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那闲工夫么”。
“咳咳咳,吴大人这话说的,末将何曾呕气,真的是粮草……咳咳咳,得,吴大人稍等,末将再计议一番”。姜瓖顺势找了台阶下。
吴孟明也不为过,常宇给他的软硬兼施大法显然起了作用:“姜总兵,时间紧迫,那位可说了,午时一过,他便动手了,至于如何动手,动什么手我也不知晓,不过那时候我可调兵走人了,我相信支付了银子会有很多人愿意跟我走,至于您俩位怎么斗法,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说完,挥了一下手,便带着侍从在军营里闲逛起来。
“如此猖狂,恨不得杀之”看着吴孟明那一副悠然身影,姜明光双目射出凶光。
“胡说些什么”姜瓖紧张的环顾一下四周,幸好原先那些将领都跟随吴孟明出去了,没办法这货现在就是财神爷,都围着向他打听东西。
“难道就这样了?”姜明光双手一摊。
“只需他不查空缺便可,这兵反正早晚都要调的,如此正好做个顺水人情了,咱们也正好借坡下驴”姜琳老成,觉得此事并无什么不可。
“总觉心中不甘”姜瓖恨恨道,他就是这种小人,瑕疵必报类型。
其实常宇并未和他认真计较什么,只是点了他一下太过贪心,这货便成了戏精,不停给自己加戏,得了被害妄想症,开始使绊子,当然如此这般努力也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常宇若真的是查空额,一来他会损失很多银子,二来即便他没被立即查办也落了把柄在其手。
其实吴孟明刚才已经做了和事佬,表明常宇的态度,那就是各自退一步,你不闹我不究,只是小心眼的他总觉的在常宇跟前受辱了。
“不若煽动那些留守士兵,给他闹上一闹,趁机杀了便是,到时候便推说因为欠饷引起兵乱被杀,咱们也无需担责”韩霖更是黑心,低声说道。
“这样便闹大了些吧,何况兵变,多少我们都需担责,万一一个不慎被定了大罪,那就得不偿失了,而且还会拖累王总督”姜琳摇头否定。
“你懂什么”韩霖低声呵斥道:“朝廷欠饷引起的兵变能和一般兵变那样让我们担责么,更何况此时朝廷敢随意怪罪我等么?”说着看向姜瓖:“做不做?”
姜瓖一直黑着脸,半响才轻轻摇头:“闹大了总归不好,而且若只是想杀之解恨,办法有很多”。
…………………………………………………………………………………………………………………………
感谢打赏的亲,感谢支持本书的朋友,感谢投票关注收藏的书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卫景瑗()
话说常宇这边,从总兵府出来以后,沿着府前大街直奔正北而去
“常哥,去哪儿?”都是自己人的时候春祥还是喜欢称呼常宇。
“走走看看”常宇淡淡说着,目光却在街道两旁扫来扫去。
今天天气还算不错,风小,有阳光,虽只是半上午,街道两旁却挤满了晒太阳的人,三五成群,衣衫褴褛,一个个目光呆滞而又麻木,没错,这些都是乞丐。
“怎么会这么多?”春祥小声嘀咕着,放眼望去,这条道旁不下百人。
“总兵府在这呀”蒋全小声的说道:“要饭难道还要去贫民窟不成”。
“哎,我只当京城的要饭的够多的了,没成想这里……”春祥再感慨。
“京城是天子脚下都那般,这儿如此情景也不足为奇了,连年征战,百姓流连失所,其中最苦者莫过于山西百姓了”常宇低声叹息。
街上除了两边乞丐,其实行人并不太多,但没有行人路过这些乞丐都会出声,大老爷赏点吃的吧之类的乞求。
不过却没人向常宇开口,因为连同侍从二十余人,个个膀大腰圆,气势汹汹,又是统一制服,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不像善茬,根据以往经验,这样的人若敢相扰,必然一顿暴打。
然而!
