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火炮护盾都被拆除丢弃,那东西背在身上也是负担。火炮护盾原本是炮兵近距离攻击对方火力点的时候,避免炮手遭到机枪射击的防护设施,肖柏觉得那东西是多余的,反正他不会让炮兵暴露在敌人直射火力之下。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肖柏的队伍于10月2日早晨出发,离开霍山向六安方向出发。
每一名战士身上除了武器弹药之外,还带了五公斤大米和五公斤的干粮。干粮是用大米混合上薏米,棱角和荞麦等南方杂粮磨成粉,制成的干粮。
队伍离开大别山区,战士们赶着马拉的大车和火炮出发。
从大别山到六安,一路上只渡过几条小溪,十月份正好是长江沿岸干燥的季节,小溪的水不深,队伍可以涉水渡过小溪。
经过两天的行军,队伍于10月4日傍晚抵达六安县城外围。
此时的六安县城在日军控制之下,占领六安县城的是日军第13师团的一个大队。在历史上,日军占领六安只占领了一个月,他们留下的守备六安的那个大队很快就被白崇禧指挥的桂军所击败,狼狈逃出六安。
日军在中国的作战,每次都在交通沿线进行,正是为了利用现成的铁路、公路和江河,以保证补给顺畅。
古往今来的战争,打的就是交通战、补给战,再强大有力的军队一旦失去了补给,就会变成一块稀软的豆腐。日军每攻克一地,一路都后方各个要点留下必要的守备部队。多处守备,分散兵力,实乃兵家大忌。可不这么干,日本人又有何办法!这也是日本人无法长期据守六安的原因。
以肖柏目前的实力,如果配合桂军,完全有能力一口吃掉六安之敌,可是肖柏却根本没打算这样做,他需要的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六安,以免自己的部队在抵达河网地区之前,就暴露了行动计划。
假若在过河网地区之前就被敌人知道行动计划,那么日军将会利用淮河河网地带,以大量的汽艇堵死独立旅渡河之路,限制住独立旅的机动,再调集大部队围追堵截,那么后果就将不堪设想!
国民党军队在淮南、淮北和合肥失守的时候,淮北铁路和淮南铁路都被国军炸成一截截,连路基都被炸得稀巴烂,此时的日军尚未修复淮北铁路和淮南铁路,他们在安徽省淮河流域机动运输,依靠的就是绵密的河网。
独立旅过了六安和肥西之后,就要进入寿县境内,在那里他们即将要通过的第一条较大的河流就是东淝河,东淝河是淮河较大的一条支流,河宽水深,想要渡过东淝河并非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东淝河也是日军在安徽境内运输的一条重要运输线,河面上有日军的汽艇来回巡逻,不时有日军的运输船队从河流上通过。
过了东淝河,一直到淮河之间,一路上还有十多条小河流等着他们。一旦在六安就过早的暴露计划,打草惊蛇,那日军势必在东淝河流域截住肖柏他们!
“我们必须连夜赶路,不要打草惊蛇,利用夜晚从六安外围绕过去!从大潜山走,过了肥西的辖区,等到进入寿县范围之后,我们再找机会渡过东淝河!这一路行动都必须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肖柏做出了行动计划。
队伍在六安县城外的一大片竹林中进行短暂的休整,为了不引起城内敌人的注意,肖柏下令不得生火,大伙们都吃干粮喝凉水。
经过五个小时的休息,夜已深,肖柏带上队伍顺利从六安城外通过,一路上据守在城内的日军丝毫都没有注意到,有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悄悄从六安城外通过,进入到大别山的余脉:大潜山境内。
日军发动武汉会战,日本人的大军一路向西进攻,他们一路分散兵力,还要考虑到攻击城市和要地,日军事实上兵力已经不足以控制他们所占领的每一座县城。
日本人在六安也只能盘踞在县城内,他们哪里还敢分兵到下面的每一座村镇!当时汪精卫尚未投敌,在安徽省境内,日本人尚未成立正式的伪军力量,仅仅凭借日本人当然无法守得住每个县城。
