少有榴弹能够落在中国士兵身边爆炸的,大部分的掷弹筒榴弹,不是打远了,就是打近了,只是在中国士兵的藏身处附近放了一通空炮。
而留在棱角线附近的中国狙击手们,早已把目标对准了日军掷弹筒手,只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开枪的命令,所以并未开枪射击。当日本人逼近到100米之内的时候,李峰一声令下,躲藏在棱角线后面的战士们纷纷冒头,向山坡上投掷手榴弹。同时,那些等候已久的狙击手接连开枪射击,把对己方威胁最大的日军掷弹筒手一个个送去见了天照大神。
毕竟中央军的战斗力,还是不如李峰的新6军,在激战中,中国军队出现一定的伤亡。不过这样的伤亡,对于这些从淞沪战场的尸体堆中爬出来的官兵们而言,伤亡数字很低了,而且歼敌数量令人满意。
日军以轻重机枪、平射炮、步兵炮和掷弹筒掩护,把散兵线压倒30米之内,随后就发起最后的冲锋。
这时候,不计其数的冲锋枪手冒出头来,用密集的子弹把日军的白刃冲锋给打退回去。在最后的30米距离上,日军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
第二次试探性进攻,荻洲立兵再一次宣布失败,这次只试探出,中国军队的实力比刚才要略强了一些,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