常宇却取出一些碎银,随即走到墙角,这应该是一户五口之家,三个孩子不足十岁,满脸污垢,躲在一条破被子下边冻得抖抖索索。
伸手把银子放在一脸瞠目的男主人手中,常宇摸了摸其中一个孩子的头,长叹一口气,久久无语,竟有些泪目。
“大爷,这孩子您要是喜欢就带走吧,一两银子……不要钱也行,只需给口饭吃……”
男子一脸苦涩。
人命贱如狗啊,常宇暗叹,但又想后世的狗可比现在的人过的好太多喽。
旁侧其余乞丐眼见这位爷这么大方,刚想围过来,却被春祥等人瞪了回去,只得远远围观。
半响,常宇起身离开,春祥本想和他说说话,但见他情绪低落,便不再言语。
绕过几条街,常宇情绪依旧不见好转,前世他曾经看过很多晚晴时候的老照片,可一窥当时百姓的穷苦,然而此时的大明比之那些照片更甚,入眼便是凄凉,唯一的区别只是没有裹脚的小脚女人而已。
“有人跟着咱们”默行中,常宇突然扭头,春祥和蒋全随即一怔,身后诸侍从四处张望,果见后方不远处有两人鬼鬼祟祟,讲常宇等人停下,赶紧也停下脚步,在路边装作闲聊,但那副贼眉鼠眼让人一眼看破。
这跟踪水平比之锦衣卫那些老手简直天壤之别。
“什么人这么大胆”蒋全大怒,随即指派身后几个侍从:“捉了!”
侍从刚要动手,被常宇喝住:“还能有谁,咱们初来乍到见过的人就那么几个”。
“姜瓖?”春祥和蒋全一怔。
常宇冷笑,随即挥手:“走吧,他们愿意跟着就跟着,你捉了人家反落了口实,再被人家反咬一口自己好好走路,被你们冤枉了呢”。
春祥蒋全听了觉得有道理,却又疑惑常宇怎么现这两人的。
他俩自然不知道常宇有一种预警感应。
“老乡,问一下,巡抚衙门怎么走?”
路口常宇拦住一行人开口问道。
“一直往前走,到路口东拐直行三个路口便是”行人被常宇等人的阵仗吓了一条,指完路,就小跑溜了。
前衙后府,这几乎是大明衙门的标配格局,巡抚衙门也不例外。
“求见卫大人,烦请通报”大同巡抚衙门前,常宇很是礼貌的让门卫通报。
看着这么一群人,门卫心头也毛:“敢问诸位如何称呼”。
“就说从北京城宫里来的”常宇微微一笑,门卫脸上变了,快步小跑进去。
不多会,便从内返回:“卫大人有请”说着前边带路,常宇等人跨门而入。
“卫大人在堂上相侯”进了衙门,府役轻声说道,所谓堂上是指衙门大堂,平日用来审案或者公务接见的地方。
常宇闻言,微微一笑,驻足道:“还请告知卫大人后府一叙”他这话表明自己非公务而来,估摸刚才听闻他是宫里来的立即就想到东厂的人了。
府役又去通报,很快一个清瘦的老头皱着眉头步履蹒跚从衙门大堂走出,此人便是大同巡抚卫景瑗,大明的一代清臣。
自古以来为官清廉者便少有,清廉又有能力者更少,卫景瑗是属于那种清廉又有能力,更重要的是高风亮节的忠臣,城破临死之际一句:“母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是国之大臣,不得不死”打了多少人的脸!
而且其人性格又过去忠厚,以至于被姜瓖玩耍鼓掌之间,直至含恨自尽。
“见过卫大人”不等卫景瑗近前,常宇便迎了过去,拱手施礼,极尽尊敬。
这个让卫景瑗稍有惊讶,赶忙还礼:“听闻诸位是宫中来客,请问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咱家常宇,奉皇命押饷而来,顺道看望卫大人”常宇微微一笑。
卫景瑗一脸迷糊,的确,刚才府役通报的时候他第一感觉就应是东厂的人,心下有些惶然,一想自己也没啥见不得人的事啊,但也不排除有小人作祟,能让如此清廉之人心下打鼓,可见东厂人的名声多狼藉。
押饷?顺道看望,这信息量有些大,卫景瑗心中有太多疑惑需要解答,不过站在这也不是待客之道,连忙邀常宇去后府用茶。
卫景瑗今年不过五十八不到六十,但走路却异常蹒跚,常宇在侧望了一眼,突记起卫景瑗此时脚上有伤,也因此平日几不出府,以至于让姜瓖在大同只手遮天,瞒天过海!
“卫大人可是有足疾?”常宇轻声问了一句,伸手扶住卫景瑗。
这举动让卫景瑗有些暖心又意外