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扶明录-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

    吴三桂再三考虑后觉得小太监的话很有道理,贼军围攻太原时,朝廷都三令五申的催自己撤入关内进京勤王,若是清军这次兵临城下了,真的要如小太监所言,还需千里迢迢屁颠的过去护驾。

    只是多尔衮怎么就会信自己投降,然后让大军调头到这边?毕竟之前他曾托祖大寿谢过招降信被自己拒绝,这突然间主动投降谁他么的信!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有猫腻。

    这就需要下一盘大棋了,小太监脑袋飞速旋转。

    “就说贼军在河南回合后,兵力大增所想疲靡,一路向北直逼近京城,明廷危在旦夕。这个情报真真假假各占一半,且清军即便有奸细在关内,但不可能这么快分辨真伪并且立马就送达多尔衮案前”。

    “另外为增加吸引力,可说山海关总兵高第上演一出造反戏,把局势搅的更浑,越混越乱他越搞不清状态,就越认为有利可图”。

    “闯贼逼近京城,高第造反自立为王,所以末将就要投降?”吴三桂冷笑反问。

    小太监低头沉默半响:“不降那就说乞师!”

    看来有些历史的走向还是原班不动。

    吴三桂皱眉深思,终一声长叹,可行!

    投降固是多尔衮所愿,但乞师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背后利益大到不可想象,不管是吴三桂乞师用来平息高第叛乱,还是乞师入关剿匪解京城之危。毕竟想让别人出兵救援那是要付出同等利益代价的。

    若只是帮忙平高第造反,他也有机会入关。若是入关帮明廷剿匪那利益更大,甚至可能趁机拿下京城!这里边的变数可大着呢,但不管怎么变都是对自己有利,反正好处多多。

    这个饵料一下,不管多尔衮信不信,他都抱着“万一是真的呢”的想法来咬钩。

    好大一个局!吴三桂感慨。

    风雪渐大,二人进烽火台的藏兵洞内烤火取暖,外间寒风嘶吼,雪花乱舞,小太监看了一眼吴三桂突然道:“闯贼肆虐中原十余年,朝廷绞尽脑汁调兵遣将应对,终致良将尽失,国库空虚依然无能为力,近年更是逢贼必输,闯贼风头一时无两,然月前李自成统兵二十万东征,大军集结太原城下却惨败而归!吴将军可知为何?”

    吴三桂眉头一挑,心道,你这小太监竟来我身前邀功了不成,这么喜欢被人奉承么,口中却道:“督主勇武多谋,运筹帷幄,闯贼自不是对手”。

    常宇撇了嘴且了一声:“吴总兵忒小看本督了”他怎能猜不出吴三桂心中所想。

    吴三桂急忙要解释,却被常宇打断。

    “众人齐心,力能断金!咱家与周遇吉总兵,蔡懋德巡抚等人各司其职却又齐心合力,兵不怕战,将不畏死,众志成城,方败闯贼,否则仅凭一人之勇,何以抵数十万铁骑!”

    吴三桂终于反应过来了,这小太监是打算要给自己掏心窝子了。

    果不其然常宇接着道:“中原战乱不息,贼寇肆虐,关外何尝不是,十余年间于满清胶战,十战九输,百里河山沦为敌土,数以万计大明健儿丧生于此,而如今敌军又至,大战在即咱家愿与吴将军如周遇吉那般齐心合力联手与清狗一战,看看谁的刀更锋利!”

    吴三桂情绪激动,用力握拳,常宇一番话说的他心潮澎湃,他才三十岁,正是踌躇满志,热血沸腾的年纪。

    “本督与吴将军远无仇近无怨,便是有些误解有些芥蒂,也请暂时放下,眼前大战在即,万望能齐心合力痛击清军,打出我大明国威,为那些死去的将士报仇!一血这数十年的耻辱!”

    吴三桂蹭的站起来,常宇的坦诚和真诚让他很是意外,备受感动,才知为何这小太监得崇祯所重,是为其心,其志,其言,其行!

    即使如此,何不来一场轰轰烈烈。

    烽火台下,两只手用力的握在一起。

    

第425章 勘地形() 
一番推心置腹,两人虽不至于芥蒂尽去,但也亲近了很多,至少吴三桂明白了小太监此行不是来整人,也不是来装逼的,他是真的想和清军干一架,为大明将士出口气!