就算是一直到了后面,因为桂系的抵抗异常顽强,日军从来就未能真正控制过六安!肖柏正是抓住日本人夜晚不敢出城的特点,带着部队连夜从县城外围过去。
过了六安县之后,队伍再次进行短暂的休整。在山区连夜赶路不安全,肖柏决定等到天亮再过山区。
天亮了之后,队伍又继续出发,用了10月5日整整一天的时间,顺利通过了大潜山,此时已经是傍晚。
“弟兄们!前头有一小段路是属于肥西管辖的范围,虽然不是肥西县城,可是前方却是河网平原地形,我们必须昼伏夜出,否则我们的队伍根本就无法顺利通过淮河流域!我现在宣布,大家就地休息!一直休息到明天傍晚再出发!”肖柏做出了安排。
接下来,肖柏又开始指导炮兵战士,让他们把所有的火炮全部拆卸成零件,把火炮的护盾就地掩埋,以免被敌人发现。
辎重队大车上的东西全部搬下车,大车也被拆卸就地掩埋,以免被敌人发现痕迹。
第二章 穿越河网区(2)()
前方湖泊河流村庄密布,东淝河河面上,不时响起一阵马达声,挂着猩红色膏药旗的日军汽艇不时的在河面上驶过。
满载着日本人抢来的粮食和物资的运输船跟着汽艇后面,犁开白色的浪花从河面上隆隆驶过,刚刚还是平静的河面上水花四溅波涛荡漾。
藏身在河边竹林中的肖柏身上披着竹叶草皮,整个人和竹林浑然一体,从河面驶过的船上根本就无法发现躲藏在竹林中的肖柏。
‘到底应该怎么过河呢?’肖柏心里在盘算着这个问题。
当年的交通不便,河面上几乎就没有多少桥梁,想要过河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从双庙集镇和安丰镇之间通过,那两座镇之间有一座公路桥从东淝河河面上通过;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找渡口通过。
这条公路,是省城合肥通往寿县的公路,在安徽省内也算是一条比较重要的公路。这座桥梁,也是从合肥到寿县公路上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桥梁。
找到渡口,一般情况也只有一艘船,要把几千人渡过河去,要用掉的时间太多,于是肖柏否定了找渡口通过的办法。
唯一的办法,只有从公路桥通过。
可是在公路桥上的两端都有日军的哨卡,这是因为安徽省境内不仅有新四军的游击队,还有国民党桂系的七支“游击挺进纵队”,公路桥随时可能遭到国共力量的破坏,日本人对桥梁的看守可谓是相当严密。
河流固然可以给日军提供机动和运输的便利,可是当年中国境内那点少得可怜的黄土路面公路同样重要。
有很多地方是河流不能到达的地方,只有公路可以到达,而且日军的火炮从那些小船上搬上搬下也不是一个好办法,有时候军队还必须从公路机动。自然,汽车在公路上机动比汽艇从河流机动要快得多。
桥梁向来就是公路上的软肋,要破坏公路交通,只需要炸毁桥梁即可。日本人在公路桥这方面可不敢怠慢,在公路桥两边分别建立了两个桥头堡,在河的西岸还有一座日军的兵营,里面驻扎着一个中队的鬼子。
肖柏最后决定,利用夜间袭击日军桥头堡,在队伍过河之后,立即炸毁桥梁,给日本人造成一个是当地国军“游击挺进纵队”破坏桥梁的假象。
天色渐渐暗下来,公路桥上一片死寂,桥面上有两名日军士兵来回走动巡逻,桥两端还有各有一座桥头堡,各有三名日军在里面放哨。
黑暗中,一条人影悄悄从公路边上出现,后面还跟着几条黑影。
“小心探照灯要过来了!”为首的那条人影轻声提醒后面几个人。
那人正是肖柏!后面跟随着范青和三名战士。今天他们五个人的任务就是把桥上和守桥兵营的日军全部消灭,然后让队伍顺利通过桥去!
包括肖柏在内,担任突击队的五人每人都携带一支毛瑟手枪,一支汤姆逊*,四枚*和一把锋利的匕首。
一束雪亮的灯柱从一里外的桥头堡照射过来,肖柏他们迅速趴在田坎上,雪亮的灯柱从他们头顶掠过,晃动几下又转了回去。
“这里的鬼子一共有一百八十多人!在东岸和桥面上巡逻的一共有十三名鬼子,这些鬼子就交给你了!我游过河去,等我把兵营内的鬼子全部干掉,然后我会干掉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