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tm才是动力装甲!”
那个陆军少将又念叨了一遍,再解释道:“动力装甲不是让人背更多东西,而是让单兵的防护和作战能力更强!机动只是最基础的。这样的”
他指了指大屏幕上,正端着重盾和重机枪射击的xgpa,话语低沉而有力:“这样的动力装甲,才是未来地面战争的主力!”
人工智能,信息集成,作战为王,xgpa的演示,完全击中了军方在动力装甲上的g点。
江耀华严肃地道:“等下重新整理保密条例,xgpa相关的资料全部纳入二类甲等机密。”
有了这个“二类甲等”在前。后续的演示就完全让人提不起兴趣了。
即便是2020所的动力装甲,演示的也只是手持自动步枪时的射击精度和战术动作。当他们的动力装甲把手雷扔出了150米的距离时,团队还拍掌相庆,夏鸣都不忍心看下去了。
延陵研究所倒也注意到了与武器的数字化联动。但他们没有商卫东这边的关系,没找到1780所,演示的是动力装甲在侦查和火力引导上的前景。
山鹰重工倒是玩出了点花样,他们把动力装甲跟两轮电动车整合了一下。搞出了一个“单兵轻型快速突击系统”,军方代表看得眉头直皱,似乎已经开始寻思要怎么否决这玩意。
两项演示下来。xgpa大出风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方案讨论会就有了结果。江耀华提升xgpa的保密级别,也只是针对相关技术,不等于xgpa就是军方支持的下一阶段方案。
最后的维护演示,xgpa依旧抢尽了风头。穿戴快,加装和替换组件快,而且两部xgpa同时参加所有演示,还没出什么大问题。
更重要的是,xgpa的全套维护设备就在一辆装甲车里,支持人员就是易立擎带着三个工程师,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刘震那帮普通官兵完成的。而2020所等单位,不仅拉了一卡车备件和支持设备,每家单位至少有十几号人。
所以当方案讨论会进入到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拼ppt的方案讲解时,那位叫张巍的陆军少将就直接问:“你们的xgpa还差哪些环节才能投入实用?”
这是直接想用的节奏了?
夏鸣亲自上阵做讲解,他点到ppt的正文,回答说:“动力装甲是一整套体系”
ppt上是一个用苜宿引擎制作的实战动态场景,在城市废墟里,两辆低矮宽大的装甲车停到一处开阔地,从装甲车上下来八部动力装甲,六部分作两个三角战斗队形,相互掩护,向废墟里推进,剩下两部以装甲车为依托警戒四周。
这就是夏鸣跟商卫东讨论过后,确立的“动力装甲战斗班组”构想。
两部装甲车是动力装甲的机动和支持平台,八部动力装甲构成核心作战平台。班组里还有六个人负责技术支持、工程维护和信息保障,他们同时也是装甲车的驾驶员,以及装甲车上搭载的步兵雷达、无人机等探测设备以及机枪、迫击炮等支援火力的操作员。
“通过支持平台的数据链路,所有动力装甲之间共享信息,包括环境、敌情以及装备和载员的情况,彼此都完全透明。通过平台的外部链路,还可以连接到战区总部,获得整个战区的情报和火力支援。”
“只计算六部动力装甲的防护和火力,重负载方案可以对抗现阶段美军一个步兵分排。如果敌方只是中等强国水准的陆军,可以正面抗衡一个步兵连。如果是第三世界国家,甚至治安战的环境,六部动力装甲足以控制一平方公里地域,只要这片区域内没有超过火箭弹和重机枪的火力。”
场景已经在演示交战状况,可以看到一个三人小组用一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一部自动榴弹发射器和一部反器材步枪压制着一栋楼房的正面,另一个三人小组以30公里的急速跃进到侧面,再腾空跳起一层楼的高度,从窗户撞入楼房里。
在动力装甲的视野里,装甲车平台步兵雷达和红外探测仪发来的信息,将楼房内部各个身影展示得一清二楚,突入的动力装甲用重机枪隔着墙壁,一层层扫荡。
场景是快进的,真实计时不到半个小时,这栋六层楼房的上百武装分子就被消灭殆尽,六部动力装甲只有两部被流弹击伤,载员安然无恙。整个过程,让评审和其他人看得津津有味,俨然在看一部战争大片。
夏鸣的“ppt”结束后,会议室里沉寂了好一阵子。
在这个“动力装甲作战班组”体系里,除了动力装甲,其他技术都是相当成熟的,也就是说,如果军方愿意用xgpa的话,只要花钱做整合,花时间做测试,最多三五年,就能弄出具备实战价值的动力装甲部队。
江耀华、商卫东,还有张巍,现场所有穿军装的,脸上的表情都有些震动,觉得不可思议。
江耀华感慨道:“真不敢相信,民间的技术居然已经走到这么前面了。”
商卫东笑道:“老美要是知道咱们华夏弄出了这么个东西,还不得把一队队间谍送过来?”
