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峰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他又继续开始讲:“各位,在大战略方面,有委员长、冯长官、阎长官、李长官、陈长官等人制订。今天我要讲的,是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战术。事实上,日军的战术十分简单。他们在重武器方面,对我们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因此他们在进攻伊始,先以重炮,摧毁我们的重火力。然后再以山炮对付我们的迫击炮,以步兵炮对付我们的重机枪。接下来,他们以机枪、掷弹筒和神枪手发起攻击,掩护他们的步兵冲上我们的阵地,同我们展开白刃战。”
“要如何应付日军的这套战术呢?我们在平原,无险可守,根本就抵挡不住日军攻击。但我们可以采取巷战的办法,同日军交战。”
接下来,李峰在黑板上,画出了各种街区的巷战方案。
讲完了巷战,李峰又说:“各位,巷战,只是我们拖延敌人时间,尽可能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一种手段。最终,我们应该把敌人拖入到山区作战!怎么打呢?利用地形,以小部分兵力同敌人周旋,主力部队避敌锋芒,迂回攻击他们的弱点。”
“小部队又如何牵制强敌?这是今天我要说的关键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是主张攻势战略的。但进攻和防守,并非是单独存在的战术,而是相互结合的战术。我们以空间换取时间,换取到主动进攻的优势。那么敌人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向他们的弱处攻击吗?当然不会!他们必然会出兵增援!”
“这时候,就出现了进攻中的防御。”
说着,李峰抹掉了黑板上的巷战示意图,画了一副坑道图:“各位请看,这种工事,是一种新颖的工事,叫反斜面工事!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把工事修筑在反斜面上,我们的火力如何对付正斜面攻击的敌人呢?”
“这个问题,不需要担心。我们的工事坑道,是在反斜面上。从反斜面到正斜面,有一道棱角线,我们以部分兵力驻守棱角线,采取上油战术。一旦那部分兵力损失殆尽,我们再从坑道内拉出一部分兵力,登上棱角线作战。而我们在反斜面坑道口的兵力,也并非是摆设。敌人的直射炮打不到反斜面,榴弹炮和迫击炮这些武器,因为视线的问题,因为无法攻击反斜面坑道。而我们布置在坑道口的迫击炮和掷弹筒这些曲射武器,就能在棱角线的兵力引导下,向正斜面发起攻击。同时,布置在棱角线下方一点的步兵,还能以手榴弹投掷杀敌。战场上,有时候投掷武器威力更甚于直射武器。”
“近战,这点不必担心,阎长官的部队配备了大量冲锋枪;而冯长官的部队有大刀队。这些都是近身白刃战的利器。”
接下来,李峰又说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战术,譬如说关隘的驻守、迂回的攻击,还有夜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他主张的,不是死守一点,而是灵活作战。该放弃的阵地,就果断放弃;不该放弃的阵地,应当寸土不让。
李峰在北平的这堂讲课,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赢得了所有在场军官的尊敬。
“云龙真厉害!才三十岁左右,就已经是中将了!”台下的胡宗南感叹了一句。
汤恩伯附在胡宗南耳边,有些担心的说:“寿兄,依我看此人日后必将是我们委员长的心腹大患啊!若是有朝一日他有异心,我们都不是他对手。”
“等赶走日本人,我们就用他来对付共匪。”胡宗南轻声道。
散会之后,李峰又分别向冯玉祥和阎锡山提议,让他们尽快做好迎战的准备。
冯玉祥和阎锡山答应下来。
随后,李峰带着几名贴身警卫返回南方。在南方他也需要准备迎战。而冯玉祥和阎锡山两人,则紧锣密鼓的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冯玉祥,让宋哲元和佟麟阁开始转移北平的几所大学,所有的大学都开始向绥远一带迁移。二十九路军中的学生兵,都被送往乌海,并着手在乌海准备建立军事学院,这些学生军训团的学生兵,即将成为学员兵。
一些热血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宋哲元耐心的劝告他们:“孩子们,让你们拿枪扛刀的去和日本人面对面的打,你们只能是无谓的牺牲!你们去了乌海,在那里学习坦克驾驶,学习火炮使用,学习飞机驾驶,这样你们才能更多的杀敌!”
