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春波觉得两眼又干又涩,他闭上眼,右手在办公桌上轻轻地敲着,这是他习惯动作。每当他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轻轻地有节奏地敲击桌子。他敲击桌子的时候,是很有特色的,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落下去,然后又从小指倒回来。开始的时候,他是写东西累了的时候,为了让右手能够活动一下,有意这样做的。渐渐地,这些动作不再需要大脑指挥,成了本能的动作。就好像有人思考问题时爱抽烟有的人好踱步一样。敲了一会儿,冯春波的手指忽然停住了。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天是星期四,很快就到了周六,冯春波给牛博勇打电话,问他有没有空中午一块坐一坐。
冯春波刚到芦花乡当秘书的时候,牛博勇就是芦花乡的乡长了,是冯春波的老领导。牛博勇的家在县城,冯春波到了
17。第90章 、得罪了一个小人()
刚刚把冯家村党支部书记冯振杰的事情搞定了,又一件麻烦事来了。♀六毛說網:♀冯振杰的事其实与冯春波关系并不大,他之所以出面,是因为冯振杰是他的老乡,且两家的关系不错。这件事,他介入的时候,他完全可以用一种不想介入的姿态,绕一个弯子,演一出戏,设一个套,让人家往里面钻。从而在不动声色之中就把事情给解决了。可是,就在他刚刚就任副县长不久,他参加了全县的教育工作会议。教育工作会议每年三月份召开,他作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是要参加这个会议并要讲话的。本来,这也没什么,他本人就是教师出身,对教育工作很熟悉。加上他又爱好写作,当过几年秘书,即便不用准备,他也能在会上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按照惯例,在开会之前,县教育局办公室要为分管副县长准备一个讲话稿,然后把这个稿子交给县府办,由县府办修改后再交给冯春波审核定稿。县府办的秘书们名义上都属于县府办,其实每名秘书都是跟一位领导的。由于冯春波本来是县委秘书,虽然是县委书记的秘书,但是,再怎么说也是秘书。他和县府办的秘书们也都很熟悉,甚至在一些私下场合里还互相称兄道弟的,现在他当了副县长,县府办就需要指定一位秘书为其服务。县府办主任何明群来征求冯春波的意见。何明群原来是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在两会结束以后,刚刚调任县府办主任。本来,政研室主任和县府办主任平级,但是,县府办主任是县政府党组成员,是副处级。并且,县府办也比政研室要受人重视的多。这样一来,何明群等于往前迈了一大步。他与冯春波本来关系就不错。他来到冯春波的办公室,与冯春波商量安排秘书的事。冯春波觉得县府办的那些秘书与自己都很熟悉,并且原先大家都是秘书,现在忽然之间让人家来给自己秘书,他觉得有点别扭。他说,先缓一缓吧,他是打算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从下面的学校中物色一个写作能力强的年轻老师来做他的秘书。
何明群当然也很理解,就没有坚持。但是,他觉得这件事不能拖得太久,拖的时间长了,人们会觉得他这个新上任的办公室主任不会办事。他就找了一个机会,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县教育局长李青林,让李青林向他推荐人才。李青林向他推荐了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王向明。说实在话,王向明的写作能力的确是不错,李青林对他很欣赏。但是,李清林不知道,就在那次韩平军副市长到芦花乡中学调研的时候,王向明为了在上级表现自己,去当众斥责比他大若干岁的芦花乡中学副校长王军海,引起了冯春波的极度反感。
李青林在安排王向明给冯春波写讲话稿的时候,他说说:“向明啊,这是冯县长第一次参加教育工作会议,也是他第一次以领导的身份在全县的教育干部面前讲话,他的这篇讲话稿一定要好好斟酌。”本来,这些话说的很客观,李青林怕引不起王向明的重视,又加了一句:“这篇稿子对冯县长很重要,对你也很重要,写好了,或许是你的一次好机会。”这就是特意的暗示了。
王向明本来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是那种敲敲头顶脚底板都会动的人,他听了李青林最后的这句话,稍稍愣了一下,随即也就明白了。如果能被冯春波看中,到县府办去当秘书,虽然都是写稿子,但是给教育局长写稿子和给副县长写稿子是很不一样的。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前面是一条亮堂堂的宽阔大路。他赶紧向前弯了弯腰,对李青林说:“多谢局长对我的栽培和提携,我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局长的大恩大德。”