    而小太监也知道吴三桂也不会为了自己几句掏心窝的话就对他毫无防备,将来共事的时候依旧会有各种提防和小心思,但此时把话说明了,就会少了很多的勾心斗角和没必要的猜忌。

    求同存异,眼下一致对外,目标明确:干清军!

    风雪渐大,比之昨日更甚,二人放马下山,直奔正北而去,行军布阵,要先熟悉周边地势,否则窝在城中看着沙盘指点江山与纸上谈兵何异。

    首山往北有山岭数座,一条大道没入其中,常宇知道顺着这条路往北三十里外便是葫芦岛,再往北就属于锦州地区,那里已是清军势力范围,无数大明将士的埋骨地。

    一行人纵马狂奔,丝毫不受风雪影响,所经村舍正有百姓拖家带口逃难,军方下令坚壁清野,战区内百姓要么进宁远城内躲避,要么入深山。

    雪地少不得飞禽走兽,常宇对狩猎情有独钟,每见猎物总是情不自禁搭弓猎杀,百发百中的箭法,让众人赞叹不已。

    吴三桂技痒,一张强弓在手,放马疾奔,百步之外,箭无虚发,引喝彩不断,便连小太监也忍不住欢呼,力千斤,精骑射,果真名不虚传。

    他却不知吴三桂心中对他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有勇有谋,武技高超,又精骑射,此人若非太监,前途不可限量。

    风雪漫天,纵马狂奔,小太监豪情顿时,忍不住引吭高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武穆的这首满江红,气吞山河势若长虹,吟者无不心血澎湃,笑傲江湖,便连吴三桂也忍不住跟着小太监附和。

    北至滕家岭一行人折返,纵马直奔西南而去,常宇和吴三桂先是并驾齐驱,久而竟起了好胜之心,一个眼神两人意会,赛起了脚程。

    常宇的坐骑乃通体会乌黑毛发如墨的大内名驹,高大强健,爆发力强又善长奔,可谓万里挑一的宝马。

    而吴三桂的那匹枣红马长鬃飞扬,体格健壮也是一匹难的龙驹,一声低喝,马若游龙,二人风驰电掣一般在风雪中飙了起来,随侍打马紧随其后,唯一人被远远甩在后边扯着嗓门大呼:等等俺。

    他是谁,你猜。

    如白驹过隙,半盏茶功夫不到,马队便奔至宁远城西的山脚下,吴三桂终依仗精良的骑术稳胜一筹,看了一眼旁边的点将台,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总算扳回一局,忍不住去看小太监的脸色,却发现他盯着山林皱着眉头。

    宁远城西有山峰数座,黑凤山,台山,双山,铁马山等,山虽并不高也不大,但沟沟壑壑峭壁林立有方圆十余里地。

    “督主莫不是想藏粮于此?”吴三桂略一沉思抬头说道。

    常宇摇头苦笑:“似乎不行”。

    宁远城小,大军进驻,加上周围百姓避难,弹丸之城挤得满满的,大批粮草根本无处可存,这是个难题。

    若是春夏秋季海水不结冰,菊花岛可守可攻,屯粮基地还可重启,可此时天地冰封,无所依仗,360度无死角都是路,屯粮等于是在直接资敌。

    西山自然也非最佳之地,清军大举来犯,方圆十里皆在其势力辐射之下,若山中藏粮草,必会先围城,后断粮草,攻击屯粮地。

    除非屯粮处有险可守,有大兵压阵,然后里应外合

    吴三桂话还没说完,小太监突然纵声狂笑:“天又没盖子,往上堆就是,再者本督自不会给清军围城打持久战的机会,能撑一个月就算他骨头硬”

    吴三桂不语,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终大明数十年来,能臣良将折戟在清军手里的还少么?

    山中不藏粮,但可做其他用,常宇冷笑,翻身上马,纵马北去。

    吴三桂不语,率众随其后。

    一行人,绕山而行,很显然小太监要踏遍宁远周围数十里,亲自查勘地形。

    半个时辰,一众人从北至西至男沿山绕了一圈,然后顺着城南宁远河朝东奔去,常宇要去海边看看。

    行不至半里,河边树丛里钻出一只两百余斤重的野猪,獠牙似刀,惊得战马长嘶,常宇挽弓一箭射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