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着休息室墙上贴着的节目预告单上所列的顺序首先是院领导讲话,题目是“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奋发图强勇于拚搏”,然后节目便开始了的正常的进行。
先是大合唱,是将要毕业的大四的学长和学姐们共同演绎的气势庞薄的“黄河颂”、“一条大河”和“欢乐颂”,接着便是大三、大二的学长和学姐们所出的节目,有相声、有独唱,有古典吉它独奏、有魔术表演,有舞蹈、有戏曲,还有一些请来的据说是很有些名气的演员们表演他们的拿手好戏。在新年钟声敲响前便是歌舞“丝绸之路”,然后就轮到我们这十几只黑天鹅登场亮相了。
时间过的真快,只觉的才说了不过几句话礼堂内已是响起了院领导的讲话声的不断响起的阵阵的热烈的掌声,想来院领导正通过礼堂内一些大功率的音箱将他的祝福撒向校友们。
周建华有了些紧张身子一直不停的打着抖,这让我有了些担心,万一他在吹小号时将音也吹的如此的抖法那可真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那个小喇叭如果发出了些像这样颤抖的音会让台下坐着的校友们的身子一个个的如同坐在了筛糠机上随着它抖个不住,可这一时也只能尽力的宽慰,对他来说这还是第一次经历如此之大的场面了。
马啸看着周建华有些不太乐了意,说是我们以后说不定还要面对着成千上万的人在台上表演,这点胆量还不如提早回家去算了。
邓晓霞看着周建华脸上使劲的做出了一些妩媚的表情,她的表情让我看着瞪目结舌,那些妩媚只会觉有些难过不比哭好了多少,这让周建华顿时忘了自己的恐慌有些好奇追着她问她的表情表达了何意,邓晓霞笑着说是她是要给周建华一个安慰,让周建华能够在她的安慰的情感里迅速的成长。
听了邓晓霞的解释同窗们顿时一个个的乐不可支,不过经过她这样一闹一个个紧张的情绪也多少得到了些缓解。
对于我们所演练的六首曲目翠翠早也已熟悉之极,马啸征得了我的同意后便临时决定让翠翠也加入到小合唱团里,翠翠顿时开心的围着我转了好几个圈,五个少女两个男同胞忙重新列了队后重排了位置,以避免上台后有些忙乱。
节目进行的很快,当具有西域特色的音乐声响起后我知道下面就该我们上场了。
随着学姐的报幕声响起我们十五个人鱼贯而出从侧门登上了前台,刺目的聚光灯将我们完全暴露在了校友们的面前,向台下看去黑压压的坐满了人,还有不少的校友们拥挤在了礼堂最后的座位后面的狭小的空地上,当真是人挤着人人挨着人。
几个大件的乐器也早已摆在舞台上它们本就该在的位置上,乐队的同窗们似乎不在紧张一个个有条不紊的就了位,看着马啸将所有的电源线接好后我将吉它的背带挂在身上时偷眼看了看周建华,这一时他已是显得信心十足的将个小号紧持于手中,不由的长松了一口气。马啸随后将贝司的背带跨在了身上,几步行到了我的身边拉着我走到了台前几个铁架高高支着的话筒旁,扭了头看着我笑了一笑。
赵建身子一拧手中虚虚的挥着鼓槌已是坐在了架子鼓前的高高的凳子上,周建华面无表情的双手将小号抱在了怀中,赵国展开双臂将两只手捺在了已是支起来的铜鼓鼓面上,范军抱着小提琴一脸肃穆的看着台下的校友们,合唱队的七个人整齐的一字排开站在了舞台的左侧高高支起的四只话筒的后方。
“接下来是我院的黑天鹅乐队为同学们表演,第一首曲‘纺织姑娘’。”女学姐报完幕看着我们一笑即袅袅婷婷的行下台去。
马啸扭了头看着赵建高举着右臂张开了了右手猛的一挥,侧了身嘴对着话筒大声道:“我们的鼓手,高建”。这让我有些疑惑,不知他是不是记错了赵建的姓。
赵建先是一怔然后对着面前的鼓飞快的轮起了手中的鼓槌,一串热烈的鼓点声密密而起,台下的校友们顿时欢呼起来……
随着小镲的一声脆响赵建结束了鼓声,马啸又大声喊道:“我们的键盘手,高君。”
随着马啸的喊声陈如君头一低看着合成器双手直扑向琴键,急促而发的钢琴声碎碎而起一时如同千万只密蜂在礼堂内正展翅飞翔,欢呼声如潮水般的涌满了礼堂的整个空间。
钢琴声一止,马啸看着我笑着大声的道:“我们的吉它手,高人。”
我顿时楞楞的看着马啸不知何时自己有了这么个绰号,不过这一时来不急追问只好将怀中的吉它扭转开,左手在琴键处飞快的按动右手随着轮开了手指,一声声尖锐的音直冲礼堂的屋顶,随心所欲的临时编了个小段,直到最后一个音发出时左手的手指几乎到了吉它的面板上没法再寻个再高些的音出来才算作罢,耳内已是让台下山呼海啸般的喊叫声震的有些“嗡嗡”乱响。