在宋哲元耐心劝说之下,所有的学员兵都同意转移去乌海军事学院。
阎锡山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他调动军民,把太原兵工厂的所有设备全部拆卸下来,以火车运到石门,再通过准轨铁路,送往乌海,同乌海李峰的兵工厂合并。
太原兵工厂的加入,可以使得乌海工业区的枪支产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尤其是汤姆逊冲锋枪大批量生产,可以让北方军队士兵大量配备上冲锋枪。
不管是北平、大同、保定还是太原,官兵们耐心的劝说老百姓,让他们尽快离开这些即将交战的城市。一些不愿意离开家园的老百姓,则被军队强行送走。
转移了老百姓之后,北平基本上是一座空城。李峰不愿意在北平打巷战,他知道一旦在北平开战,这座古城将会毁于战火。而保定、大同和太原等城市,正在逐步改建成适合巷战的城市堡垒。
ps:明天是元旦了,祝各位2012年快乐!明日笔者偷懒一天,莫见怪,呵呵。
第十二章 卢沟桥事变()
转眼之间,就到了1937年6月26日,距离卢沟桥事变的时间越来越近。
远在泾县的李峰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导致卢沟桥事变提前爆发。这一天,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也刚好不在北平。
不过李峰认为,卢沟桥事变爆发是必然。既然日本会在去年爆发了226兵变,而中国也在去年爆发了西安事变,那么卢沟桥事变也必将爆发。只是历史已经变得让他不可预测,李峰并不知道事变会在哪天爆发。
事情一切都是那么凑巧,就在27日凌晨,日本华北驻屯军一个名叫志村菊次郎的新兵,在队伍临晨紧急集合时,因为身体不适,拉肚子而离队。到了日军全部集结后,日军第三步兵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才发现,自己麾下有一名士兵“失踪”。历史的列车,有着极大的惯性,尽管李峰要把这列列车带到另外一个方向,可是历史却进行了自我修补。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卢沟桥事变注定要爆发。
发现一名士兵“失踪”,第八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向一木清直汇报:“大队长,支那人对我们心怀不满已久,我们失踪的士兵,会不会是被宛平城内的支那军队抓走了?大队长,我建议,我们应该派人进城搜寻!”
一木清直和清水节郎一样,都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是“少年热血”军官。自从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逝世”之后,日本就一直没有拿出更强硬的对华政策,这令日军中那些少壮派军官十分不满,觉得大本营对中国过于“软弱”,需要进一步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来彻底灭亡中国。这次士兵“失踪”事件,刚好给了他们机会。
一木清直道:“清水桑,我们若是进城,支那人必然会有过激的行动。”
清水节郎站得笔直,头一点:“哈伊!大队长,那样最好!大本营一直下不了决心,就让我们替他们下决心吧!”
一木清直点了点头:“清水桑,你说得没错!如果我们不果断采取行动,我们就愧对了去年二二六事件中流血牺牲的十七位热血军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就算是大本营降罪于你我,但历史会记住的,你我将成为帝国的英雄!”
“大队长,此事,是否向上级汇报?”
“我们先去宛平,如果支那人拒绝我们进城,我们再向上级汇报!”
“哈伊!”清水节郎点头哈腰。
一木清直和清水节郎,带着步兵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出现在宛平城外。
宛平城,团长吉星文一大早就被城外日军演习的枪声和号令声吵醒,根本无法再睡。他一边洗漱,心里暗暗骂着:“狗日的小鬼子!在我们的领土上那么嚣张!狗日的驻屯军!天天演习!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把这些狗日的小鬼子赶出去!”
这时候的宛平城,除了有第29路军219团一个步兵团驻守之外,还有一支张自忠从绥远派来的特种兵中队协助驻守。特种兵中队,相当于一个连的编制,虽然人数不多,但武器精良。队员们配备了清一色的原装汤姆逊m1928冲锋枪、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