江耀华叹气:“所以啊,不能让老美知道,他们要赶上来是很快的。”
张巍拍桌子道:“那咱们的进度也得加快啊!”
听起来军方的意见已经统一了,这让其他单位,尤其是那三家有些急了。
延陵所的顾所长笑道:“xgpa真的很不错,看得我们是羡慕嫉妒恨啊!”
大家都笑了起来,这是在场其他单位所有人的心声。
顾所长再道:“不过我想问问夏总,xgpa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夏鸣心中一沉,怪不得之前感觉哪不对劲呢,关键在这里!
看了看眼里满是热切的将军们,他苦笑道:“这两部实验型号,我们总共花了”
他决定照实说:“四千三百万。”
在场的人,包括顾所长都傻了。
夏鸣的话还没完:“这只是硬件成本,软件方面还没计算,大概估算的话,原型机每台成本应该在三千万左右。”
商卫东两手拄着桌子遮着脸,他也是第一次听夏鸣说到成本,完全想不到这个准女婿竟然这么败家,而江耀华和张巍等将军的嘴巴都没合拢。
大概所有人都想说:“你是在逗我们吗?”(。)
第八十八章 夏亚重工?这名字有点耳熟()
三千万!?
三千万华夏元也就是六百万美元左右,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辆m1a1主战坦克,或者5辆夏鸣念念不忘的重型防雷装甲车,或者50辆老式的m113装甲车。换成华夏这边的装备,这么说吧,等于1辆99a坦克,或者5辆59d坦克,至于战斗力突破天际的59原型,可以买20辆。
怪不得大家看夏鸣的目光就跟看白痴一样,你跟我们说这个步兵用的玩意,相当于每个人套着1辆99a坦克上阵?那刚才的演示有毛用?6辆99a,每辆开一炮就能把那栋楼房轰成渣了。
夏鸣对众人的神色视若无睹,继续道:“xgpa每次出动后,需要更换的部件,成本大概在百万左右。”
不少人都噗哧笑了,还有人说:“刚才那个演示,六部xgpa要消耗六百万,我看直接招降敌军都够了,每个人能分到五六万呢。”
江耀华长叹一声,像是确认般地问:“真的是这么多?”
夏鸣点头,真的是这么多。
xgpa的骨架是最新的钛合金材料,电池是最新的钒电池组,连线缆都是日本古河电工特制的型号。
不过这些在成本里不是大头,xgpa的联合电机组成本异常高昂,总计一百二十二个特种压电陶瓷马达构成了十三个大组关节和二十二个小组关节。这些马达是找日本伺服公司定制的,每个马达的售价高达六万。
机电方面,xgpa最精密最昂贵的地方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不是脚部,而是那双机械手,两只机械手的硬件成本就接近二百万。
之前晓棠想停掉动力装甲项目也不完全是开玩笑,易立擎的机电设计完全是奔着圆梦去的,压根不计成本。
对夏鸣来说。几百万美元的开销还影响不到全局,他也没在预算上太计较。不过这个成本拿到方案讨论会上,抽其他单位的耳光倒是抽得爽,也让军方望而生畏,不,是直接跪了。
“在精密机电方面,国产部件达不到我们的性能要求,所以我们不得不用高价的日本产品。如果以后有国产部件替代,购买和使用的成本都会下降很多。”
“这个成本也包括了刚才给各位评审演示的信息集成和观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