“我们的贝司手,高手。”
马啸大声的喊完即低了头看着怀里抱着的贝司随手而去,一串重音连成了一堵墙一般向台下的校友们压了过去,由低音到高音直至发出了些金属刺耳的鸣叫声才停止下来,然后扭着看着我一笑。
我随即明白了马啸的意思,这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人从今日起将以今日他临时编出的名字面对校友们了,看来我们从今日起都得改姓为“高”了。
“我们的小鼓,高国。”
串鼓声由细小渐渐的壮大,赵国不慌不忙的双手如飞的在三面铜鼓上轮转,他这时击出的鼓声总让我有些想起电视节目中一些非洲部落,那里的人们正击打着手中的乐器围着火堆跳着欢快的舞蹈,看来音乐果真是无国界的。
台下的校友们几乎疯狂般的欢呼着,不少人伸展着手臂在大声的喊叫。
“我们的小号,高华。”听了马啸的这一震天般的嗓音的呼喝,我不由的有些担心的看着周建华。周建华不慌不忙的双手将小号举在了面前,嘴一嘟即吹出了首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军歌的主旋律。
听着曲调激烈昂然似乎丝毫没有片刻的歇息的时候我不由的有了些释怀,台下数千名校友们已是整齐的鼓着掌击出了轰轰烈烈的节拍声,不由自己的为周建华开心不已,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可能已是迫的他完全超水平的发挥,看来从今往后他完全能够做的到了。
台上的十几个同窗们双目俱是紧紧的盯着周建华拍着手鼓着掌随着台下的校友们击出了整齐划一的节拍声,对于周建华的表现此时只能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了。
“我们的小提琴手,高军。”
范军看着马啸一乐,大步行到了话筒前脖子一伸将小提琴夹在了脖下,弯弓一挥一串幽雅的琴音即迸发而出,正是一曲梁祝中的间奏,一时让人能够感觉到那两只蝴蝶在阳光下正在花丛间翩翩起舞,欢快的音符真是让人觉的美仑美焕之极。
“好,”几千名校友们疯狂的大声乱叫着,人声鼎沸如同身处身轰天而起的海啸声中。
马啸看着范军退了后即对着我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话筒有节奏的顿的大声的喊了起来:“我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时赵建轻轻的挥动起手中的着鼓槌在军鼓上的击出了极有节奏感的进行曲的“嗒、嗒嗒,嗒、嗒嗒”的鼓声,“祖、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听着马啸的阴阳顿挫的吼叫声,我先是楞了一下顿时明白了过来,用这首激奋人心的歌开场已是将场内的气氛烘托而起,不过这首曲目在合练时没有失败过演奏起来也十分的简单,同窗们如果能将这首曲目如行云流水般的演奏完自信心自然是无比的高涨,马啸果然有些能力。
待马啸大声的随着节奏朗诵完第一遍歌词我心里是无比的振奋,如同看见了千军万马正随着一面面的大旗向战争的最前沿毫不畏惧的疾行而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正在疆场上与敌奋力的拚杀,听着一串激烈的鼓声不由自已的将吉它几乎横了起来,左手不停的变换着和声右手只是对着琴弦重重的扫出“铿、铿”的重音。
舞台上的同窗们一个个几乎发狂一般对着手中和身边的乐器发着狠,“轰轰”作响的重重的贝司音几乎将礼堂震塌,“铿铿”有力的吉它声让礼堂中的人们一起吼叫,合成器奏出了饱满的弦乐、激昂的乐章,“隆隆”的鼓声将所有的人带向了硝烟迷漫的战场,小号高亢有力的吼出了主旋律,“嗒嗒”作响的铜鼓碎碎的将正殊死拚杀的战争拖到了礼堂中,人声有力的合唱烘托出了小号声的明亮,这一时这一刻仿佛只有战争、只有那些奔向战场的勇士。
号刚奏完了一遍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