如果王向明在冯春波面前这么说话,冯春波一定会很厌烦。可是,人与人是不同的,官与官更是不同的。李青林就是很愿意听这样的话,下属对他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他感觉很舒服,好像他就是伯乐,甚至是一位施主。也是因为这一点,他一直对王向明很赏识,在他眼里,王向明不仅有才,而且还很懂事。在李青林看来,教育界不缺有才的人,但是,大多数有才的人,往往都有一个臭脾气,那就是把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看的过高,有的甚至恃才傲物,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王向明就没有这些臭毛病。他觉得,王向明为他服务了好几年,这是一个好机会。
王向明自然也把这件事看做是向前跳出一大步的好机会,他费尽了心力,绞尽了脑汁,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写了一篇讲话稿,写完之后,又反复修改,直到自己完全满意了,才拿着稿子到县府办去。
何明群也是写稿子出身,尤其是在政研室的几年,几乎天天写稿子,他看了王向明写的讲话稿,很满意,他甚至觉得县府办的秘书们至少有一大半写不出这样的稿子来。他觉得如果让这个小伙子给冯春波做秘书应该是很合适的。也正是出于这个想法,那篇稿子他一个字也没改,就领着王向明去找冯春波。
他先给冯春波打了一个电话,说要把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送过去,让冯春波审读一下。本来,这件事他可以
18。第91章 、一支冷箭()
世界上只有无用的朋友,却没有无用的敌人。这句话是冯春波从一本到的。在那本这句话出自一个混社会的人。那个大混混对一个小混混说,一个人有100个朋友,其中可能有大部分朋友你一辈子都用不到,或者说对你没有任何的用处,也或者是当你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这些朋友都躲了。所以,世界上没用的朋友多的是。但是,如果你树了一个敌人,哪怕只有一个敌人,这个敌人一定会在暗中惦记着你,他一定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你放出一枝暗箭。所以,敌人是一定有用的,只不过这个作用是你不愿意要的。
当时,冯春波觉得一个混社会的人不可能说出这么精辟的话。他想,这些话一定是作者琢磨出来的。那本写的他忘了,甚至连字他也忘记了。过了好长时间,他却独独记住了这段话。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他仔细回味过这句话,又觉得只有混社会的人才能有这么深刻的体会。
不过,他始终觉得官场中人毕竟和那些混混们不同,官场中的人遇事一般是谨言慎行的,官场中人做事一般是留有余地的,很少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矛盾。因为,在官场中混的人,大都是知道“损敌一千自伤八百”的道理的。不是被逼入绝境,官场中人大都是会隐忍的。
可是,他没想到,有的人却不这样想。王向明就不这样想。其实,王向明算不得官场中人,他充其量不过是个股级干部而已。在原平县官场,人们只把科级以上干部算作官场中的人。因为,只有科级以上干部才归组织部管。如果说王向明是官场中人,也就是在官场的最边缘地带或者说在在官场的外围徘徊罢了。可正因为他没有真正的进入官场,他对官场的一些规则也就不太明了。他也就不太按规矩出牌。那天他在冯春波那儿碰了一个钉子,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冯春波又没用他写的讲话稿,那可是耗费了好几天的心血写出来的。他忽然想起了那次到芦花乡中学时的情景,可他没觉得那次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但是他却很清楚的记得冯春波对他的冷淡和无视。现在,又发生了这件事,他知道,不仅自己想借机跳出教育口高升一步的梦想破灭了,甚至李青林对他的看法也会改变。他心里简直是恨死了冯春波。回到办公室,他坐在那儿,越想越生气,他想,你冯春波原来不也是一个普通教师吗?不就是因为会写稿子得到领导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